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诸大仙 依此为行所
一三二
“若欲得菩提 次行第二度
护戒波罗蜜 坚持达成满
一三三
恰如牦牛尾 有物牵挂时
待死于彼处 彼不损其尾
一三四
于此四阶级 护戒达成满
常行守护戒 如护牦牛尾”
出离波罗蜜
尔后彼思:“成佛之基本法,应非止此。”彼更探寻,发现第三之出离波罗蜜,彼如是思惟:“善慧贤者,汝此后须完成出离波罗蜜。恰如久住牢狱,厌此无爱着心,不欲思住其处。同此,汝见一切生有亦与此牢狱相同。厌此一切生有,望脱离之,唯有向出离之道。如是汝将成佛。”彼决心坚持第三出离波罗蜜。于此,如是述偈:
一三五
成佛基本法 非惟此一端
熟他菩提法 于此须探寻
一三六
当予探寻时 第三出离度
古之诸大仙 依此为行所
一三七
“若欲得菩提 次行第三度
出离波罗蜜 坚持达成满
一三八
恰如久在狱 苦痛起烦恼
彼处无爱着 唯欲力脱离
一三九
一切之生有 视之如牢狱
为由此脱出 速向出离道”
智慧波罗蜜
尔后彼思:“成佛之基本法,应非止此。”彼更探寻,发现第四之智慧波罗蜜,彼如是思惟:“善慧贤者!汝此后须完成智慧波罗蜜。无论尊卑,皆勿轻视,亲近问讯,一切贤者。恰如巡回托钵比丘,卑贱或其他种种差别之家,次第行乞,皆勿轻视,以得资粮。同此,汝向一切贤者,亲近问讯,汝将成佛。”彼决心坚持第四之智慧波罗蜜。于此,如是述偈:
一四〇
成佛基本法 非惟此一端
熟他菩提法 于此须探寻
一四一
当予探寻时 第四智慧度
古之诸大仙 依此为行所
一四二
“若欲得菩提 次行第四度
智慧波罗蜜 坚持达成满
一四三
如比丘乞食 贵贱中间家
一一皆无漏 斯得己资粮
一四四
汝常问知者 智慧波罗蜜
力行得成满 到达上菩提”
精进波罗蜜
尔后彼思:“成佛之基本法,应非止此。”彼更探寻,发现精进波罗蜜。彼如是思惟:“善慧贤者!汝此后须完成精进波罗蜜。恰如兽王狮子,一切动作,坚强精进。同此,汝于所有生存中,于一切动作,高强精进,必将成佛。”彼决心坚持第五之精进波罗蜜。于此,如是作偈:
一四五
成佛基本法 非惟此一端
熟他菩提法 于此须探寻
一四六
当予探寻时 第五精进度
古之诸大仙 依此为行所
一四七
“若欲得菩提 次行第五度
精进波罗蜜 坚持达成满
一四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