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疏卷上
第(3/5)页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至)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疏。尊者会佛意。我解佛法体。不得定有无。中道亦不计。了了寂灭果。故无定法体。法体本自无生。言辞相寂灭故。

△二究竟由二。初示法不可取。次因名句出圣。今初示法不可取。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疏。偈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由应化非真。故所说语言文字无取着故。又不可以作有取。故云非法。不可以作无取。故云非非法。

△次因名句出圣。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疏。虽本文字性空寂灭。无所取着。由斯寔相妙音随大小乘。三贤十圣机宜差别之见。差别之证。直至等妙二觉之圣。由斯妙音。刹那暂闻。流入大圆觉海。故净名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谓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其犹水无深浅。因机有差别耳。

△二较量显胜二。初示离相福妙。二持法转胜。今初示离相福妙。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疏。佛虽徴示有为七宝满大千世界而用施者。意指无为福胜。所以福胜者。菩萨以无住相想而行施等诸行。即修离相福行。今尊者领会佛意。即答离相之福。寔果胜耳。

何以故下。重徴福胜所以。是福德性者。即离相福德之性。同真际等法性。是故佛说福德之性。最为多耳。

△二持法转胜。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至)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疏。佛重示上离相之福而不及持行演说之福。言乃至四句偈者。举少以况多也。然持经福胜者。盖诸佛及所证法。无不从此般若而生。故称佛母。良有以也。弥勒偈云。于寔为了因。亦为余生因。释曰。了因者。成法身体。余生因者。成报化体。谓佛示上文离相行施不及者。只成报化果德。然斯离相因行由持般若悟性之力。始得离相而成报佛。故为余生因耳。今持法演说得成法身者为了因。故又偈曰。唯独诸佛法。福成第一体。

佛又恐尊者。取着法见堕智障中。故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圆极菩提归无所得。即斯义故。

△四断声闻得果是取疑。(此疑从上无为法。不可取说而来。分二)初断四果无我证。二断智障不取证。(初又四。初破我见证预流。二断二果障。三断三果惑。四断四果惑尽)今初破我见障。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须陀洹是名须陀洹。

宗泐师云。梵云须陀洹。华言入流。亦名预流果。此声闻所证初果也。已断十种见惑。离四趣生。预入圣人之流。故名入流。言无所入者。因破我见之惑。故不着我证。入流果。又不著于六尘境界。故言不入也。

△二断二果障。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至)是名斯陀含。

疏。宗泐师云。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果。此声闻第二果。盖欲界九品思惑。前六品已断。后三品未断。更须欲界一度受生。故云一来。实无往来者。谓不著于往来之相也。

△三断三果惑。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至)是名阿那含。

疏。宗泐师云。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此声闻第三果也。断欲界思惑尽。不来欲界受生。故曰不来。言实无不来者。谓不著于不来之相也。

△四断四果惑尽。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至)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疏。宗泐师云。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此声闻等四果也。此位断三界烦恼俱尽。究竟真理。无法可学。故名无学。言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者。谓无无学证之相也。若言有证即着四相耳。

已上四果声闻因破我见得证。论云向说无佛果可证。无佛法可说。云何四果各取所证而说。恐起此疑。故佛约此而问。善现皆答以离着。深会佛之意也。

△二断智障不取证。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至)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疏。宗泐师云。此乃善现引自己所证离着。令人生信也。然善现所证之果。不过无学。而世尊特称其第一者。以无诤故也。梵语阿兰那行。华言无诤行。无诤者。谓离二障。一者惑障。见思惑尽。二者智障。则不计取涅槃性见。故无诤也。若云我自证。则堕凡夫性。以寔无所得。印我证寂静。

△五断释迦燃灯取说疑(此疑亦从第三疑中不可取不可说而来)。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于法实无所得。

此段断释迦然灯授受之疑。善现述己所证离着固已得矣。而如来又恐善现疑佛。若受然灯之记。于法实有所得。故兴此问。而探尊者曰。如来于然灯佛前有法得不。善现会以实无所得是无疑矣。夫无得者。非堕断灭见故。唯识母颂云。若时所缘智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夫离二取者。得唯识真胜义性。是故法不得有无。始证无生际。

△六断严土违于不取疑(此疑亦从第三疑中不可取而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疏。疑意。法不究竟取。诸菩萨云何修诸万行复取净土耶。佛恐有此疑反问而诘之曰。菩萨庄严佛土不。佛一徴问。尊者即会佛意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耳。

夫修六度妙行。本离诸相。销归唯识真胜义性。本自净耳。故云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是故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者。警诫初心大士切不可堕于声色之处。故不应住色等六尘缘影之境。以无所住而生其心也。

夫生心者。以无所住心念念行施度等行。念念了施度等相不可得故。由不可得即生灭相而无生灭。唯一真如。所谓断障证真。如十五夜中之月渐渐圆明。下文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至佛果地实相分证究竟方圆。名为生心者耳。偈云智习唯识性。如是取净土。即寂光真境之净土。故无取为取也。

△七断得受报身是取疑。(此疑亦从第三疑中不取而来。分二)初问断疑。二较量显胜。今初问断疑。

须菩提譬如有人(至)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疏。佛又恐尊者起疑曰。法既不可云自取自证。故诸声闻及诸菩萨虽闻法音果证不可计云取证。又诸菩萨修净土行。亦不可云取云证。云何诸菩萨至果菩提。又取证法王身相耶。故拈此譬而探问尊者曰。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分别自身我为大不。尊者即深悟佛意云。谓诸菩萨转识成智。得有为无漏。顿空色心二法。决无分别自取。我今得受报身果证。若刹那有自取相心。即堕凡夫限量分际。决不冥同实际。由不取故冥同寔际。故尊者答云甚大。犹如须弥山王住世间中。最高最大。终不取自相故。菩萨亦尔。得受报身之时。终不云自取证。得受大报身相。因无自身相故。以无得为得。无受为受。离诸相故。同真际等法性。故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故弥勒偈云。如山王无取。受报亦复然。远离于诸漏。及有为法故。又云证无漏无为。非身是大身。

夫佛菩提者。息心达本。万虑都捐。智离中际。宁得有无。故前文佛示法不可取。辞不可得。是故尊者亡证。迦文亡取。取证寂然。以如如智。证如如性。故依正二报冥同寔际。息却心意识耳。

△二较量胜二。初外财显胜。二内财显胜(初又二。初正校显胜。二别显经胜)今初又二。(初彰漏福至胜。二特显法胜)今初彰漏福至胜。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至)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疏。宗泐师云。恒河西竺之河。周四十里。其河中沙最多最细。佛多近此说法。故取为喻。夫说一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福尚殊胜。况今拈一恒河中沙。重数多多恒河。而多多恒河中沙。复数多多大千世界。即此多多大千世界满中七宝遍施益众。其有漏因果福德寔无可喻。所谓等空界而为量。遍三世以无尽。斯为佛借喻义。以彰法胜耳。

第(3/5)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开局生命值只剩十秒,我必须撩妹?老婆身家都千亿了,我该不该躺?她追求白月光后坠入火葬场七零:她进山当猎人王带全家吃肉我在深山打猎遇到的那些邪乎事放女友自由后,我觉醒写歌续命系统快穿之信我有糖吃美妻生猛太太让位白月光,父子夜夜求原谅沐潇的三生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皇兄,该让位了长庚剑仙踢掉失忆竹马,闪婚大佬暗恋我多年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结婚五周年,老婆却和白月光狂欢镇国神龙从种药开始苟道长生全民逃荒我不慌,我带全家吃肉谷满仓穿书八零,抱紧竹马大佬不撒手放纵系神豪,开局包养呆萌女学霸抄家流放后,我拐个京圈太子爷做夫君双穿门:丧尸肚子里有黄金?玄幻:这里的渣渣有点粘牙绝色生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