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决定摄“过去、未来、现在之色乃依灭尽之义是无常,依怖畏之义是苦,依不坚固之义是无我”之慧,乃是会得智。[过去、未来、现在之]受……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想……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诸行……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识……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眼……乃至……决定摄“过去、未来、现在之老死乃依灭尽之义是无常,依怖畏之义是苦,依不坚固之义是无我”之慧,乃是会得智。
三
决定摄“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常、有为、缘起生、尽法、衰法、离法、灭法”之慧,乃是会得智。[过去、未来、现在之]受……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想……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诸行……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识……乃至……[过去、未来、现在]眼……乃至……决定摄“过去、未来、现在之老死是无常、有为、缘起生、尽法、衰法、离法、灭法”之慧,乃是会得智。
四
摄而决定“缘生而有老死,无生时乃无老死”之慧,是会得智。摄而决定“于过去世、未来世亦是缘生而有老死,无生时乃无老死”之慧,是会得智。“缘有而有生,[无有时乃无生]”……乃至……“缘取而有有[无取时乃无有]”……乃至……“缘渴爱而有取[无渴爱时乃无取]”……乃至……“缘受而有渴爱[无受时乃无渴爱]”……乃至……“缘触而有受,[无触时乃无受]”……乃至……“缘六处而有触,[无六处时乃无触]”……乃至……“缘名色而有六处[无名色时乃无六处]”……乃至……“缘识而有名色[无识时乃无名色]”……乃至……“缘诸行而有识,[无诸行时乃无识]”……乃至……摄而决定“缘无明而有诸行,无无明时乃无诸行”之慧,是会得智。摄而决定“过去世、未来世亦缘无明而有诸行,无无明时乃无诸行”之慧,是会得智。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了知之义是慧,故曰:“摄而决定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之慧,是会得智。”
第六章
一
“观现在诸法之变坏慧是观生灭智”者如何?
现在之色已生,[云:]其成相是生、坏相是灭乃是观智。[现在之]受已生[……乃至……现在之]想已生[……乃至……现在之]诸行已生[……乃至……现在之]识已生……[乃至……现在之]眼已生……乃至……现在之有已生,[云:]其成相是生、坏相是灭乃是观智。
二
见五蕴之生者是见几何相?见灭者是见几何相?见生灭者是见几何相?[言]见五蕴之生者是见二十五相,见灭者亦见二十五相,见生灭者是见五十相。
三
见色蕴生者是见几何相?见灭者是见几何相?见生灭者是见几何相?见受蕴之……乃至……见想蕴之……乃至……见行蕴之……乃至……见识蕴之生者是见几何相?见灭者是见几何相?见生灭者是见几何相?
见色蕴之生者是见五相,见灭者是见五相,见生灭者是见十相。见受蕴之……乃至……见想蕴之……乃至……见行蕴之……乃至……见识蕴之生者是见五相,见灭者是见五相,见生灭者是见十相。
四
见色蕴之生者是见如何之五相?
“依无明之集而有色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色蕴之生。“依渴爱之集而有色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色蕴之生。“依业之集而有色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色蕴之生。“依食之集而有色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色蕴之生。又见成相而见色蕴生。见色蕴之生者而见此五相。
五
见灭者是见如何之五相?
“依无明之灭而有色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色蕴之灭。“依渴爱之灭而有色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色蕴之灭。“依业之灭而有色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色蕴灭。“依食之灭而有色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色蕴灭。又,见坏相乃见色蕴灭。见色蕴灭者乃见此五相。
见生灭者是见以上之十相。
六
见受蕴之生者是见如何之五相?
“依无明之集而有受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受蕴生。“依渴爱之集而有色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受蕴生。“依业之集而有受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受蕴生。“依触之集而有色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色蕴生。又见成相而见受蕴生。见受蕴生者乃见此五相。
七
见灭者是见如何之五相?
“依无明之灭而有受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受蕴灭。“依渴爱之灭而有受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受蕴灭。“依业之灭而有受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受蕴灭。“依触之灭而有受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受蕴灭。又见坏相乃见受蕴灭。见受蕴灭者乃见此五相。
见生灭者是见以上之十相。
八
见想蕴……乃至……行蕴……乃至……识蕴之生者是见如何之五相?
“依无明之集而有识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识蕴生。“依渴爱之集而有识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识蕴生。“依业之集而有识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识蕴生。“依名色之集而有识之集”,依缘集之义而见识蕴生。又见成相乃见识蕴生,见识蕴生者乃见此五相。见蕴生者乃见此之相。
九
见灭者是见如何之五相?
“依无明之灭而有识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识蕴灭。“依渴爱之灭而有识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识蕴灭。“依业之灭而有识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识蕴灭。“依名色之灭而有识之灭”,依缘灭之义而见识蕴灭。又见坏相乃见识蕴灭。见识蕴灭者乃见此之五相。
见生灭者是见以上之十相。
见五蕴生者是见此等之二十五相,见灭者是见此等之二十五相,见生灭者是见此等之五十相。
此依所知之义是智,了知之义是慧,故曰:“观现在诸法之变坏慧,是观生灭智。”
色蕴是食之集,受、想、行三蕴是触之集,识蕴是名色之集。
第七章
一
“思择所缘而观破坏之慧,是正观智”者如何?
所缘色而心生已坏,思择此所缘而观其心之破坏。
“观”者,如何为观?依无常而观不依常,依苦而观不依乐,依无我而观不依我。厌恶而不欢喜,离贪而不贪着,令灭而不令集,定弃而不执取。依无常而观以断常想,依苦而观以断乐想,依无我而观以断我想。厌恶以断欢喜,离欲以断贪欲,令灭以断集,定弃以断执取。
二
所缘受而……乃至……所缘想而……乃至……所缘行而……乃至……所缘识而[……乃至……][所缘眼而]……乃至……所缘老死而心生已坏,思择此所缘而观其心之破坏。
“观”者,如何为观?依无常而观不依常,依苦而观不依乐,依无我而观不依我。厌恶而不欢喜,离贪而不贪着,令灭而不令集,定弃而不执取。依无常而观以断常想,依苦而观以断乐想,依无我而观以断我想。厌恶以断欢喜,离贪而断贪欲,令灭以断集,定弃以断执取。
三
依了知,事有次第,[诸法]有退转
倾心之力与思择,[生]正观
依所缘之类[智]决定同一[过、未]之二
胜解灭为是坏相正观
思择所缘以观破坏
依于空性之近住乃增上慧之正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