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顺
一〇八四
积集趣法依积集趣法之因缘为缘。[曰]积集趣之诸因依相应之[四]蕴之因缘为缘。
一〇八五
积集趣法依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因缘为缘。[曰]积集趣之诸因依心等起诸色之因缘为缘。
一〇八六
积集趣法依积集趣与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因缘为缘。[曰]积集趣诸因依相应之[四]蕴与心等起诸色之因缘为缘。
一〇八七
减灭趣法依减灭趣法之因缘为缘,三。
一〇八八
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依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因缘为缘。[曰]非积集趣非减灭趣之诸因依相应之[四]蕴与心等起诸色之因缘为缘;于结生刹那,非积集趣非减灭趣诸因依相应之[四]蕴与业果诸色之因缘为缘。
一〇八九
积集趣法依积集趣法之所缘缘为缘。[曰]布施、受戒、作布萨业而省察,省察前之诸善行,从静虑出而省察静虑;诸有学省察已断诸烦恼,省察已伏诸烦恼,知前所现行诸烦恼,有学或异生以积集趣之[四]蕴观无常、苦、无我而味着、欢喜,缘彼而贪生,见……疑……掉举……忧生;依他心智而知积集趣心所有者之心;空无边处善依识无边处善之所缘缘为;无所有处善依非想非非想处善[……];积集趣之[四]蕴依神通类智、他心智、宿住随念智、如业生智、未来分智之所缘缘为缘。
一〇九〇
积集趣法依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所缘缘为缘。[曰]阿罗汉省察已断之者烦恼,知前所现行之诸烦恼,以积集趣法积集趣之四蕴观无常、苦、无我,依他心智而知积集趣心所有者之心;有学或异生以积集趣之[四]蕴观无常、苦、无我;善之灭时异熟彼所缘性生,味着、欢喜于积集趣之[四]蕴,缘彼而贪生、忧生;不善之灭时异熟彼所缘性生;空无边处善依识无边处异熟与唯作之所缘缘为缘;无所有处善依非想非非想处异熟与唯作之所缘缘为缘;积集趣之[四]蕴依他心智、宿住随念智、如业生智、未来分智向转之所缘缘为缘。
一〇九一
减灭趣法依积集趣法之所缘缘为缘。[曰]诸有学从道而出而省察其道,依他心智而知减灭趣心所有者之心;减灭趣之[四]蕴依他心智、宿住随念智、未来分智之所缘缘为缘。
一〇九二
减灭趣法依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所缘缘为缘。[曰]阿罗汉从道出省察其道,依他心智知减灭趣心所有者之心;减灭趣之[四]蕴依他心智、宿住随念智、未来分智向转之所缘缘为缘。
一〇九三
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依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所缘缘为缘。[曰]阿罗汉省察其果,省察涅槃;涅槃依果向转之所缘缘为缘;阿罗汉以眼观无常、苦、无我;以耳……以所依……以非积集趣非减灭趣之[四]蕴观无常、苦、无我;依天眼而见色,依天耳界而闻声;依他心智知非积集趣非减灭趣心所有者之心;空无边处唯作依识无边处唯作之所缘缘为缘;无所有处唯作依非想非非想处唯作,色处依眼识,所触处依身识,非积集趣非减灭趣之[四]蕴依神通类智、他心智、宿住随念智、未来分智向转之所缘缘为缘。
一〇九四
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依积集趣法之所缘缘为缘。[曰]诸有学省察其果,省察涅槃;涅槃依进姓、清净之所缘缘为缘;诸有学或异生以眼观无常、苦、无我,味着、欢喜,缘彼而贪生、忧生,以耳……以所依……以非积集趣非减灭趣之[四]蕴观无常、苦、无我,味着、欢喜,缘彼而贪生、见生、[生]疑……忧……依天眼而见色,依天耳界而闻声,依他心智知非积集趣非减灭趣心所有者之心;非积集趣非减灭趣之[四]蕴依神通类智、他心智、宿住随念智、未来分智之所缘缘为缘。
一〇九五
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依减灭趣法之所缘缘为缘。[曰]涅槃依道之所缘缘为缘。
一〇九六
积集趣法依积集趣法之增上缘为缘。所缘增上、俱生增上。所缘增上————布施、受戒、作布萨业,重之而省察,重之而省察前所现行;从静虑而出,重之而省察其静虑;重之而味着、欢喜积集趣之[四]蕴,重彼而贪生、见生。俱生增上————积集趣之增上依相应之[四]蕴之增上缘为缘。
一〇九七
积集趣法依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增上缘为缘。俱生增上————积集趣之增上依心等起诸色之增上缘为缘。
一〇九八
积集趣法依积集趣与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增上缘为缘。俱生增上————积集趣之增上依相应之[四]蕴与心等起诸色之增上缘为缘。
一〇九九
减灭趣法依减灭趣法之增上缘为缘。俱生增上————减灭趣之增上依相应之[四]蕴之增上缘为缘。
一一〇〇
减灭趣法依积集趣法之增上缘为缘。所缘增上————诸有学从道而出,重其道而省察。
一一〇一
减灭趣法依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增上缘为缘。所缘增上、俱生增增上。所缘增上————阿罗汉从道而出,重其道而省察。俱生增上————减灭趣之增上依心等起诸色……乃至……。
一一〇二
减灭趣法依减灭趣与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增上缘为缘。俱生增上————减灭趣之增上依相应之[四]蕴与心等起诸色之增上缘为缘。
一一〇三
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依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增上缘为缘。所缘增增上、俱生增上。所缘增上————阿罗汉重其果而省察,重涅槃而省察;涅槃依果之增上缘为缘。俱生增上————非积集趣非减灭趣之增上依相应之[四]蕴与心等起诸色之增上缘为缘。
一一〇四
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依积集趣法之增上缘为缘。所缘增上————诸有学重其果而省察,重涅槃而省察;涅槃依进姓、清净之增上缘为缘;重之味着其眼,所依……,重非积集趣非减灭趣之[四]蕴而味着、欢喜,重之而贪生、见生……。
一一〇五
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依减灭趣法之增上缘为缘。所缘增上————涅槃依道之增上缘为缘……乃至……为缘。
一一〇六
积集趣法依积集趣法之无间缘为缘。[曰]前前积集趣之[四]蕴依后后积集趣之[四]蕴之无间缘为缘;随顺依进姓、清净之无间缘为缘。
一一〇七
积集趣法依积集趣法……,[曰]进姓依道之无间缘为缘。
一一〇八
积集趣法依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无间缘为缘。[曰]积集趣之[四]蕴依出起之无间缘为缘;诸有学之随顺依果等至,涅槃依出起,非想非非想处善依果等至之无间缘为缘。
一一〇九
减灭趣法依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无间缘为缘。[曰]道依果之无间缘为缘。
一一一〇
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依非积集趣非减灭趣法之无间缘为缘。[曰]前前非积集趣非减灭趣之[四]蕴依后后[四]蕴,有分依向转,唯作依出起,阿罗汉之随顺依果等至,从灭尽[定]而出之非想非非想处唯作依果等至之无间缘为缘。
一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