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讼卦第六
第(2/3)页

2所事:所争讼之事。

3言:议论,谴责。

【译文】

初六,争讼不要久缠拖延,虽然稍稍受到责备,最终可获吉祥。

《象传》说:“争讼不要久缠拖延”,说明诉讼之事不可长久持续,应适可而止。虽然“稍稍受到责备”,但指一经说明解释就可化解。

【解说】

争辩往往不仅不能把问题说清楚,反而可能节外生枝,有些小的口舌是非,不去管它,最终会清楚获得吉利。有时争执起来,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中国改革的成功很重要一点就在于不争论,勇于实践,错了再改。一争就复杂了。兄弟争雁的寓言,正可说明此意:从前有个人看见雁在空中飞翔,准备拿弓射下它,说道:“捉到雁就把它煮了吃。”他的弟弟争着说:“栖息的雁煮了吃比较适合,而飞翔的雁还是烤了吃比较适合。”兄弟俩为是煮了吃好还是烤了吃好而争论不休,最后一直争到了社伯那里。社伯出了个主意,让他们把雁剖开来,一半用来煮,一半用来烤。等到他们争论结束去寻找雁,那雁早已经飞远了。可见,这种争论毫无意义。

【原文】

九二,不克1讼,[徐子宏《周易全译》:“克,成功,胜利。不克,犹言失败。”]归而逋2其邑3,[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逋,逃也。”人三百户。]无眚4。[陆德明《经典释文》:“眚,马云:‘灾也。’”]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5也。自下讼上,患至掇6也。[朱熹《周易本义》:“掇,自取也。”]

【注释】

1克:制胜。

2逋:意为逃亡。

3邑:居民点。

4眚:灾祸。

5窜:逃窜。

6掇:拾取。

【译文】

九二,诉讼失败,只好逃亡藏匿起来,逃到三百户人家的小村中,便没有祸患。

《象传》说:“诉讼失败”,逃亡鼠窜。这是说居于下位的九二与上相争,是自己招来的祸患。

【解说】

九二与九五都为刚爻是敌应关系,九二肯定争不过位高权重的九五,必然败诉。九二是士大夫之位,士大夫封邑是三百户。败诉后逃跑藏起来,不会累及它的封邑。自下讼上,民告官尤其在古代是取祸之道(眚是灾难),只能逃避为好。

这与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有关。在专制的社会,君主是天下百姓的父母,官吏是君主在地方的代表,是一方百姓的父母(被称为父母官)。民告官等同于子女告父母,是大逆不道的不孝行为。历代统治者都极力提倡以孝治天下,无论父母有多大错误,都不能忤逆其意,而这其中深层次的目的是培养顺民,从而利于自己的统治。统治者不鼓励甚至限制民告官,则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试想,把君主、官吏等同于父母,民告官的行为在法律上受到了限制,则更多的民众在自己切身利益被官府侵犯时,就会选择忍气吞声而不是反抗,这就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现在社会在不断进步,这种消极怕事、息事宁人的态度并不有利于事情的解决和社会的进步。在司法公正的情况下要敢于应诉,维护自己的合法、合理的权益。比如中国目前遇到国外很多贸易纠纷、反倾销调查起诉就应当积极应诉。尽量不争是对的,但该争的时候一定要争。俗语说:“没事别惹事,有事别怕事。”

【原文】

六三,食1旧德2,贞3。厉4,终吉。或从王事5,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6。

【注释】

1食:受,享受。

2旧德:往日的恩德。

3贞:正。

4厉:励,勉励。

5王事:君王的政事。

6从上吉也:这是以六三的爻位爻象为说的。六三是阴爻,居于阳爻九四之下,只有顺从,才能吉祥。

【译文】

六三,继承安享先辈的德业,必须正直而自勉,才能防止危险,结果终归是吉祥。或者也有从政的可能,但不会有成绩。

《象传》说:“继承安享先辈的德业”,指的是顺从上位的吉兆。

【解说】

六三是公爵之位,公爵位可以世袭,坎为滋润、饮食(见需卦),又上承乾的旧德,秉承祖先的余荫,所以说“食旧德,从上吉也”。但一旦触犯王法,祖先的余荫就可能被剥夺,俗话说富不过五三,子孙一定要有一种危机感,谨守正道,这就是所谓“贞厉”。不张狂乱为,或者辅佐王事,不居功自傲,才可能延续祖先的荫德。

第(2/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四合院:肆意人生从退伍开始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我,小狱卒,隐藏身份世间无敌鸿运仕途我的1957,从深山老村开始致富你的机缘很好,我笑纳了你俩双胞胎,我哪知道娶谁啊?被问罪当天,无上帝族杀来龙族:龙王?那也得给我打工团宠大佬下山后,叼着奶嘴旺了全皇朝乡村美妇患难与共通天道观妖孽下山,五位师姐超宠我华娱俗人传横推武道:开局罗汉伏魔神功天下第一狱文贼谎言被拆穿后,留下破损的婚姻蓝天破厄:仙途逆鳞穿书七零:炮灰前妻被全家宠上天神豪:开局打赏主播一个亿七零:真千金断亲后,全家磕头求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