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漢真古怪雲門拾得死,貓頭持來兩廣街上賣東也,請開堂西也。請說戒,一生跋碌不停留,想是欠了閻浮債。
又(輥石侍者請)
不似僧兮不似俗,曹溪山裡休老禿。眼目高兮胸襟闊,不是熙兒難湊泊。知我言兮繼我宗,他日逢人謾拈出。
又(達玄侍請)
不住無兮不住有,活潑潑兮如珠走。不啻象王背上行,還要跨下獅子吼。
又(三洗侍者請)
既來求我讚,豈可太謙讓一尺?說一尺一丈還一丈,行道五七郡,橫身江湖上,九坐道場心不休。更要以疏聞皇上,收拾海內的珠璣,送入龍宮鎮寶藏,行藏古怪是何人?曹溪山裡休和尚。
又(曇宣禪人請)
個呵師固難測,量可形跡難覓。寬不處於太虛,窄不處於毫跡。一生熱腸太過,人人攀仰無極。或曰:法門之禍根,或曰法門之柱石。一味道心付人,被人呵為老賊。子得我之真髓,切莫似我狼籍咦。
又(熙和禪人請)
出世為導師,不是小兒戲。上報四重恩,下將三有濟。可笑面南人,聚眾爭閑氣。不若三家村,裏翁也有仁。也有義不覺說到這裡,我也替你慚愧。
又(道開禪人請)
作事不假為法心真得法數十餘載,每每坐到五更,煆得形同槁木,為報佛祖深恩。若不直心直說,誰人知我苦心,告報來學仔細法門擔子不輕。
又(止水禪人請)
順之喜,名為讚;逆之嗔,名為謗。當知毀讚不同途,順逆依然成兩樣。我以正眼看將來,都緣好與三十棒。
又(卻塵禪人請)
作獅子吼,百獸潛藏,為人天樣,個個驚慌。英風凜烈逼人寒,真個末劫大宗匠。
又(客生禪人請)
突出無位真人,且道作麼描摸?一個紙上形容驚動。粵東僧俗,裱者畫者,各勞其力,個個欣然,莊香點燭。行道曾經數往還,攜帶人天造大福。
又(格新禪人請)
不讀詩書,滿腹文章,不參禪道,堪繼後芳。法門擔子甚重,勉力一肩承當。或問大休何所長,這裡就是真榜樣。
又(月輝禪人請)
胸中曠闊無遮擋,若不深知謂我狂,便是而今這等說,自家好處自家揚。
又(每文庫頭請)
慣搜法門人短大家,竭力支撐,放出包空之量,勿有爾我之爭。不見浮山遠代付投子青,密地思量真可法,令我特地向南尋。
又(客新禪人請)
人曰:再來大鑑,我今只日大休盡道應身說法,我亦不知來繇。
又(行海禪人請)
不是老漢饒舌要捄法門,狼籍不諳中道,行太過,太不及,太過不付,一人不及,付到百十。這則淆訛公案,當來再問。彌勒咄!
又(密宗禪人請)
這漢辨才無礙所為胸中梗直,時人作用不似渠,只為此中多委曲。
又(行果禪人請)
熟處要人忘,生處要人熟最惱。傳衣付法人,鎮日忙忙讀。語錄定不修緣不熟,勉強出來呈醜拙題,自己讚罵諸方禿,冷地一念自慚惶,水邊林下保養足。
又(舒周禪人請)
上不得師之扶下,不得徒之助一根中心樹子,大海波心直柱觸破龍宮海藏七珍八寶露布,禪者扣問有何能,即此就是真常住。
又(瞻翠禪人請)
自喜這漢一處好,發願弘法弘到老,不是靈山莂記來,怎肯全身入荒草?
又(有餘庫頭請)
這個倔強漢,迥出於常流,不比諸方老。禿牛一日對鏡三梳頭。
又(自省禪人請)
細如秋末大如山,過了重關又一關,山僧智向極猛烈,幾翻悟後幾翻參。
又(遠塵禪人請)
分明拈出時人不識,畢竟如何?拄杖三十。
又(可宗庵主請)
四壁無門處處通,從教八面得相逢。拈槌豎佛多年也,不識誰人契此宗?
又(張鎮臺法名德崑請)
步長松石,下居曹溪山巔侍六祖之側,伴五千狂禪不動聲色,內外如然,攜後昆手,接佛祖肩婆。婆和和,似禪非禪,飢來喫飯,困來打眠夷。老僧只麼閒閒地,夢想渾忘兜率天。
又(蘿庵王居士請)
婆婆和和:說禪說道,是耶非耶?少與草料,不喜落,平常豈肯存玄妙?佛祖位中尚不留,埋頭曹溪深山嶴,愈要潛形眾要追,老休定,作眾生靠。
又(無住莫居士請)
這個老禿真宗門容文又不通字,又不識橫扯豎扯,卻又去得,仔細思量,有些奇特。
卷第十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