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蛊卦第十八
第(2/3)页

初六,干1父之蛊2,[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干,正。蛊,事也。”]有子,考3无咎[。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考,父也。古者父在父没皆称考。”]厉4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5考6也。

【注释】

1干:矫正。

2蛊:毒虫,败坏之事。

3考:成就,也有成德的意思。

4厉:危险。

5承:继承。

6考:死去的父亲,有时也可以指在世的父辈。

【译文】

初六,挽救父辈败坏的事业,只要儿子能够振兴家业,必无灾祸,此事虽困难危险但最终必获吉祥。

《象传》说:“挽救先辈败坏的事业”,是说儿子旨在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

【解说】

蛊卦是由泰卦演变来的,泰卦下卦为乾,乾为父。初九爻刚上之后,乾不再表示父。干是改正,即整饬意。“干父之蛊”就是改正父亲留下的弊端。“考”为父亲,“承”是承接,“承考”即继承父业。不改革最终会失去父业,所以虽然触动和改变了父亲过去的作为,但能延续父业,终归吉祥(厉终吉)。初六以阴居柔在蛊初爻,是“蛊”刚刚开始,可以正蛊,但阴柔力弱,故“厉”。充满艰难危险。

汉朝初年,天下实行分封制,到景帝时期,地方王国早已不听从中央的命令。于是爆发了“七王之乱”。七王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诸吕当权以及汉文帝刘恒继统等政治事件,加剧了这一矛盾。七国之乱的导火线,则是汉景帝刘启采纳晁错的《削藩策》,想要削夺王国土地,结果七王趁机作乱,险些葬送了大汉江山。后来,武帝登基,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了地方王国的问题,可以说是对先王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原文】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1。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2道也。

【注释】

1贞:正。

2中:中正。

【译文】

九二,匡正母辈的弊乱,不能够过分持守。

《象传》说:“匡正母辈的弊乱”,是说明应采用中庸适度的方法。

【解说】

泰卦上卦为坤,坤为母。上六爻柔下之后,坤不再表示母。九二能以阳刚之气发愤兴利除弊,故有得中道之象。“不可贞”,谓不可固守坚持,九二以阳居阴位,虽得中,但不正。外卦成艮,艮为止,亦有不可贞之象。

蛊为积久生败,贞守不变,就会蛊坏,故九二不可贞。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在封建社会“立长子为嫡”的情况下,他是根本没机会做皇帝的。但是,李隆基在唐中宗死后,韦氏乱政时,他联合自己的姑母————太平公主,铲除了韦氏集团,维护和恢复了李家的利益,在李唐王朝经历了女权专政的历史后,及时地抢回政权,“干母之蛊”,对李唐王朝功不可没。正因如此,他才会以三子的身份当上了太子,后来又登基做了皇帝。

【原文】

九三,干父之蛊,小1有悔2,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注释】

1小:稍稍。

2悔:懊悔,悲痛。

【译文】

九三,挽救父辈败坏的事业,稍稍会有一些痛苦,但不会有大的过失。

《象传》说:“挽救父辈败坏的事业”,说明最终不会有灾祸。

【解说】

九三以阳居阳,且不中,偏于过于刚强,导致矫枉过正,因此有小悔,但是整饬的大方向正确,最终“无咎”也。蛊卦九三居巽体,巽下断,是本弱之象。九三自己强但根基不稳,不可过刚,前临重阴,利于前行,故终无咎。唐朝初年李渊在位之时,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后来又“逼迫”李渊退位。在这一点上,他可谓“不孝”。但他励精图治,将过去政治上不完善之处一一改革,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气象,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他的功远大于过。

【原文】

第(2/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四合院:肆意人生从退伍开始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我,小狱卒,隐藏身份世间无敌鸿运仕途我的1957,从深山老村开始致富你的机缘很好,我笑纳了你俩双胞胎,我哪知道娶谁啊?被问罪当天,无上帝族杀来龙族:龙王?那也得给我打工团宠大佬下山后,叼着奶嘴旺了全皇朝乡村美妇患难与共通天道观妖孽下山,五位师姐超宠我华娱俗人传横推武道:开局罗汉伏魔神功天下第一狱文贼谎言被拆穿后,留下破损的婚姻蓝天破厄:仙途逆鳞穿书七零:炮灰前妻被全家宠上天神豪:开局打赏主播一个亿七零:真千金断亲后,全家磕头求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