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夫之语甚正确 汝为贤明之鸟鹅
汝为完成自我者 如此智慧实不多
七九
汝有如斯之优性 如斯最高有情者
如斯之人吾所见 未见如汝优胜者
八〇
尔等之性使吾喜 尔等巧言使吾悦
尔等二人常滞留 是为我之大希望
于是摩诃萨赞王云:
八一
吾等对尔心尊敬 最高友等无伦比
尔对吾等示好意 尽尔大力实无疑
八二
王望吾等滞留事 吾亲诸众有空乏
彼等不见吾二人 数多之鸟苦难居
八三
吾等受尔许归去 彼等众鸟除忧虑
我等向尔右绕礼 胜利者!我等会亲去
八四
诚然得会汝御身 吾等实有大欢喜
为得亲类之信赖 此将具有大意义
如此语毕,王遂认可彼等之归去。摩诃萨使王闻说由五种不德而来之祸,由德行而来之幸福,向王忠告:“务请守此德行,如法治国,以四摄事摄治人民。”然后飞往心峰山而去。
佛为说明此事,说以下之偈:
八五
提头赖吒王 语此向人主
天翔高速度 飞往亲类众
八六
最优二只鸟 见到归无恙
鹅鸟等欢呼 种种叫声扬
八七
尊敬彼等主 喜主被释放
众鸟得依处 围绕大鹅王
如此围绕彼王之鹅鸟等询问说:“大王!如何得被释放?”摩诃萨言说苏木佳之功劳与萨拘罗王及猎师所作之行为。鹅鸟之群闻此大喜,赞叹苏木佳说:“愿我等之将军苏木佳、萨拘罗王及猎师,幸福无苦而长生。”
佛为说明此事,唱最后之偈:
八八
善友支持者 皆为幸福人
恰如鹅鸟王 得归亲类群
结分
佛说此法语后曰:“汝等比丘!此非只今日,昔日阿难尝为我付出生命。”佛结合本生之今昔云:“尔时猎师是阐那,国王是舍利弗,苏木佳是阿难,九万只之鹅鸟是佛之随从人等,鹅王即是我也。”
五三四 大鹅本生谭
[菩萨=鹅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对阿难长老舍身行为所作之谈话。事情经过与前述者相同,然在此处佛如下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在波罗奈国之桑雅摩波罗奈王有名差摩之第一后妃。尔时菩萨受九万只之鹅鸟围绕,住于心峰山中。某日王妃差摩于夜明之时梦见————有数只黄金色之鹅鸟飞来,坐于王座,以美丽之声,说示法语。王妃拍手,听闻法语,在尚未听闻十分满足之中,已夜明天晓。鹅鸟等说法语完毕,由大窗飞出而去,王妃至急起立,伸手呼叫:“请速捕捉逃走之鹅鸟!”遂即醒来。侍女等闻王妃之言,乃微笑云:“鹅鸟现在何处?”王妃瞬间知是梦境,彼思:“予实际所见者并非无物,世间必有黄金之鹅鸟。然而予若向王言欲听闻说此黄金鹅鸟之法语,则王必说黄金鹅鸟予等未曾得见,此系空谈,而王决不以为真事;因此,予若言此为孕胎儿之欲望,王必构想种种之手段,如此方能达成予之希望。”于是彼女伪装疾病,嘱咐侍女,就床而卧。
坐于王座之王,于平日王妃出现之时刻,不见彼来,王问:“差摩后妃去往何处?”答云患病。王闻之后,往王妃之处而来,坐于寝床之一隅,抚摩彼女之背部而问曰:“身体有恙?”“否!身体并无不佳,大王!予起为欲妊孕胎儿之欲望。”“后妃何所欲望请言,予立刻准备。”“大王!我望有一只黄金之鹅鸟,坐于竖立大白伞盖之吾王椅子之上,受供养香及花鬘,我拍手欲闻彼说示之法语。如能作到甚佳,然如不能,则予之生命将终。”
“如果人所住之世间,有如此之物,则适于汝意而为,请勿挂念。”王如此言说,安慰王妃。然后走出寝殿与诸臣商议:“此为何事?差摩后妃如能得闻黄金之鹅鸟说示法语,则能生活,如不能得闻,则将死去;究竟黄金鹅鸟之为物,有所存耶?”“大王!我等未尝得见,亦未曾有闻。”“然则有谁能知者?”“唯有婆罗门等,大王!”
国王呼唤婆罗门等询问:“究竟有无说法之黄金鹅鸟?”“有之,大王!据传闻鱼、蟹、龟、鹿、孔雀、鹅鸟————此等畜生之类,有黄金色之物,其中以提头赖吒族之鹅鸟,最为贤明而有智慧;再加上人间,以上共有七种黄金色之物。”王大欢喜:“能说法之提头赖吒族鹅鸟,栖于何处?”“我等不知,大王!”“有谁能知?”“彼为猎师等人。”
于是国王集合全部国中之猎师询问:“汝等知黄金色提头赖吒族鹅鸟栖于何处?”其中有一人猎师答:“楼于雪山中之心峰山中,我家代代如是传说。”“汝等知捕此等鹅鸟之方法耶?”“否!我等不知,大王!”
王呼唤婆罗门之贤者等来,说明黄金鹅鸟栖于心峰山之事由,王问:“汝等知否捕此鹅鸟等方法?”“大王!何有往彼处捕捉之必要?可以某种方法使伴来此市,加以捕捉。”“将用如何方法?”“大王!于市之北方可掘一三伽浮他大小静稳之池,盛满清水,种植谷类,上覆五种莲华。此池委一贤能之猎师看守,任何人亦不许接近,并于池之四隅竖立此池无任何危险之告示牌,使世间轰动。种种之鸟闻此,必来降落,而彼鹅鸟等渐次闻得此池之静稳,亦必将飞来,如此则用以发编织之网,定能生捕彼鹅鸟等。”
王闻此法,即在彼等所云之场所,依言作池,而呼唤巧妙之猎师一人,与以千金:“汝今后勿再从事自己之工作,汝之妻子,我为之扶养。汝勿怠惰看守此静稳之池,驱逐诸人,勿使接近。并向一般轰传此池并无危险,而对飞来之鸟事,向予报告。如有黄金鹅鸟飞至,汝将得受最大尊敬。”国王如此奖励,委彼静稳之池。自此以来,猎师依王命守护,彼被呼名为凯摩加猎师。
尔来种种鸟类来降,静稳而无危险之池,次第周知,种种鹅鸟飞至;最初为草鹅鸟,次被闻知为黄鹅鸟、赤鹅鸟、白鹅鸟,复次为波佳鹅鸟。凯摩伽猎师于彼等飞来时向王报告:“大王!有五种鹅鸟飞来就池渔饵。在波佳鹅鸟来到后,今在数日之中,黄金鹅鸟必将飞至,请王勿担心。”王闻之后,以大鼓巡回市中布告:“其他之人,一切不可前往彼处,若有往者,斩断手足,夺其住居。”因此其后无任何往者。
然,波佳鹅鸟栖于距心峰山不远之黄金窟内,彼等非常强而有力,与提头赖吒族之鹅鸟相较,彼等身体之颜色不同。然波佳鹅鸟王之女为黄金色,王思彼女与提头赖吒大王身色相应,此王于是派遣其女为其侍女。彼女非常受提头赖吒王宠爱,因此理由,此两族鹅鸟,互相亲密。
某日,菩萨之从者等询问波佳鹅鸟:“此顷尊等往何处渔饵而来耶?”“我等于距波罗奈不远处静稳之池渔取食饵。尊等飞巡何处耶?”“各处寻觅。”“何以不往静稳之池?彼池气氛甚佳,种种鸟群前往,有五种莲华覆盖,有种种谷类花朵,有种种蜂群吟声,池之四隅,任何时均示知无有危险之声响,而人人不能接近,何况更有烦恼他者?彼为如此之池!”对静稳之池称赞。
彼等闻此向苏木佳云:“近于波罗奈有如此静稳之池,波佳之鹅鸟等往彼处渔饵觅食,请贵君告王,若王许可,予等将能往彼池渔饵。”苏木佳向王言说。然而王加思考:“人间之欺骗事多,长于奸计,诚然如有彼处之言说,前此长久之间未闻有如彼之池。此将为捕我等而作。”王向苏木佳云:“不可往如彼处之池,其池非为良好之目的而作,乃为捕捉我等而作。人间之为物,巧妙惨酷,长于奸计,汝等仍往以前所经之自己饵场觅食!”
黄金之鹅鸟等欲往静稳之池,再向苏木佳说明理由,苏木佳将彼等欲往彼处之事,向摩诃萨言。“不可因我一人之故腐蚀亲类等之气氛,如是我等前往。”摩诃萨言毕,随九万只之鹅鸟出发而去。于彼池渔饵,鹅鸟为戏乐后回返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