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體瑩貼案
體遍虛空界,瑩光映十方,分明都說了,莫謂我囊藏。
示德彰道人
大德化兮小德川,曾聞斷臂乞心安,我今高報諸仁者,但得心堅石也穿。
示懋芳耆舊
衲僧氣宇絕遮攔,禪道是非俱不攀,為甚超然渾不顧,皆因打透那重關。
寄體印老宿
久埋寶鏡不當軒,包括先天與後天,日食三食高枕臥,鼻頭焉著用繩牽。
示愚道人(即請主)
枯木逢春花未開,花開要等個人來,南華嶺畔重為望,月上三更坐釣臺。
懷張嶧老
食了松華又食槐,門前不見故人來。遙膽樹影疑君至,拽杖遶山走幾回。
示玉寰張居士(法諱坤)
青山綠綠如相似,萬里程途跋涉來,他日逢君今日始,倒拖拄杖上天台。
讚
徑山大慧杲讚
牙如劍樹,口似血盆,呵罵諸方不近人情罹難一十八載,且喜致之無聞比今脅肩諂笑者,慚惶殺人。
洞山价祖讚
寶鏡三昧,印心過水,睹影打徹,臨終來去自由,吾今常于此切。
黃梅五祖忍讚
面如滿月,具四十齒。周家繼女所生世謂無父之子,肉身千載鎮黃梅,為甚又教衣缽止。咄!
佛日石雨老和尚像讚
叢林九住,道振八山,若論向上,揭過一班。咄!舉世有眼人皆見,若個男兒用手攀。
覺非沈居士像讚
為國柱石力護吾宗,儒釋并拈心空法空。其形蒼古其音黃鐘學貫今古,惟一老翁。(惟一別號)
懷泉姚居士像讚
滅之曰隱,生之曰微;生滅滅已,名曰道基。達道逍遙是阿誰?檇李懷泉老古錐。
高念祖居士松菊叢中拈拂坐石小像讚
穎墨未濡,一真獨放,纔形朕兆,便落比量。即此離此,妙觀儼焉。念祖模樣,天縱體用,雙彰顯現,拂子頭上。
自讚(雪山濟請)
這個漢出頭早信口呵罵諸方,討得許多煩惱不管。是之與非一味,只是掀倒野犴,驚走無門。獅兒聞之碎腦,有時直截根源。有時盤桓落草,費盡一片,婆心深嘆,無人知好。
又(若水華長老請)
山僧做底事,諸方做不到,非但玄中玄,亦且妙中妙。少者授年尊,見聞俱笑,倒舉世所不信,父少而子老。
又(越峰敬請)
面容自覺,年將半眉端唯有法門愁,踏遍諸方。無可意得子,吾心已罷休。
又(錢鳳溪居士請)
胸襟海闊無涯,拽杖東走西走。更問如何若何,便棒不容開口。這般慶快是誰?密印堂上老朽。
又(河南府王大士張啟聖二居士請)
荊棘叢中駐足,是非堆裏安身,隨方開堂說法,到處攪亂叢林,世人或憎或愛,龍天且喜且欣,禪者扣其捷要,直心一味,披襟生辰岡岡,四九海內,聞汝臭名,不管是非,得失拽杖,驀直前行,將謂硬鋼打就,似乎生鐵鑄成,拈來拋向河南府,點開時人的眼睛。
又(重目維那請)
者個漢真倔強坐,若獅猊行若象談禪不動唇皮,應機橫棒豎棒。與麼鹵,莽接諸方,如何做得人榜樣?
又(雲心祥請)
假既不住,詎可立真?真假不住,分付雲心。
又(無瑕禪人請)
叢林東住西住,拄杖南打北打。恁麼不順人情,只要時人放下。更問放下如何?良久,云:哪。
又(離塵本請)
像不像三十棒,留與後人作榜樣。咄!是何形狀?
又(裕之滌西堂請)
這漢作事,十聞九怕,動手便打,動口便罵。為甚用此辣鉗錘?秪要時人盡放下,而今要報這冤仇,短短麻繩長空掛。
又(智柏容後堂請)
法道浙東行遍意思,更往西遊。願力如山似海,異乎淺見之流。子若描渠供養,切勿效彼之尤。咦!本色住山為活計,一把蓬茅且蓋頭。
又(巨平止請)
一有多種,二無兩般。咄!懸起了也,急著眼看。
又(鶴林茂侍者請)
三玄三要齊拈卻,那許其中話正偏,定隱門下真消息,貴在當人接上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