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六 增一法
第(2/4)页

波罗提木叉 别住.摩那埵

别住.内.界内. 犯.复又.生起

不痴毗尼二 呵责与依止

行驱出下意 不认罪羯磨

以至不舍见 坚强及羯磨

增长戒与乐 非行并违害

邪命并有罪 与其等.诽谤

布萨与自恣 选任.决断.各

不住.不得与 不得行听许

不得与共语 不得问有二

同.不得答二 不得与检问

谈.授具.依止 沙弥.布萨三

三种自恣三 堕狱.不善根

善根.行有二 三种食非法

许可乃至履 此三法摄颂

[四法]

有罪依自语而犯、依他语而出,有罪依他语而犯、依自语而出,有罪依自语而犯、依自语而出,有罪依他语而犯、依他语而出。有罪依身而犯、依语而出……依语而……依身而……依身而……依身而……依语而犯,依语而出。罪有于眠时犯、觉时出……觉时……于眠时……于眠时……于眠时……觉时犯、觉时出。有罪无意而犯、有意而出……有意……无意……无意……无意……有意而犯、有意而出。有罪一再犯一再忏悔、一再忏悔一再犯,有罪一再犯一再出、一再出一再犯。有罪依羯磨而犯、依非羯磨出,有罪依非羯磨而犯、依羯磨而出,有罪依羯磨而犯、依羯磨而出,有罪依非羯磨而犯、依非羯磨而出。有四种非圣语:不见说见,不闻说闻,不思说思,不知说知。有四种圣语:不见说不见……不知说不知。复有四种非圣语:见说不见,闻说不闻,思说不思,知说不知。有四种圣语:见说见……知说知。四种波罗夷,关于比丘者而共通于比丘尼。四种波罗夷,关于比丘尼者而不共通于比丘。有四种资具:有资具应护持、应守持、应爱着、应受用[自己资具],有资具应护持、应守持、不应爱着、应受用[僧物],有资具应护持、应守持、不应爱着、不应受用[塔物],有资具不应护持、不应守持、不应爱着、不应受用[居士物]。有罪于[僧伽]面前而犯、背后而出,有罪背后而犯、面前而出……面前……面前……有……背后而犯、背后而出。有罪不知而犯、知而出……知而……不知而……不知而……不知而……有罪知而犯、知而出。依四相而犯罪:依身而犯,依语而犯,依身语而犯,依羯磨语而犯。复依四相而犯罪:于僧中,于别众中,于人前,依[男女]相根之现起而[犯]。依四相而出罪:依身而出,依语而出,依身语而出,依羯磨语而出。复依四相而出罪:于僧中……依相根之现起而出。[女相根],舍前位[男根]而立后位[女根],表示无效,假名破坏也;俱获得[男根],舍后位[女根]而立前位[男根],表示无效,假名破坏也。有四种呵责:戒坏而呵责,行坏而呵责,见坏而呵责,命坏而呵责。有四种别住:覆藏别住,非覆藏别住,清净边别住,合一别住。有四种摩那埵:覆藏摩那埵,非覆藏摩那埵,半月摩那埵,合一摩那埵。有四种行摩那埵比丘之夜断:共住、独住、无告示、不足众中而行。有四种高扬[之法]。有四种受用物:时药,时分药,七日药,尽形寿药。有四种污物:屎,尿,灰,粘土。有四种羯磨:求听羯磨,单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复有四种羯磨:非法别众羯磨,非法和合众羯磨,如法别众羯磨,如法和合众羯磨。四种失坏:戒坏,行坏,见坏,命坏。有四种诤事:口论诤事,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有四种众之污浊:比丘破戒恶法是众污浊,比丘尼破戒恶法是众污浊,优婆塞破戒恶法是众污浊,优婆夷破戒恶法是众污浊。有四种众之庄严:比丘具戒善法是众庄严,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具戒善法是众庄严。有罪客比丘犯、旧住比丘不犯,有罪旧住比丘犯、客比丘不犯。有罪客比丘、旧住比丘皆犯,有罪客比丘、旧住比丘皆不犯。有罪远行比丘犯、旧住比丘不犯……有罪远行比丘、旧住比丘皆不犯。有事别异而非别异,有罪别异而非事别异,有事、罪皆别异,有事、罪皆非别异。有事同分而非罪同分……有事、罪皆非同分。有罪和尚犯、弟子不犯……有罪和尚不犯、弟子亦不犯。有罪阿阇梨犯、阿阇梨弟子不犯……有罪阿阇梨不犯、弟子亦不犯。依四种因缘,安居中断无罪:僧伽分裂,或有欲分裂僧伽者,或有生命难,或有梵行难。有四种恶语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有四种善语行:真实语,不两舌,软语,敦厚语。

有[自]取时犯重罪、令他[取]用时犯轻罪,有取时犯轻罪、用时犯重罪,有取时、用时皆犯重罪。有取时、用时皆犯轻罪。有人问讯相应、立礼不相应,有人立礼相应、问讯不相应,有人问讯、立礼皆……有人问讯、立礼皆不相应。有人座席相应、问讯不相应……有人座席不相应、问讯亦不相应。有罪时中犯、非时中不犯……有……时中不犯、非时中亦不犯。有受领[食]物时中净、非时不净……有受领物时中、非时中皆不净。有罪于边国犯、中国不犯[……]有罪于边国、中国皆不犯。有于边国净、于中国不净……有于边国不净、于中国亦不净。有罪于[僧房]内犯、于外不犯……有罪于内不犯、于外亦不犯。有罪于界内犯、于界外不犯……有罪于界内不犯、界外亦不犯。有罪于村中犯、于空闲处不犯……有罪于村中、于空闲处皆不犯。有四种呵责:示事,示罪,制拒共住,制拒如法行。有四种应前行之事。有四种时可。有四种非他[理由之]波逸提[波逸提四二等]。有四种比丘许可[戒][舍堕二等]。有四种不应行而行:行贪不应行,行瞋不应行,行痴不应行,行怖不应行。有四种非不应行而行:不行贪不应行……不行怖不应行。具四分无耻比丘破僧伽:行贪不应行……行怖不应行。具四分善比丘令分裂僧伽和合:不行贪不应行……不行怖不应行。具四分之比丘不得问律:行贪不应行……行怖不应行。依具四分之比丘不得问律……于具四分之比丘不得答律……依具四分之比丘不得答律……于具四分之比丘不得与质问……与具四分之比丘不得共谈律:行贪不应行……行怖不应行。有罪有病者犯、无病者不犯……有罪有病者不犯、无病者亦不犯。有四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四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

——————四法终——————

摄颂

依于自语.身 乃至眠.无意

于犯罪之时 依羯磨语四

比丘比丘尼 资具与对面

无知.身.于中 二种之现起

获得与呵责 及别住说示

摩那埵.行者 高扬受用物

污物及羯磨 复羯磨.失坏

诤事及破戒 庄严.客比丘

远行.事种种 集会处.和尚

阿阇梨.因缘 恶行及善行

取时.人.相应 持座与于时

净.于边国净 内.界内.村中

呵责.义务事 时可.非他.可

不应.非不应 无耻.善比丘

问二.答亦二 检问.谈.病.遮

[五法]

有五种罪过。有五种罪聚。有五种修习事。有五种无间业。有五种决定人。有五种应切断罪。依五相而犯罪。缘妄语有五种罪。依五种行相而不受羯磨:自不行羯磨,或不乞求他,或不与清净欲,行羯磨时起非议,又于行羯磨有非法见。依五种行相而受羯磨:自行羯磨,或乞求他,或与清净欲,行羯磨时不非议,于行羯磨有如法见。常乞食比丘五事相应:[食前食后]不嘱[他比丘]而入聚落,别众食,数数食,不受持,不净施。具五分之比丘纵为不动法者亦为恶比丘而被疑、怪:与淫女交往,与寡妇交往,与年长童女交往,与黄门交往,与比丘交往。有五种油:胡麻油,芥子油,蜜树油,蓖麻油,兽油。有五种脂肪:熊脂,鱼脂,鳄脂,猪脂,驴脂。有五种丧失:亲戚丧失,财产丧失,疾病丧失,戒丧失,见丧失。有五种成就:亲戚成就,财产成就,健康成就,戒成就,见成就。有由五种和尚依止之解[消]:和尚离去,或还俗,或死亡,或奔外道,第五依[和尚之]命令。有五种人不得授具:年时贱劣,支分贱劣,事失坏,行恶,[钵衣]不具足。有五种粪扫依:冢间衣,市场衣,鼠啮衣,蚁啮衣,火烧衣。复有五种粪扫衣:牛嚼衣,山羊嚼衣,塔衣,灌顶衣,[由墓持归]往来衣。有五种取:盗取,斗取,谋取,隐匿取,抽签取。有五种大贼存于世间。有五种不可舍离物。有五种不可分配物。

有五种罪过由身生起而不由语、意。有五种罪过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有五种罪过应附于教诫。有五种僧伽。有五种波罗提木叉之读诵法。于一切边国以持律者为第五人于僧众可授具。受迦絺那衣有五种功德。有五种羯磨。有犯至三次之五种罪过,依五相而不与取,波罗夷。依五相而不与取,偷兰遮。依五相而不与取,突吉罗。有五种不净物不可受用:[依他而]不与之物,[依我心受]而不知之物,不净物,不受物,为不作残食法物。有五种净物可受用:受与……已为残食法。五种施与为非福行而被思惟为世间之福行:酒之施与,宴乐之施与,女人之施与,[由牧牛者]牡牛之施与,[造住所]粉饰之施与。有五种生起而难除去:已生之贪难除去,已生之瞋……已生之痴……已生之辩知难除去,已生之去心难除去。清扫有五种功德:令自心欢喜,令他心欢喜,诸天欢喜,积导善乐业,身坏命终而生善趣天界。复清扫有五种功德:令自心欢喜……欢喜,[佛赞叹清扫故]行师之教,后来之众生怀同[正]见。具五分之持律者实可言为愚痴:不知自语之制限,不知他语之制限,令不知自语之制限、不知他语之制限,依非法而不行自白者。具五分持律者实可言为有智者:知自语之制限,知他语之制限,令知自语之制限、知他语制限,依法而行自白者。复具五分持律者实可名愚痴者:不知罪,不知罪根,不知罪之集起,不知罪灭,不知罪灭至道。具五分持律者实可名有智者:知罪……知罪灭至道。复具五分持律者实名为愚痴者:不知诤事,不知诤事之根……不知灭诤事至道。具五分……知灭诤事至道。复具足五分……愚痴者:不知事,不知因缘,不知制,不知随制,不知适用语法。……五分……知适用语法。复具五分……愚痴者:不知白,不知行白,不善辨前[应言之]事,不善辨后[应言之]事,不知时可。……五分……善辩后事,知时可。复……五分……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不善受取师之相承,不善思惟,不善知。……五分……善受取师之相承,善思惟,善知。复……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不广暗诵两部波罗提木叉,逐条逐文而不善分别,不善说示,不善决择。……五分……广暗诵两部波罗提木叉,逐条逐文而善分别,善说示,善决择。复……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粗非粗,于诤事决断不善正。……五分……于诤事决断善正。有五种阿兰若住者:愚故、痴故为阿兰若住者,恶求、贪欲性故为阿兰若住者,痴狂故、丧心故为阿兰若住者,被诸佛、诸佛弟子所赞叹为阿兰若住者,唯依少欲、知足、损减、远离、求德而为阿兰若住者。有五种乞食行者……乃至……有五种粪扫衣者、五种树下住者、五种冢间住者、五种露地住者、五种三衣者、五种次第乞食者、五种常坐不卧者、五种随得座者、五种一座食者、五种时后不食者、五种一钵食者:愚故、痴故为一钵食者……唯依求德而为一钵食者。

具五分之比丘,无依止而不得住: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不知波罗提木叉,不知波罗提木叉之读诵,[受具后]五岁未满。具五分之比丘,无依止而得住:知布萨……五岁或五岁以上也。复……五分……无依止而不得住:不知自恣,不知自恣羯磨,不知波罗提木叉,不知波罗提木叉之读诵,未满五岁也。具足五分……无依止而得住……或五岁以上。复……五分……无依止而不得住: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未满五岁。具五分……无依止而得住:……知罪粗非粗,满五岁或五岁以上。具五分之比丘尼,无依止而不得住: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不知波罗提木叉,不知波罗提木叉之读诵,未满五岁。具五分之比丘尼,无依止而得住……或为五岁以上。复具五分之比丘尼……[同前节,“比丘”改为“比丘尼”]……知罪粗非粗,五岁或五岁以上。于不善业有五种过患:自责自己,知智人而呵责,恶名流布,为迷惑死,身坏命终之后堕恶趣地狱。于善业有五种功德:自不责自己,知智人而称赞,善名流布,不迷惑死,身坏命终之后生于善趣天界。复于不善业有五种过患:未信者不欢喜,令一类已信者转向[其]他,不行师教,后来众生不怀同见,彼心不欢喜。于善业有五种功德:未信者欢喜,已信者有增长,行师教,后来众生怀同见,彼心欢喜。依檀越家而住,有五种患难:未受请待堕[行罪],堕于秘密坐[罪],堕于屏覆座[坐罪],为女人说法五、六语以上而堕罪,多欲念而住。依檀越家而住之比丘,有五种患难:于俗家过度交往而住,故常与女人相见,有见者有交往,有交往者有亲厚,有亲厚者有接近[欲情],比丘之所欲而陷此欲情或不悦修梵行,或犯何等染情之罪,或舍戒而还俗。有五种之种生:根种,茎种,节种,枝种,第五种子种。依五种沙门净而可食果物:火所伤,刀所伤,爪所伤,无种子者,第五是去种子。有五种清净(说戒):序诵已,其余应唱常所闻,此为第一清净;诵序、诵四波罗夷已,其余应唱常所闻,此为第二清净;诵序、诵四波罗夷、诵十三僧残已,其余应唱常所闻,此为第三清净;诵序、诵四波罗夷、诵十三僧残、诵二不定已,其余应唱常所闻,此为第四清净;广说为第五。复有五种清净:戒经诵出,清净布萨,受持布萨,自恣,第五为和合布萨。持律者有五种功德:自身戒蕴善守、善护持,恶行性者之守护处,于僧中无畏而决断,对敌应于法而善折伏,入正法住。有五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五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

——————五法终——————

摄颂

罪过与罪聚 修习.无间罪

人.断.犯罪.因 不受.受.净.怪

油.脂肪.丧失 圆足并解.人

冢间.牛嚼衣 取.贼.不舍离

及不可分配 依身.依身语

教诫与僧伽 读诵及边国

并迦絺那衣 羯磨.至三次

第(2/4)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四合院:肆意人生从退伍开始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我,小狱卒,隐藏身份世间无敌鸿运仕途我的1957,从深山老村开始致富你的机缘很好,我笑纳了你俩双胞胎,我哪知道娶谁啊?被问罪当天,无上帝族杀来龙族:龙王?那也得给我打工团宠大佬下山后,叼着奶嘴旺了全皇朝乡村美妇患难与共通天道观妖孽下山,五位师姐超宠我华娱俗人传横推武道:开局罗汉伏魔神功天下第一狱文贼谎言被拆穿后,留下破损的婚姻蓝天破厄:仙途逆鳞穿书七零:炮灰前妻被全家宠上天神豪:开局打赏主播一个亿七零:真千金断亲后,全家磕头求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