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广大 应向他求
波罗奈王闻此,让与王妃所有权威,自此以后,相和相乐度日。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夫妇二人共得预流果————佛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夫妇是今之夫妇,贤明大臣即是我。”
二二四 鳄本生谭
序分
此本生谭为佛在竹林精舍时,对提婆达多所作之谈话。
主分
一
猿王!真实与正义 坚忍与舍施
如汝有四法 彼超越邪见
二
人能有四法 此为极善德
如无此四事 不得超邪见
二二五 堪忍礼赞者本生谭
(菩萨=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拘萨罗国王所作之谈话。据传为王极大助力之大臣,于王之后宫为不义之事,王知为己之助力者加以宽恕,而白于佛。佛云:“大王!昔日大王亦依然宽恕。”佛应彼之请求,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一大臣于王之后宫为不义之行,而大臣之使用人亦于其家为不义之行。大臣不能恕其罪,伴彼赴王前:“大王!此为我之侍者,负一切事务,但此人于我家行不义之事,如何处置为宜?”于是彼唱第一之偈:
一
大王!我有一佣人 勤劳诸事务
彼今行不义 王作如何思
国王闻此唱此第二之偈:
二
我等亦有似此人 彼今即在我此处
难得具备诸种德 我等堪忍为乐所
大臣知王所言为有关其自身之事,自此以后,不敢于后宫行不义之事。彼使用之人亦知事上申于王,自此以后亦不为此不义之行。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波罗奈王即是我。”彼大臣又知王向佛告白,自此以后,不敢再为此行。
二二六 枭本生谭
(菩萨=大臣)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拘萨罗王所作之谈话。拘萨罗王为欲平定边境,非时而出发。此一故事,已如上(第一七六)所述,但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王非时外出,于御苑中摆设阵营。尔时有一枭鸟隐入竹薮之中,鸦群适来:“搜索彼枭之来处。”群鸦将枭包围。枭鸟不待日没,非时出现欲逃,为群鸦包围,以嘴喙枭落于地上。王问菩萨:“贤士!此群鸦何故将枭啄落?”菩萨云:“大王!非时之外出离自己栖所,受此苦难;因此,非时不可出离自己之栖所。”为说此意义,唱以下之二偈:
一
外出得时是 不得时非是
非时若外出 何利亦不生
群众恼一人 群鸦恼一枭
二
贤知制度与安排 智晓他人之短处
征服所有之敌人 得如枭鸟之安稳
国王闻菩萨之言,引兵而返。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国王是阿难,而贤能之大臣即是我。”
二二七 粪食虫本生谭
(菩萨=森林神)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比丘所作之谈话。彼时,由祇园距离一牛呼半由旬之处,有一市场村,彼处行配给签筹供养,每半月行供养之食甚多。彼处有一铁面皮汉,好行质问,若年青比丘或沙弥,往受筹食半月食者,彼必质问:“谁为食者?谁为饮者?谁为受用者?”如不回答,必受其辱。彼等恐惧此人,均不往其村受此筹食半月食。一日,有一比丘来此配筹之室,问曰:“此村有筹供养、半月供养耶?”“唯然,然彼处有铁面皮汉一人好为质问,而不能回答者,必遭恶口詈骂。因恐其人,无人愿往。”彼云:“尊师!我愿当此供养。我将说服其人柔顺,今后使其见诸位而逃遁。”比丘等云:“甚善。”同意彼当其处之供养。
彼行至其处,于村之入口穿着法衣,铁面皮汉见之发怒,如牡羊蓦直前来:“沙门请答我之质问。”“优婆塞!予绕村而得食,请先许我通过设座席之堂。”彼携粥钵入于设有座席之堂后,仍如先时受相同之质问。比丘云:“请许我啜粥,请许我扫堂,请许我先持得供养之物。”彼持得供养之物后,将钵交付其人:“现可应汝之质问。”于是比丘伴铁面皮汉至村外,卷起法衣,置于肩上,由彼手上接过钵来直立于前。于是彼向比丘:“沙门请答予之质问。”比丘云:“现在答汝质问。”兜头一击,将彼打倒在地,彻骨捶击,向颜面涂粪,“今后凡来此村比丘,不论何人,若再作质问,使汝应知后果。”于是吓彼使去。尔时彼见比丘即行遁走。
尔后此比丘之行,传知于比丘众之间。一日于法堂中开始谈论:“诸位法友!此比丘不知耻,向男人颜面涂粪。”适佛来此处问曰:“汝等比丘!今汝等有何话题集于此处?”比丘等白佛:“如是如是。”“尔等比丘!此比丘以污物辱人,非自今日始,前生即亦如是。”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鸯伽,摩揭陀两国之住民,相互交往,泊于两国境一轩之家,于其处饮酒啖鱼肉,翌日早晨,疾速准备乘物而去。彼等去后,一只食粪虫,嗅粪之臭,来至此处,见人饮酒处所弃之酒,彼欲饮水,饮之而醉。彼爬行粪堆之上,柔粪经彼爬过,稍现凹曲,彼呼叫云:“大地不能支持我身。”恰于此一刹那,一头醉象向此方面而来,嗅粪之臭而厌退,彼见此自思:“此象恐我而遁,我须与之战斗。”彼呼唤而唱第一之偈:
一
雄士与雄士 大力来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