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鸡之于猫 免得敌奸策
此为现等觉者之偈。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烦恼比丘得须陀洹果————而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此鸡王即是我。”
三八四 法幢本生谭
[菩萨=鸟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欺瞒比丘所作之谈话。此处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彼即有欺人之事。”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之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为一鸟,成长时为多数之他鸟所护,住于海洋中一孤岛上。尔时,迦尸国住某商人捕得一只能示知方位之鸦,与之乘船航海出行,然船于海洋中遭遇船难,于是此知方位之鸦来至此岛,自思:“此处有甚多鸟群,予今拟具对策,欺瞒彼等,可食此等鸟之卵及雏。”彼迅速飞往鸟群之中,开口而立一足于地上。诸鸟等思其甚不思议:“汝究为何者?”鸦答:“予为持法者。”诸鸟重问曰:“何故汝以一足而立?”答曰:“予若双足置于地上,则大地不能支持。”其次鸟等复问:“汝何故开口而立?”答曰:“予之食物除风露之外,别无他物。”彼如是云,再向鸟等曰:“予今为汝等说法,汝等暂为谛听。”彼以说法之口调唱第一之偈:
一
同胞!汝等行正法 正法有福报
现世未来世 彼必受福报
彼如是欺瞒说法,诸鸟不知彼欲食彼等之卵,反而赞彼而唱第二之偈:
二
此实为优鸟 持无上正法
只脚能独立 常为说正法
诸鸟完全信用此伪善者,向彼云:“尔只吸露,不摄其他食物,请务必为我等看守卵雏。”彼等于是为探求食饵而出发。此恶汉于彼等飞去之后,食卵与雏,饱满果腹,彼等归来时,彼则澄颜开口,一足独立。鸟等归来,不见雏鸟及卵:“究被何物所食?”大声鸣叫,然就彼鸦之持法者,不稍起疑念。
然菩萨某日自思:“此处至今未起任何祸端,自此物来后,始起如是之事,因此对彼有监察之必要。”彼作为与诸鸟一同出发探饵之风貌,而立即返回,暗中隐于不见之场所。鸦见诸鸟出发,毫无恐惧,前往食卵及雏,然后再归于开口一足而立。鸟王于众鸟归来时呼集彼等所有一切:“予今日始知予之雏鸟等之危险,予见此知方位之恶鸦食之,因此我等必须尽快捕彼。”于是鸟群相伴将其包围:“彼若有逃走形状,希即将其捕捉。”于是菩萨唱最后之偈:
三
汝等不知彼恶行 对彼徒事与赞美
彼食我等卵与雏 口中只管说正法
四
所语之言 与所行异
唯语适法 所行不然
五
心满邪曲口饰辞 藏入洞穴如黑蛇
庄饰法幢鄙欺人 痴人受欺总不知
六
嘴与羽翼打碎彼 更以蹶爪刺伤彼
彼之尸身应打碎 彼无生存之价值
鸟王如是语毕,自行飞临彼之头上以嘴啄之。其他之鸟亦以嘴、翼、蹶爪强行击打,于是彼遂丧命于其处。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此鸦是欺瞒比丘,鸟之王即是我。”
三八五 难提鹿王本生谭
[菩萨=鹿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扶养母亲之比丘所作之谈话。佛问彼云:“比丘!汝扶养家族之事为真实耶?”比丘白佛:“世尊!是为真实。”佛重问曰:“彼家族为谁?”彼曰:“世尊!乃予之父母。”佛言:“善哉,善哉!比丘!古之贤者亦扶持其家族,古之贤者生为畜生,为父母而奉献生命。”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拘萨罗国之娑祇多都城拘萨罗王治国时,菩萨生为鹿之族,彼成长时,名难提鹿,守道谨行,常善扶养父母。彼时拘萨罗王喜好猎鹿,对人民农业之事等不稍作为,由多数之臣下围绕,日日出发狩鹿。众人互相集议:“诸君!彼王障碍我等所作之工作,我等之生活,日日感受威胁。今我等围绕安阇那林宫苑,作门、掘水槽、植草、如是我等各人手执棍棒,入森林敲击杂树杂草,追鹿出林,如牛之入牧场,包围四周,将之追入宫苑安置,然后闭门告其事于王,各自从事各自之家业,以为如何?”彼此互相商量,皆曰:“甚善。”一同赞成,对宫苑作各种准备,到森林数由旬地方,互相采取包围形势。尔时难提于某小薮荫中与父母共卧于地上,多数之人携盾鉾种种武器,各各手执围绕草薮。某人探鹿进入薮中。
难提见彼等自思:“予今应速舍命以救父母。”彼起立往父母之处窃告曰:“我父我母!今彼诸人来入此薮中,予等将被发现,唯一方法,唯只救命。今我父母之命最为重要,因此,予将为父母舍命。予立于薮端,当众人开始敲打草薮之时,予即将跳出,如此,彼等以为‘于此草薮只有一鹿’,不疑其他,于是不向深处来入,请父母善加注意。”彼得两亲许可,一声高叫由薮荫中走出,彼等众人思考:“此草薮中只有一鹿。”于是不深入其薮,难提走入他鹿群中,众人追逐彼等,将所有之鹿追入宫苑之中,而闭其门扉,向王告述缘由后,各自归理自己之家业。自彼时以来,王自行逐一射鹿,前往捉之,遣人持归。鹿亦按班等待,当班之鹿凝立于一方,众人射而捕之。难提沉着,饮池之水,嚼食牧草,然彼尚未到当班之时。
如是经过诸多时日,彼之两亲思欲见彼:“我等之子难提鹿王,持如大象之力,若彼尚生,当越栅与我等相会,我等如何向彼遣使?”父母如是思考之时,立于道路之傍,见一婆罗门,彼等作人间之声问曰:“贤者!汝往何处?”婆罗门答曰:“往娑祇多。”彼等请求向其子送信为使,唱第一之偈:
一
婆罗门!若往娑祇多 安阇那林行
我等之嫡子 汝若见难提
年老之父母 汝告愿见彼
彼云:“甚善。”予以承诺,往娑祇多,翌日抵达宫苑问曰:“难提鹿何处?”鹿即飞奔而来立于其侧答曰:“予即难提。”婆罗门语彼为使之事实。难提闻此曰:“婆罗门!若予思往,必能越过此栅,然予由王受得种种饮食,予由彼蒙多大之恩惠,更与此等诸鹿,长久共同生活。因此,予对王与诸鹿未报此等之恩,未示自己之全力而去,实为不适。因此,当自己之顺班来时,予将为相当此等之报恩后,再快乐归去。”示此等之意,唱次之二偈:
二
日日所饮食 皆王之所赐
婆罗门!食彼所赐食 如何得空行
三
王以矢射我 吾身须亲受
如斯快许诺 再往见吾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