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牧
只在山前山後哮,苔痕新跡似非遙,鋤犁不得牛來拽,野水荒田怎種苗?
初調
頑蠻打教肉皮穿,鞭斷從新再換鞭,若更奔馳逞野性,夜間高繫日間牽。
受制
殷殷調爾暫忘馳,忽忽乖違用緊隨,直下教伊狂性歇,絲毫不盡肯言疲。
回首
喜爾知非自轉頭,轟轟烈性已溫柔,還如頑鐵初經煆,煉久方純繡不留。
馴伏
放去看伊往那邊?荒田不揀草綿然,東西不亂纖毫步,爾既馴兮我不牽。
無礙
路頭純熟意方如,鼻斷枯樁不受拘,喜得山中水草足,一聲短笛日無餘。
任運
綠水青山在眼中,寒巖看爾草茸茸,而今運足知傷觸,體盡虛明夜色濃。
相忘
往來路斷白雲中,月色依依絕異同,不是草深無覓處,都緣無意辯西東。
獨炤
覺來一曲萬緣閒,明月孤圓空漢間,影落寒潭無透路,殷勤撈摝始相關。
雙泯
雲無虛影月無蹤,孰證從前雲月空?不信泥牛歸大海,別參木馬驟花叢。
警玄篇(并序)
古者以日、月、星配乎三教,今有不得其旨者互相詆訾,以惑來學。於戲!殊不知見性無尚乎釋、保命莫過乎道、治世必遵乎儒,是三者綱維大道猶鼎之足也。且夫釋家衣缽代不乏人,今雖像季,猶有得其傳者,儒則無論,惟道家竟失其傳,然有修者循名滯跡亦鮮成功。余皆年亦曾訪及終南,得一二稍通玄理者,猶未盡然,故作警玄篇以曉其趣,亦猶黃龍點洞賓之意焉。其詞曰:
靜觀造化根,闔闢猶橐籥,吾人空洞心,汎應無適莫。昧者多勞勞,惺者惟落落,飄然煙霞外,昔亦慕所樂。流覽諸子書,丹經知大約,精神行氣主,氣餒精神惡。要欲邁形骸,必先志寥廓,無欲是丹頭,忘情乃靈藥。精一坎离交,失念火候錯,存誠神復虛,中和道盤礡。沐浴去渣滓,防危安淡泊,會理總無門,施為各有托。孟子養浩然,老聃守柔弱,猶羡康節云:「天地尚吾作。」名教憑群英,隨宜善斟酌,靈性即金丹,餘門總戲謔。故吾老金仙,聖凡齊掃卻,故吾非故吾,故吾方灑落。浮世逐浮華,誰解真修學?為報參玄人,無為名跡縛。
在淵珠公結制蘭芎,參無字話。一日于洗面處忽觸石鞏因緣,摸著自己鼻孔不無歡喜,爭奈仍被趙州狗子攔卻活路,不解作獅子翻身,因述二偈示之。
石鞏一張弓,自射卻不解,架箭三十年,拗折始痛快。
打殺趙州狗,爛醉曹山酒,莫道佛性無,一吐七八斗。
示靜心禪人
言思動靜自分明,不動干戈定太平,佛祖到來無著處,莫嫌衲子不容情。
示心印禪人
叵耐西來老達磨,九年面壁竟何圖?自云航海傳心印,及至傳心一字無。
示大生禪人
道成須得髑髏乾,熟息移人固自難,一息不來誰是我?君今應作死屍看。
示五雲參「誰」字
念佛者是誰?晴空轟霹靂,當機覿面提,雲捲千山亟。
示行者作務
作者是何人?務者是何物?直下便承當,主人仍受屈。
示水頭
溪淺杓柄短,溪深杓柄長,忽然杓柄斷,斯不屬商量。
坐石
若將石作佛,人人皆禮拜;若將佛作石,坐臥有何怪?
題天童密雲老和尚像贊
咄哉!者老和尚,單用一條白棒,不管是非便打,佛祖也難近傍。
題夢雲靜主募米疏
吾友夢公殊不群,欲結茅廬掩白雲,探盡青山尚無處,數聲猿嘯已先聞。然雖萬事皆已休,己躬下事仍為謀,良以不能煮白石,夫惟檀越資清修。但得四八願成就,一卷真經消白晝,消白晝,檀信之功自無漏。
募諷華嚴經引
佛種從緣起,殊因信心力,受持尚雜花,功德不可測,即于一塵中,示經現尊特,在在處處然,法法心心得。舌相流泉光,慈容出山色,琅[王函纔展看,梵音動林樾。心開古岫雲,性冥清溪月,不須移一步,百城頓已謁。奉勸清信士,莫昧靈山記,標名選佛場,皈命華嚴會,夙業等閒消,常光永不墜,好把不堅財,博茲真富貴。
堂規
世良馬不煩鞭影,仙陀婆曷待叮嚀?所以上根利智之士,入門知有乘言會宗,自是不規而規、不矩而矩,何法道繩墨之不合哉?今禪侶既眾,其機器云為,寧無太過不及者乎?故約堂規數條,各知遵守,庶使就乎中道,而殆無索鹽奉馬之誤,亦鞭影之謂也歟。
僧約
蓋巧木不彈而自直,智人不令而自行,奚待夫繩墨而後為然哉?其如品類間有不齊,苟非規矩而孰能一之?是以百丈建立叢林,所制有禮法焉、有擯辱焉,務使人人舉措得宜,威儀整肅,動靜有常,去取有節。莫不規正學者之心術,而後可使決擇其玄奧耳。賞罰既分明人矣,故爾略取數條,砥礪吾人智刃,庶齊其所不齊,以報佛祖之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