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己身持财谷 贤者保朋友
鹰王!我行此义利 为汝尽义务
贵者为贵者 要在行义利
尔时龟之子寝睡于傍,彼闻父言,自思:“不可使予父疲劳,予当接受父之工作。”于是唱第九之偈:
九
父!使尔坐安乐 子为父利行
为尔行义利 鹰雏可获救
于是父以偈告子曰:
一〇
子!子为父利行 善人之惯习
我身长且大 当无害鹰雏
大龟如是言曰:“友勿恐,君请先行,予今立往。”龟送彼出后,降入水中,掘集泥土,然后持往岛处,以其泥消灭火种,卧于彼处。田舍人云:“我等食鹰雏何能满足,将此污秽之黑龟翻转杀之,彼可充分使我等饱食。”于是拔取蔓草,以蔓草缚之。更脱自己缠身布条于各处捆缚,但均不能翻转龟身,龟反曳引诸人前进,落入深水之中。
彼等因对龟起贪欲,结果与龟一同落水,腹中满吞污水,疲弊不堪,爬至岸上。“前为一鹗,于夜半之前,使我等之火炬消灭;今为一龟使我等落入水中,吞水满腹;今当再制火种,待日初升,烧此鹰雏而食。”于是又开始作火。
雌鹰闻彼等之言,曰:“此等诸人,终将于某时食我等之雏而去。请往我等之友人狮子之前求援。”雄鹰于瞬间即飞往狮子之所,雄鹰被问:“缘何于此时刻,格外前来?”于是告以事之始末,唱第十一偈:
一一
野兽最雄者 人畜皆罕见
畏怖烦恼时 前求最胜者
子等受苦困 我来求庇获
汝为我等王 使我得安乐
狮子闻此唱偈曰:
一二
鹰!为汝行义利 为汝诛众敌
智者强虑深 努力保朋友
狮王如此唱后云:“汝行,安慰子等。”遣彼之后,狮子踏破宝玉色之水向前突进。田舍人等见彼接近:“鹗先消灭我等之火炬,龟又夺去我等之布条,今次最后,狮子将灭我等之命。”诸人为死之恐怖所击,各处四散奔逃。
狮子来至树之根元,不见何物,于是鹗、龟、与鹰近前为礼。狮子向彼等说友情之功德:“以后不破友法,多事勤勉。”彼于教训之后离去,彼等亦自归住所。雌鹰见自己之雏自思:“赖朋友等之荫,得保我等之子。”在此幸福之时,与雄鹰共同续语,为宣示友法,唱次之六偈:
一三
汝能交友家多朋 汝交贵友赍幸福
如缠甲胄可碎矢 依友保子我等乐
一四
因朋得救援 我等不逃避
雏鸣心愉快 鸣应亲鸟声
一五
贤者得朋友 诸儿乐财畜
予与子夫共 团圆依友愍
一六
王者勇者为友者 友情圆满得利益
博得名声擅荣达 欲愿多者现世乐
一七
友为赤贫人 夫!此亦应交际
汝见!我等依友愍 诸子得安全
一八
强力之勇者 鸟为造友垣
夫!如予之与汝 彼施如此惠
如此以六偈述友法之德,彼等诸友皆不犯友法,度此一生,从其业而死去。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佛言:“汝等比丘!彼依妻得安乐非自今始,前生既已得安乐。”于是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彼时之雄鹰与雌鹰是此夫妇,子龟是罗睺罗,大龟是目犍连,鹗王是舍利弗,狮子实即是我。”
四八七 郁陀罗迦苦行者本生谭
[菩萨=司祭]
序分
此一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诈欺汉所作之谈话。即彼出家于导向解脱之教,而为得四资具行三种之诈欺。比丘等述彼之不德,于法堂开始谈论:“诸位法友!某比丘出家,入于如此导向解脱之佛教,而依诈欺以立生计。”佛出彼处问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语,集于此处?”比丘白佛:“实即如是如是之言。”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彼即为诈欺汉。”于是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梵与王治国时,菩萨为王之司祭,贤明能达。彼某日往公园游,见一美女,为彼魅惑,与彼女同栖,彼女为彼而妊娠,彼女知之向彼云:“贵君!予已身重有孕,若生子命名,应付彼祖父之名。”彼思:“游女之腹所生者,不能命以家名。”彼云:“善女人!此防风树名郁陀罗,以此授与,汝可对彼命名为‘郁陀罗迦’。”于是与以附有印形之指环,继谓:“若为女子,可于此养之。若为男子,达丁年后,自行看顾。”
彼女后生一男,名“郁陀罗迦”,彼长大问其母曰:“母亲!予父为何人?”“子!汝父为王之司祭。”“如此,予将学诸吠陀。”彼由母之手接过附以印形之指环及向教师持礼往得叉尸罗,于世间名高师尊之前,学习学术。彼见一群之苦行者,彼思:“此等诸人之前,将有殊胜之学术,予将学之。”于是为得学术而出家。彼为彼等为各种之勤务,向彼等云:“诸位师尊!请教予贵君等所知之学术。”彼等依各自之知识,教授于彼。于是彼为五百苦行者中无比彼伟大之知者,彼实于彼等之中为智慧第一。于是彼等集会,让师尊之地位与彼。
于是彼向彼等云:“诸位尊者!贵君等常食森林之草根树果住于森林,何故不往世人之住处耶?”“尊者!世人行布施,为使感谢而语法语,为种种质问,予等恐惧不往其处。”“诸位尊者!汝等护持于我,即使转轮王为质问,可使我负说教之重荷,贵君等应请勿怖。”彼与彼等共同游行,次第来至波罗奈,住于王苑,翌日一同往城外之村行乞,众人为诸多布施。苦行者等次日入城内,众人亦为诸多布施。苦行者郁陀罗迦感谢祝福,并答质问。众人精神和睦,布施诸多之资具。
全市人民云:“此一团之贤师,德高之苦行者来。”于是涌起传闻,此事入于王耳。王问:“彼等住于何处?”答曰:“住于御苑。”王云:“甚善,今日为见彼等前往。”有人前往告郁陀罗迦:“王为见贵君等前来。”彼呼隐者之群集会云:“诸师!王将来此,而一旦为主权者合意,予等之生涯将得平安。”“尊师!然我等应为何事?”彼如是云:“汝等之中或为蝙蝠行者,或为蹲行,或卧茨床,或行五热苦行,或为浴行,或于此处彼处诵念真言。”彼等各依其言而行。而郁陀罗迦则由八人至十人之贤善辩论家引伴,置精美之书籍于华丽之桌上,由弟子等围绕,坐于特设有靠背之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