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我曾为裁判 处理多事件
调停汝斗争 争论可静息
彼唱此偈,一面分配:
五
阿努蒂拉洽林尾 头部甘比拉洽林
而此中部为剩余 应属裁判官之物
豺唱以上之偈,如此将鱼分配而后云:“汝等停止争斗,可食尾与头部。”豺则口衔中部由彼二者眼前离去。彼等如失千片之鱼,坐而悲痛,唱第六之偈:
六
我等如不争 食物将长有
赤鱼除头尾 强被豺夺去
豺又自思:“今日使妻得食赤鱼。”心中欢喜,来近彼女。牝豺见牡豺归来,欢喜相迎:
七
恰似刹帝利 欢喜得王国
见夫衔满口 今日我亦喜
彼女唱此偈,问获得之方法:
八
生于陆地者 如何捕水鱼
吾夫我问尔 如何尔得彼?
唱此偈后,豺语其获得之方法,唱次之偈:
九
争论生贫乏 争论灭尽财
两獭争论败 玛耶温!汝得食赤鱼
结分
次为现等觉者之偈:
一〇
人间起争论 正复亦如是
彼等付裁判 人人闻教导
彼等失财产 王之藏大增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豺是优波难陀,獭是二人之老人,此事目击者之树神即是我。”
四〇一 达桑那国制剑本生谭
[菩萨=婆罗门]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爱着前妻之比丘所作之谈话。佛问比丘:“汝为烦恼之事,真实耶?”比丘白佛:“世尊!确为如是。”“为何人而烦恼?”对佛之问,比丘返答言:“为前妻而烦恼。”佛言:“比丘!彼女对汝今为烦恼之原因,前生汝亦为彼女而成精神上之疾病,由死之中,生命为贤者所救助。”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摩大瓦大王于波罗奈都治国时,菩萨生于婆罗门之家庭,人人称彼名为赛那伽童子。成年后,彼于得叉尸罗学习一切技术,归波罗奈之都后,为摩大瓦王之俗事、圣事顾问辅师,于全市民之间如日月之遍知,呼为贤者赛那伽。尔时王司祭之子前来向王伺候,彼见饰以一切装饰最美之第一王妃,心为所魅,彼归宅后,何亦不食而卧,彼为友人探问而语其故。王不见司祭之子问曰:“究为何故?”王闻其故,呼彼前来曰:“予将彼女与汝七日至汝家,遇七日至第八日汝伴其归来。”彼云:“谨遵王命。”彼承诺伴妃归家,一同欢乐。彼等互爱,不告而由家门逃出往他王之领土,无人能知二人之行径,恰如船行之进路。王于城中击鼓布告,用种种方法探寻,不能得知彼女之行方。
于是王为彼女起大悲哀,心脏热而流血,自此以来,由内脏出血,病体沉重,王之名医亦不能治愈。菩萨云:“王本无病,此因不能见妃,罹患精神之疾,予当以方便愈之。”彼更向阿由拉及普古萨二贤者王之辅师询谈:“王不见王妃,罹精神之疾病,并非其他病症,我等多用手段,以方便治愈王疾。可于王庭开群众集合大会,招来知吞剑戏之人,表演吞剑,使王坐于窗际观赏,王见吞剑者将发质问:‘有无较此更难者?’吾友阿由拉请答:‘大王!“予将如是如是给与”,将更令比此为难之表演。’吾友普古萨,如王向君质问,君请向王回答:‘大王!应诺给与而不与,彼之所言无效,仅依所言,人之生活饮食均不能为;然人依言语实行,遵从约束,给与物品则为更难之事。’其后应为之事,予自知之。”于是集合大众,三人贤者往王之侧云:“大王!王庭有集合盛会,王往观赏,以解苦闷,请王驾出。”于是导王开窗御览。多人演出各各知名之技艺,有人吞三十三安古拉(英吋)尖锐之宝剑。王见之自思:“彼男吞剑,究竟有无更难表演之事,予问贤者。”彼向阿由拉质问唱第一之偈:
一
达桑那国制 尖锐吸血剑
公众面前吞 有无更难者
我问至难事 汝应回答我
于是说明者唱第二之偈:
二
锐剑完全吸人血 人由贪欲始能吞
“予能与之”断言者 此则为更难为事
其他一切皆易为 斯为麦加陀应知
王闻贤者阿由拉之语自思:“‘予能与之’之言,此实较吞剑尤难。予曾言与妃以司祭之子,由是观之,予实为最难之事。”于是王心中之苦恼,渐趋融和。其次王更自思:“此究竟有无比言说:‘予能与之’更困难之事?”王与普古萨贤者交谈唱第三之偈:
三
俗界与圣界 博学阿由拉
彼对予质问 曾为予说明
今予再问汝 贤者普古萨
何为更难事 盼汝应答予
于是贤者普古萨答王唱第四之偈: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