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首的探照灯被指向了那边,圆圆的白色光芒顿时将一艘“驱逐舰”照了出来。 在短暂的疑惑之后,布雷艇上的挪威官兵看到了对方那一抹鲜艳的红色,由此便确定这是德军的鱼雷艇,而非英国人或法国人的驱逐舰。
“警报!”少尉厉声叫喊道。
“咻——”
一发红色的信号火箭呼啸着腾空而起,仿佛划破黑夜的逆行流星。
布雷艇上的挪威水兵们玩了命的往回跑,但他们又哪里能跑得过德国的鱼雷艇呢?
在这艘800多吨的鱼雷艇面前,100多吨的挪威布雷艇完全没有任何逃跑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德军序列中的“鱼雷艇”并不是常规印象中的小快艇,而是一种八百吨乃至上千吨、以鱼雷为主要攻击手段的舰船,他们往往扛着105mm舰炮,相当于缩小版驱逐舰,而小快艇则被称作“schnellboot”,比如著名的s型鱼雷艇。
德国人用艇艏的20mm高炮向布雷艇旁边打出一连串的炮弹,警告他们不要乱动。
与此同时,在远处的巴伐利亚号重型巡洋舰的舰桥上,德军指挥官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平静的下达了一连串指令:“全舰做好战斗准备,关闭水密门,中止无线电静默,检查通讯。”
很显然,红德子很清楚,挪威人不可能对自己不抵抗,因此并没有像三德子那样托大,自然也就不可能一上来就让驱逐舰直冲情况不明的峡湾。 所以,跟随舰队一起行动的大型鱼雷艇就承担了探路尖兵的重任,这些标准排水量八九百吨的小家伙们正适合干这些事情。
而挪威人显然也没有闲着,在西岸的一处炮台上,观察到红色信号火箭的示警后,挪威官兵们立刻操控探照灯照射可疑的船影。
“启动探照灯!”
“很好,两点钟方向!不明船只,航速大约十节!”
一具150厘米大型探照灯和两具110厘米中型探照灯被启动了,内部的碳棒在强大电能的作用下迸发出无数炽热的光芒,绝大多数光线都在镀银凹面镜的作用下被汇集向前方,亮度高达七亿坎德拉,照距可达三、四十千米,仿佛是三根划破天地世间的白色光柱。
由于德军鱼雷艇也打开了自己的探照灯掩护自己,挪威人无法看清楚来着到底是什么船,但开火警告的命令还是很快就下来了。
“可是,长官,我们的布雷艇还在那里”
“没有可是,我们必须开火。”
岸上的75mm野战炮打出了照明弹,峡湾两侧的探照灯也都完全打开,不多时,博拉内尔岛炮台的两门150mm榴弹炮开火了。
两发炮弹砸在了鱼雷艇的前方,溅起高大的水柱,冰冷刺骨的海水涌起,一下子就覆盖了两艘鱼雷艇,外边的水兵们顿时成了落汤鸡。 远处的巴伐利亚号重型巡洋舰上,瞭望哨与舰桥军官们都观察到了来自挪威军队的炮击,闪烁的炮口焰在漆黑的长夜里十分显眼,而溅起的浪花也在探照灯光柱的照耀下晶莹反光。
“发送灯光信号,要求他们停止任何抵抗。”
“舰队瞄准目标岛屿,装填弹药。”
德军指挥官果断下令道,一旁的中校立即复述了指挥官的命令,随即由通信军官通过舰内电话传达指示。
很快,巴伐利亚号重巡洋舰上闪起了灯光,灯光亮亮灭灭,在解读了灯语之后,挪威人终于知道了这些不速之客到底要干什么。
很快,一封电报便被拍向了奥斯陆和第一海防区司令部,至此,挪威人才明确入侵者是德国人而非英国人或法国人。
第一海防区司令戈斯塔少将断然拒绝了放下武器投降的要求,指示下属各炮台和岸防单位可以在警告无效后自由开火还击。
实际上少将接到的指示是这样的——如果来犯者是英或法,那就一直警告,但不能有任何过激反应;但如果是德,那么在警告之后应坚决还击。
尽管清楚敌众我寡,但挪威官兵仍然心存希望,奥斯陆峡湾的地形优势太大了,如果德国人麻痹大意的话,还是有希望出其不意给予重大杀伤、击退他们的。
于是乎,大约十分钟之后,守卫各个炮台的挪威炮兵们便再一次开火警告了。 十几发型号各异的炮弹落在了舰队附近,有57mm的、有65mm的、有75mm的、有80mm的、有90mm的、有105mm的、也有150mm的,繁杂的品相不一的炮弹接二连三的打了过来,有的炸了,有的没炸。
挪威人的炮击让德军十分疑惑,示警炮击需要用这么多炮弹吗?还是说挪威在虚张声势?
而如果是正式还击,炮火是否又过于稀疏了,大威力榴弹炮也没有开炮,且这些炮弹没有一发击中的,准头未免过差了些。
虽然舰队上下多少有些困惑,但鉴于其中一发炮弹的落点距离舰队左前方的驱逐舰已经很近了,德军指挥官认为这已经算是攻击了,便立即下令道:
“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