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胜有疾进
当亲胜汝者
二十七
“诸比丘!此等三种人,存在于世间。云何为三耶?诸比丘!有厌弃之人,是不可亲近、不可倚亲、不可给侍者。诸比丘!有应弃舍之人,不可亲近、不可倚亲、不可给侍者。诸比丘!或亦有人是应亲近、应倚亲、应给侍者。
诸比丘!又,何种人是应厌弃、不可亲近、不可倚亲、不可给侍者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破戒而性质恶、不净而作惹疑惑之行状。作受阴蔽之业,非沙门而称为沙门,非净行者而称为净行者。内是朽废、漏泄、生污秽。诸比丘!如是之人是应厌弃、不可亲近、不可倚亲、不可给侍者,何以故?诸比丘!虽然不堕于斯人之素行,彼亦恶名声扬,谓:‘彼以恶人为友、以恶人为朋、尊敬恶人。’诸比丘!犹如粪中之蛇,虽无被咬,犹秽于人,正如是,诸比丘!虽然不堕于斯人之素行,彼亦恶名声扬……乃至……尊敬恶人。故如是之人应厌弃,不可亲近、不可倚亲、不可给侍。
又诸比丘!何种人是应弃舍、不可亲近、不可倚亲、不可给侍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易怒、多扰恼,受少言亦结怨、现出愤恨、凶恶、佷悷、愤发、憎恶、忧恼。诸比丘!犹如用棍尖或砾打于恶漏疮,即漏泄多量之[脓血],正如是,诸比丘!……乃至[三集之二五]……诸比丘!犹如燃镇头迦树以作火,若以棍尖或以砾扰乱,即益加发出嘁、嘁它、嘁、嘁它之声而[燃]烧,正如是,诸比丘!……乃至……诸比丘!犹如用棍尖,或以砾扰乱粪坑,即益加发出恶臭。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易怒、多扰恼……乃至……现出……。诸比丘!如是之人是应弃舍、不可亲近、不可倚亲、不可给侍。何以故?彼将毁辱我,彼将诃骂我,彼将与我损害,[彼即如此谓],是故如是之人应弃舍、不可亲近、不可倚亲、不可给侍。
诸比丘!何种人,是应亲近、应倚亲、应给侍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具戒、性质善良。诸比丘!如是之人应亲近、倚亲、给侍。何以故?诸比丘!虽然无实践斯人之素行,彼善良之名亦声扬。彼以善人为友,以善人为朋,尊敬善人。是故如是之人是应亲近、倚亲、给侍者。诸比丘!此等三种人存在于世间。”
亲劣者有退
亲等者无退
事胜有疾进
当亲胜汝者
二十八
“诸比丘!此等三种人,存在于世间,云何为三耶?粪语人、华语人、蜜语人。
诸比丘!云何粪语人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或于公会中,或于民众中,或于亲属中,或于职工中,或于法廷应召作证人时,受告知,汝应语所知,彼则不知而言我知,或知者而言我不知,或未见而言我见,或见者而言我不见。如是为自己、或为他人、或为任何之利益,正知而语虚妄,诸比丘!此者名为粪语人。
诸比丘!云何为华语人?
诸比丘!于世间有一类人,或于公会中,或于民众中,或于亲属中,或于职工,或于法廷应召作证人时,受告知,汝应语所知,彼不知者言我不知,或知者言我知,或不见者言我不见,或见者言我见。如是为自己,或为他人,或为任何之利益,正知而不语虚妄,诸比丘!此名为华语人。
诸比丘!云何为蜜语人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断粗恶语、离粗恶语,无一切过,并作闻之而乐、可爱、彻于心底、优雅、多人所爱好,多人所悦之语。诸比丘!此名为蜜语人。
诸比丘!此等三种人,存在于世间。
二十九
诸比丘!此等三种人,存在于世间。云何为三耶?盲人、独眼人、双眼人。
诸比丘!云何为盲人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无眼,不能得未得之财物,或不能增殖已得财物。又,不能知善不善之法、不能知有罪无罪之法、不能知劣胜之法、不能知黑白相对法。诸比丘!此名为盲人。
又诸比丘!云何为独眼人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有眼,能得未得之财物,或能增殖已得财物,又能知善不善法、能知有罪无罪法、能知劣胜法、能知黑白相对法。诸比丘!此名为双眼人。
诸比丘!此等之三种人,存在于世间。”
眼坏无目者 彼无如是财
又不造诸福 不利此二者
复次更有人 名为独眼人
混用法非法 索取诸财物
从事盗诈伪 一切皆妄语
善巧善积蓄 享用诸欲乐
是故堕地狱 丧失一只眼
殊胜大丈夫 名为双眼人
如法得财富 励志以获财
思惟而善施 并无彼疑意
进入妙善处 往彼无忧虑
盲人及独眼 宜远离回避
亲近双眼人 最胜大丈夫
三十
“诸比丘!此等三种人,存在于世间。云何为三者耶?覆慧人、膝慧人、广慧人。
诸比丘!云何为覆慧人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屡往[僧]园,于比丘前听法。比丘即与彼说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有义、有文、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彼就坐于其座,不思惟其所说之初,不思惟中,不思惟后。不仅如此,从其座起,不思惟其所说之初……乃至……不思惟后。诸比丘!犹如溉注于被覆之瓶,水必外流而不存留其处。正如是,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屡往[僧]园……乃至……不思惟后,诸比丘!是名为覆慧人。
诸比丘!云何为膝慧人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屡往[僧]园……乃至……作开示。彼就坐于其座,思惟其所说之初,亦思惟中,亦思惟后。又,从其座起,不思惟其所说之初,不思惟中,不思惟后,诸比丘!犹如人之膝上列置胡麻、硬米、糖果、枣子,忽而从座起,即令诸坠落,诸比丘!正如是,世间有一类人,屡往[僧]园……乃至……亦思惟后。又从其座起,不思惟其所说之初,不思惟中,不思惟后。诸比丘!是名为膝慧人。
又诸比丘!云何为广慧人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屡往[僧]园……乃至……作开示。彼就坐在其座,思惟其所说之初,亦思惟中,亦思惟后。从其座起,思惟其所说之初,亦思惟其中,亦思惟其后。诸比丘!犹如溉注于已起之瓶,水当存留其处而不外流。诸比丘!正如是,世间有一类人,屡往[僧]园……乃至……作开示。彼就坐于其座,思惟其所说之初,思惟中,思惟后。从其座起,亦思惟其所说之初,思惟中,思惟后。诸比丘!犹如溉注于已起之瓶,水当存留于其处而不外流。诸比丘!正如是,世间有一类人,屡往[僧]园……乃至……思惟后,从其座起亦思惟其所说之初,思惟中,思惟后,诸比丘!是名为广慧人。
诸比丘!此等三种人,存在于世间。”
如是覆慧人 无知无明眼
如是屡往问 于诸比丘前
为彼等所说 初中乃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