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得修习,则未生之善法令生,又倍增广大已生之善法。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修习此法……乃至……广大……。
六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断无明而生明,舍我慢被断,除随眠永受害,断结。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修习此法……乃至……断结。
七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得慧之分别,得无取般涅槃。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有一法……乃至……得……。
八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通达于多界、通达于种种界而于多界有无碍解。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修习此法……乃至……有无碍解。
九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能作证预流果,作证一来果,能作证不还果,能作证阿罗汉果。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乃至……作证……。
一〇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能得慧、能增慧、能广慧、起大慧、起博慧、起广慧、起深慧、起无邻慧、起弘慧。能多慧、起速慧、起轻慧、起聪慧、起捷慧、起利慧、起择慧。云何为一法?是念身。
诸比丘!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则能得慧……乃至……起择慧。
一一
诸比丘!不食念身者,不食不死。诸比丘!食念身者,食不死。
一二
诸比丘!已不食念身者,已不食不死。诸比丘!已食念身者,已食不死。
一三
诸比丘!能断念身者,能断不死。诸比丘!不能断念身者,不能断不死。
一四
诸比丘!缺于念身者,亦缺不死。诸比丘!能圆满念身者,亦能圆满不死。
一五
诸比丘!忽[视]于念身之人者,亦忽[视]于不死。诸比丘!不忽[视]于念身之人者,亦不忽[视]于不死。
一六
诸比丘!忘于念身者,亦忘于不死。诸比丘!不忘于念身者,亦不忘于不死。
一七
诸比丘!不习于念身者,亦不习于不死。诸比丘!习于念身者,亦习于不死。
一八
诸比丘!不修于念身者,亦不修于不死。诸比丘!修于念身者,亦修于不死。
一九
诸比丘!不多所作于念身者,亦不多所作于不死。诸比丘!多所作于念身者,亦多所作于不死。
二〇
诸比丘!不知于念身者,亦不知于不死。诸比丘!知于念身者,亦知于不死。
二一
诸比丘!不遍知于念身者,亦不遍知于不死。诸比丘!遍知于念身者,亦遍知于不死。
二二
诸比丘!不作证于念身者,亦不作证于不死。诸比丘!能作证于念身者,亦能作证于不死。”
一集之一千经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