诸比丘!有若干沙门、婆罗门,由邪命而存活,不离于邪命。诸比丘!此是第四沙门婆罗门之翳,为此翳所覆之若干沙门、婆罗门,不光、不辉、不照。
诸比丘!此等之四者,是沙门、婆罗门之翳,为此翳所覆之若干沙门、婆罗门,不光、不辉、不照。”
三
一类沙门婆罗门 为贪与瞋所卷缚
于人为无明所碍 爱乐于可爱之色
贪饮果谷所酿酒 男女交会之邪行
彼等可谓愚痴作 且嗜好于金与银
一类沙门婆罗门 依于邪命度生活
此等是翳之日种 乃由觉者之所说
一类沙门婆罗门 已为此等所覆隐
不光不照而不净 烟尘蒙蔽有如兽
昏闇所覆于渴爱 为使引导所牵连
增长可畏之自体 更将轮回于再生
此之摄句:
定、问、二忿更于赤马二,
极远、毗舍佉、颠倒、翳为十。
初之五十,至此已竟。
第一 福生品
五十一
一
缘在舍卫[城]。
“诸比丘!此等之四者,生福、生善、引乐、给与胜妙物、有乐异熟、能令生天界,能得可爱、可欣、可喜、利益与安乐。四者为何?
诸比丘!若有人,彼之衣服,予比丘受用,住于具足无量心解脱时,于彼生无量福、生善、引乐、给与胜妙物、有乐异熟,能生天界、能得可爱、可欣、可喜、利益与安乐。诸比丘!若有人,彼之饮食,予比丘受用,……得安乐。诸比丘!若有人,彼之床座,予比丘受用,……得安乐。诸比丘!若有人,彼之病缘药、资具,予比丘受用,……具足无量心解脱时,于彼生无量福、生善、引乐、给与胜妙物,有乐异熟、能生天界、能得可爱、可欣、可喜、利益与安乐。
诸比丘!此等之四者,生善、引乐、给与胜妙物、有乐异熟,能生天界、能得可爱、可欣、可喜、利益与安乐。
二
复次,诸比丘!圣弟子成就此等之四种福生,衡量其福,实非容易,即谓生此福、生善、引乐、给与胜妙物、有乐异熟,能令生天界,能生可爱、可欣、可喜、利益与安乐者。……其成无数无量大福聚数。
三
诸比丘!譬喻大海中水,计量非易。是即,此水或是阿罗迦;或此水之百阿逻迦;或此水之千阿罗迦;或此水之百千阿罗迦,祇成无数无量水聚数。诸比丘!诚然如是,圣弟子成就此等之四种福生,计量其福,实非容易。是谓生此福、生乐、引乐、给与胜妙物、有乐异熟,能生天、能生可爱、可欣、可喜、利益与安乐,……其成无数无量大福聚数。”
四
鱼群常集栖 河大水无边
宝聚处怖畏 如大量注海
食衣与床座 施智者福流
注向海河川 其流亦如注
五十二
一
“诸比丘!此等之四者,生福、生善,……得安乐。四者为何?
诸比丘!世间圣弟子,成就佛证净。谓:此世尊,是:应供、正自觉、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觉者、世尊。诸比丘!此是第一生福、生善……令得安乐。
复次,诸比丘!圣弟子成就法证净。谓:法为世尊所善说,现见、应时、来观、引导、内证智者。诸比丘!此是第二生福、生乐,……令得安乐。
复次,诸比丘!圣弟子成就僧证净。谓:世尊之弟子僧,是妙行者,世尊之弟子僧,是质直行者,世尊之弟子僧,是如理行者,世尊之弟子僧,是和敬行者,是即四双士、八大士人。世尊之如此弟子僧,是应请、极应请、应供施、应合掌,世间之无上福田。诸比丘!此是第三生福、生善,……令得安乐。
复次,诸比丘!圣弟子成就圣所爱戒,无缺、不穿、无斑、无纹、有益,是智者所称赞、是无执取。诸比丘!此是第四生福、生善、引乐、给与殊胜物、有乐异熟,能生天界、能生可爱、可欣、可喜、利益与安乐。
诸比丘!此等四者,生福,生乐,……得安乐。”
二
如来不动信 确立其斯人
称赞圣所爱 持善良戒身
于僧伽有信 所见之直人
彼活命不空 人言非贪者
如是信戒净 奋勉于法见
念智者佛教
五十三
一
一时,世尊行于摩偷罗与毗兰若间之大道,又有众多居士及主妇行于毗兰若与摩偷罗间之大道。尔时世尊由道外离,于一树下设席而坐。居士及主妇见世尊在树下坐,见已,前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世尊即告坐于一面之居士及主妇言:
二
“居士!此等是四住。四者为何?
尸男与尸女俱住,尸男与天女俱住,天与尸女俱住,天与天女俱住。
三
居士!又,云何尸男而与尸女俱住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