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无味苦痛 知者为贤人
三
尽如天之欲 快乐尚难求
惟志欲尽者 等正觉弟子
如是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四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忧郁比丘得预流果,又他之多人亦达预流果————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曼陀多大王即是我。”
二五九 提利达瓦奢仙本生谭
[菩萨=苦行者]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阿难尊者由拘萨罗王之妇人手得五百及由王之手得五百共接受千衣之事所作之谈话。此事已于第二篇之豺本生谭[第一五二]中详细述说。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于迦尸国之婆罗门家,于命名日,称提利达瓦奢童子。不久达成熟之年,于得叉尸罗修习种种技术。在度家庭生活之间,因双亲之死,大为感慨,遁世入于隐遁者之生活,住森林中,食树根及野生之浆果。当彼住于其处时,波罗奈王之国境起内乱,国王进往国境战败,战栗于死之恐怖,乘于象脊由一方之血路逃出,彷徨于森林之中。晨起,提利达瓦奢出外探寻野生之浆果而不在,王来到彼之庵前。
王思:“此概为苦行者之庵。”由象降下,为风与热所疲渴,探寻水瓶,到处不见。探寻结果,方发现水井,但不见有汲水之绳瓶。彼口渴不堪,解象腹之束带,使象立于水井之侧,结带于象足,提带降入井中,然来至水面,结上衣于带之端,更向下降,其仍然不充分,彼用足尖触水,愈益觉渴,自思:“只求愈渴,死亦无妨。”于是跳入水中,充分饮水,不能再出,立于其处。象善受训练,不往他处,立于其处看护于王。
菩萨于黄昏携浆果归来,见象自思:“此王者之外观,虽然如此,但只一武装之象,是何缘故?”往象方接近。象知彼接近,立于一方。菩萨往井边见王:“大王勿忧。”菩萨奋力挂梯,救王出井,擦王身体,涂菜种油,使其沐浴,与以浆果,解象之武装。王休养二三日后,与菩萨约束前来王所,然后向归途就道。王之军队屯于市之近郊,见王归来,群集于王之四周。
一方,菩萨于一月半之后,到着波罗奈住于游园,翌日一面托钵来至王城之门。王开大窗,眺望宫庭,见菩萨而知之,由高楼降下前来,向菩萨敬礼,导入广间。使坐玉座,饰以白伞。自为整理菜肴,飨宴菩萨,自己亦与共食。然后伴往游园,于彼处为彼围以回廊,修造住家,总与修行者必要之诸器具,附添园丁,作礼而去。
自此以来,菩萨于宫城为食处,受大款待与尊敬。大臣等对彼不服,自思:“若武士受如此款待,彼更将如何?”于是往副王之所告曰:“殿下!我王对一苦行者太过执心,未悉对彼作何思想?殿下应速向王忠告。”副王承诺:“甚善。”与大臣等共往王前为礼唱第一之偈:
一
彼亦无何智所生 既非亲族亦非友
依何彼得持三杖 缘何使彼享美食
王闻之告太子曰:“太子!予往国境,因战败二三日未曾归来之事,汝尚记忆否?”太子答:“予尚记忆。”王云:“尔时予赖其人得以拾回性命。”于是详述事之经过。王云:“太子!予命之恩人来予所时,纵与予之王国尚不能报予依彼所受之恩。”于是唱其他之二偈:
二
战败恐怖之荒野 我独陷入水中时
困苦恼身伸援手 救我苦难沉溺中
三
依彼努力我得归 离阎魔手还人世
提利达瓦奢受福 我与彼富与供物
如是王称赞菩萨之德,恰似空中升起之月,到处使知彼之德行,向彼布施益多,尊敬愈高。尔来副王大臣等又其他诸人,亦均对王不敢有何云问。王善守菩萨之训诫,行布施积功德到天上界,菩萨发神通及等持,成生梵天界之身。
结分
佛云:“古之诸贤人亦为救人而效力。”佛告此语,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王是阿难,苦行者即是我。”
二六〇 使者本生谭
[菩萨=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贪欲比丘所作之谈话。此事于第九篇之鸳鸯本生谭(四三四)中将再记出。而佛告比丘:“比丘![汝之贪欲]非自今日始,前生汝即为贪欲,且为贪欲,为剑斩头。”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为其王子,达成年后,于得叉尸罗修习种种技术。因父王之死,继治王国。彼颇为美食者,为此彼具美食王之名,实彼一餐费十万[两],食如是奢侈之飨宴。又为食事而不食于家中,为使多人观看自己食事之状,为使羡慕自己之福业,于城门造宝玉所镂之亭,于餐食之时,遮以白伞为装饰,坐黄金造之玉座,王族之少女等随侍,以十万[两]高价之美丽器皿,摄取百味之饮食。
然,有某贪欲之男,见其餐食之状,思欲食其菜肴,不能抑制其欲。彼思:“甚善,予有善巧方便。”彼佩套裤,高举双手,大声高呼:“大王!予乃使者,予乃使者。”接近王前而来。当时于其国中,凡自称“我为使者”者,任谁不得遮拦;因此多人避于两侧,为彼开道。彼以快步前进,由王之食皿中抄取一块食物,纳入口中张大其颊。尔时,持大刀者思欲“斩彼之头”,拔剑欲发。王制之曰:“勿打。”王云:“汝勿拘泥,尽可食之。”彼洗手而坐。食事终时,王与其男自己之饮物及槟榔子,问曰:“予友!汝云‘予为使者’,为谁之使者耶?”答云:“大王!予为爱欲之使者,胃腑之使者。爱欲命我‘汝往’,于是我为使者而来。”于是唱初之二偈:
一
遥远来行乞 为此且成仇
我胃腑使者 君主勿怒我
二
青年无昼夜 来参此庵下
我胃腑使者 君主勿怒我
王闻其语云:“此语真实。所有世间一切生物,皆为胃腑之使者,依爱欲之力而行动。爱欲实推动一切之生者,彼云有趣之事。”王颇中意此男而唱第三之偈:
三
婆罗门,我将与汝红色牛 千之牝牛添牡牛
使者何不与使者 吾等实即彼使者
如是唱毕,王曰:“今依此人闻今所未曾闻,未曾思之事。”王甚欢悦,对彼多与褒美。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贪欲比丘得不还果,多人达预流果————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贪欲之男是今之贪欲比丘,美食王即是我。”
第二章 枭品
二六一 莲华本生谭
[菩萨=长者子]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诸比丘以华鬘供养阿难陀菩提树所作之谈话。此事于迦陵誐王菩提树供养本生谭(第四七九)中详加记载。此树因为阿难陀上座所植,故称阿难陀菩提树。上座于祇园楼门之处植菩提树,全阎浮提中皆知。
然而,地方所住之比丘数人前来祇园,为“以华鬘供养阿难陀菩提树”,彼等于拜佛翌日,入舍卫城往莲华街,但华鬘不能入手,往阿难陀上座之处告曰:“法友!予等欲以华鬘供养菩提树,前往莲华街,一串华鬘亦未入手。”于是上座云:“诸位法友!予为汝等取得而前往。”于是向莲华街出发,抱来诸多来青莲华,而以此与诸比丘。彼等手持莲华向菩提树施行供养。耳闻此一始末之诸比丘,集于法堂,语上座之德,如花开放:“诸位法友!地方福德微少之比丘,虽往莲华街,但华鬘不能入手,然上座出发前往,则为持来。”适佛来其处问曰:“汝等比丘!今为何语,集于此处?”答曰:“如是如是。”佛云:“汝等比丘!秀语者依善言而得华鬘非自今日始,前生即已如是。”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