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失坏章终——————
四
行不净法之罪,于七种罪聚中,摄几种罪聚耶?……不净法……罪聚中,摄三种罪聚:有波罗夷罪聚、偷兰遮罪聚、突吉罗罪聚。……乃至……。
不恭敬故,于水上……之罪,于七种罪聚中……摄一种罪聚:突吉罗罪聚。
——————四 摄在章终——————
五
行不净法之罪,于六种犯罪等起中,依几种等起而生起耶?……不净法……依一种等起而生起,由身与意生起而不由语。……乃至……。
不恭敬故,于水上……之罪,于六种犯罪等起中……几种……依一种等起而生起,由身与意生起而不由语。
——————五 等起章终——————
六
行不净法之罪,于四种诤事中,为何种诤事耶?……不净法……诤事中犯罪诤事也。……乃至……。
不恭敬故,于水上……之罪,于四种诤事中,为何种诤事耶?不恭敬……诤事中犯罪诤事也。
——————六 诤事章终——————
七
行不净法之罪,于七种灭[诤]法中,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不净……依三种灭法而灭之,有依现前毗尼与自言治、现前毗尼与如草覆地。……乃至……。
不恭敬故,于水上……之罪,于七种灭法中,……几种……依三种灭法而灭之,有依现前毗尼与自言治、现前毗尼与如草覆地。
——————七 灭诤章终——————
八
行不净法者,有几种罪耶?行不净法者,有三种罪:于未被食之身行不净法者,波罗夷;于已被食多分之身行不净法者,偷兰遮;不触而以生支入于口中者,突吉罗。行不净法者,有此三种罪。其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几种失坏耶?于七种罪聚中,摄几种罪聚耶?于六种犯罪等起中,依几种等起而生起耶?于四种诤事中,为何种诤事耶?于七种灭[诤]法中,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其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两种失坏:有戒坏、行坏。于七种罪聚中,摄三种罪聚:有波罗夷罪聚、偷兰遮罪聚、突吉罗罪聚。于六种犯罪等起中,依一种等起而生起,由身与意生起而不由语。于四种诤事中,为犯罪诤事。于七种灭法中,依三种灭法而灭之,有依现前毗尼与自言治、依现前毗尼与如草覆地……乃至……。
不恭敬故,于水上……者,有几种罪耶?不恭敬……者,有一种罪:突吉罗。不恭敬……者,有一种罪。其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几种失坏耶……[同前]……依几种灭法而灭之耶?其罪于四种失坏中,随伴一种失坏:行坏。于七种罪聚中,摄一种罪聚:突吉罗罪聚。于六种……[同前]……依……与如草覆地。
——————八 集合章终——————
此八种章乃依读诵道而书之也。
摄颂
制处及几种 失坏与摄在
等起并诤事 灭法及集合
九
(一)
“依彼智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之世尊,缘行不净法之波罗夷,于何处、因何人、为何事而制立耶?……乃至……由何人传承之耶?”“依彼智者……缘行……之波罗夷,于何处制立耶?”“于毗舍离制之。”……[参照一波罗夷(一)]……由身与意生起而不由语……乃至……“由何人传承之耶?”“次第传承,即:
优波离、提沙迦、苏那迦、悉伽婆、第五是目犍连子帝须,此等于阎浮提称为吉祥之[人]……乃至……此等龙象有大智慧,解律通道,于铜鍱洲,宣说律藏。”
(二)
“依彼……等正觉者之世尊,缘不与取之波罗夷,于何处制立耶?”“于王舍城制之……[参照一]……由……与意生起。”
(三)
“缘故意夺人命之波罗夷,于何处制立耶?”“于毗舍离制之……由……与意生起。”
(四)
“缘说空无上人法之波罗夷,于何处制立耶?”“于毗舍离制之……由……与意生起。”
(一)
“依彼……等正觉者之世尊,缘泄不净之僧残,于何处制立耶?因何人、何因缘耶?……乃至……由何人传持耶?”
“依彼……世尊,缘泄[不净]之僧残,于何处制立耶?”“于舍卫城制之……不由语……乃至……由何人传持耶?”“次第传承,即:
优波离、提沙迦……宣说……。”
(二)
“缘与女人身相触之僧残,于何处制立耶?”“于舍卫城制之……生起而不由语。”
(三)
“缘对女人言粗恶语之僧残,于何处制立耶?”“于舍卫城制之……由……与意生起。”
(四)
“缘于女人之前为己赞叹淫欲供养之僧残,于何处制立耶?”“于舍卫城制之。”
(五)
“缘为媒介之僧残,于何处制立耶?”“于舍卫城制之……由……与意生起。”
(六)
“缘自乞而令造房舍之僧残于,何处制立耶?”“于阿罗毗制之……依六种等起而生起。”
(七)
“缘令造大精舍之僧残,于何处制立耶?”“于憍赏弥制之……依六种等起而生起。”
(八)
“缘以无根波罗夷法诽谤比丘之僧残,于何处制立耶?”“于王舍城制之……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九)
“缘唯取异事中之某种类似点,以波罗夷法诽谤比丘之僧残,于何处制立耶?”“于王舍城制之……依三种等起而生起。”
(一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