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驻圣彼得堡使馆武官传回的讯息,其已在火车站窥见两个团的近卫军装车,眼下可以断定这场混乱的激烈程度已经不容小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事情发展到现在的局面不是一天两天的缘故,欧战后的糟糕情况和革命失败后的处置本就为俄国埋下了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
扑倒布尔什维克之后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在表面上延缓了俄罗斯帝国的崩溃罢了,社会党从来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除了推翻沙皇的统治,他们一无所获。 尤其是在《六月宪法》颁布之后,五月党人执政下,整个俄国就已经陷入了最激烈的斗争中,庞大而松散的社会党在法西斯独裁与革命党的挤压下灰飞烟灭,甚至是物理意义上的。
一众“暗杀派”在混乱中死而复生,既然没有布尔什维克那样的明确纲领,大量的革命党只能退回到混乱的无政府主义状态,针对政府大员的暗杀行动自然也层出不穷。
而在德社建立之后,随着gc国际的派出机构开始与各个国家的革命力量接触,刚刚背刺布尔什维克的俄国政府自然是首当其冲,尤其是在斯大林等人从土库曼斯坦苏维埃回国领导革命之后,长期的内战固然以红军失败告终,但火种也并未熄灭。
就现在来看,如果俄国因此陷入混乱,对于德社来说可谓是天赐良机,这不仅意味着新协约国战略的巨大失败,斯拉夫人自顾不暇,英法两国暂时,甚至永久失去一个稳定而强大的盟友,波兰作为英法扶持的傀儡,无论是政治基础,还是军事力量,都根本无法阻止赤色巨锤的轰击;
同时,这甚至更可能预料着__主义事业的巨大进步,一旦在广阔的俄国建立起一个苏维埃政权,德社所面临的大量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粮食、工矿资源,尤其是宝贵的石油、钢铁,都将得以解决,俄国再怎么落后,它毕竟是一个帝国主义列强,拥有一亿多的人口,拥有着八百万吨的钢铁产能,更拥有这1500万吨的石油产能,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将会极大的缓解整个__主义世界的困厄。
“外交部和军部的情报有汇总吗?能确定这次事件背后的情况吗?”戚殿生再度看向一旁的褚建珍。
后者摇头道:“事情进展得太快了,各项情报的真假尚不能一一辨明,又谈何查清楚背后的事情?”
“现阶段背后的事情不重要,俄国革命的土壤一直存在,开春来大城市普遍的缺粮,就算是不爆发在明斯克,也会在那个斯克,这个格勒。”石子任也出言到,“现在重要的事情是关注各方的反应和俄国国内重要人物的动向。”
“确实,无论这件事的背后有没有德国的参与,只要接下来俄国国内的情况继续恶化,德国人就有可能作出反应,甚至有很大可能复制西班牙的故事。”左念微也表示了赞同。 出兵?
好家伙,这下子欧东北不得乱成一锅粥了?
“如果德国出兵,如今的英法必然不会像西班牙时期一样坐视不管,只是我们,要如何处理?”
“不必管他,之前也与德国有过接触,德国那边对于俄国的态度也很明确,他们显然暂时还不想与我们发生冲突。”
俄国与西班牙的情况完全不同,英法两国自身的情况也同样不同,一旦局势变动,如果德国向俄国派红鹰军团,英法绝对没有任何可能坐视不管,届时组建干涉军也不无可能。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除了静观其变,似乎也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了。”
“不必为此事忧虑。”伍均豪摇了摇头,然后接着说道,“相比之下,还是要更关注一下英法两国收紧苏伊士运河的政策吧,最近又有一艘越南商船被扣下了。”
“这还不是在点咱们嘛。”褚建珍不屑道,“美国人一船一船的油往德国运,也没见着他们跑诺德海(北海)拦着。”
“话再说回来,从下个月开始,英国和法国就要从日本撤走了,我们不需要做些什么吗?”
按照去年订立了密约,从今年四月开始,英法就要从日本撤走了,虽然说资产转移应该是在今年完成,但过去的一年里英法已经将流动资产撤的差不多了,今年估计能把大件物资搬完。 在当初签订该密约时,许多人便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样做等于让到嘴的鸭子飞了。
从去年6月,到今年2月,日本已经倒闭或停业了82家纺织厂、16家面粉厂、5家钢铁厂和机械加工厂,处于英法势力范围的关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工商业可谓一片愁云,没倒闭和停业的工厂也罕见能完全开工的。
很多人可能早已经在心里划定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但如今上面按兵不动,导致这些“属于他们”的利益被英国人、法国人抢去了,心里自然不高兴,鼓吹对日用兵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对于日本问题,不动肯定是不可能的,无论从什么角度,将日本握在手中都是必要的,但如何动就是一门学问了。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咱们之前的计划都要变动了。”伍均豪闻言道,“对日肯定是要有行动的,但到底是用兵,还是其他”
伍均豪没有接着说下去,而是看向了石子任和左念微,左念微也出声道:“俄国的事情进展再怎么快,等到国内国际反应也要十天半个月,对日暂时仍维持旧决议,以拉拢分化为主,军事准备工作照常进行。”
“如果欧洲真的发生变动,再提提速也无妨。”
“那,我们要不要进行一次演习?”褚建珍接着问到,“如果俄国真的发生内战,鉴于英法影响,核心战区显然会在东欧,届时西伯利亚这块天高皇帝远,指不定要有些什么动作,搞一次演习,说不定能够吸引那些人的眼光。”
“规模小了不起作用,规模大了,今年军费肯定要超支五成,怕是要打乱建设节奏。”戚殿生对于褚建珍的看法并不认同。
现如今各国基本没有什么广泛的福利政策,财政预算的组成相对单调,军费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也都比较大,比如美国,各国中军事投入最小、国防开支最少的,也基本占到财政预算的15以上。 而就总量而言,各国的军费总数都差不多,中美英法德都在10~15亿美元的区间,少的如美法,九亿十亿,多的如中德,15亿上下,英国正好卡在中间,125亿上下。
就以1937年为例,抛开曹州大地震这一巨大灾难的开支,实际支出为17285亿圆,比预算计划高出6000万,而军费支出则为2998亿,占比约173。
由于地震,去年的财政在大萧条后首次出现赤字,虽说规模不大,没什么大的影响,但多少还是让戚殿生很不舒服。
再者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军队开动起来可是相当的耗钱,陆军上了规模也是以千万为单位计数的,而海空军则更为直观具体,战列舰加满燃油要六千多吨,主力舰炮弹中最便宜的旧式十四吋高爆弹也要两三千圆;空军最便宜的50公斤航弹,一个上海白领的月薪也买不起两颗。
如果真的要搞一场足以让俄国的军头们都感受到压力的军演,陆军和空军起码得投入几十万人,没个十亿八亿经费,那都打不住底,而如今各种计划八字还没一撇呢,搞这种动作对于经济和外交肯定会造成负面影响。
如今正是本国发展的黄金期,大萧条期间弄回家的大量的技术吃透了七七八八,搬回家的机器、工厂都已经走上了正轨,基础建设得到大幅提高,基层购买力也有了显著提升,而当年为了搞定这些东西所花的钱、欠的债也都平了,现在不想着好好发展两年巩固巩固,贸然加入战局,实在愚蠢。
想开始战争简单,想要结束,那就没那么简单了。
除非是战争迫近,否则戚殿生是很难认同这样规模的行动的。
“一手钱,一手刀子,指望靠军演在俄国埋钉子不现实。”戚殿生毫不客气的说道,“有这经费,倒不如去把日本打下来,一样能吓着人。”
褚建珍当然能听出他是什么意思,戚殿生本就反对对日直接作战,真的对日动兵,美国的政策就要变了,势必要更加敌视中国。 当年日本入侵中国,那美国人是实打实的能赚到钱的,钢铁和废钢铁、石油和精炼油、原棉和粮食,日本每年光进口这些东西就要花17亿美元,美国人当然无所谓了。
而换成中国打日本,美国又赚不到钱,甚至还有可能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直接利益就是美国在日本的投资和市场,更深远的则是中美在太平洋上的博弈,赚不到钱的时候它保证不笑嘻嘻的。
“好了,不必在这儿争了,军演的事情暂且放到一边,现在的重点是加强对俄国的关注。”左念微压了压手掌。
“大体策略依然维持之前的决议,如果德国不对法国动手,就不要随便干涉俄国内战,扶持军阀即可,如果德国对法国动手,苏伊士运河关闭,那就推波助澜,帮助德国人打通陆地贸易线。”
“另外,对日干预也要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