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鸣一看这人肯定不是,穿的不像老版《三国演义》里面唐国强老师的那身衣服啊!
其人曰:“将军是谁?”玄德曰:“刘备也。”其人曰:“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玄德曰:“久闻大名,幸得相遇。乞即席地权坐,请教一言。”二人对坐于林间石上,关、张、王鸿鸣侍立于侧。
崔州平曰:“将军何故欲见孔明?”玄德曰:“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
崔州平笑曰:“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刘玄德曰:“先生所言,诚为高见。但备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
崔州平曰:“山野之夫,不足与论天下事,适承明问,故妄言之。”
刘玄德曰:“蒙先生见教。但不知孔明往何处去了?”崔州平曰:“吾亦欲访之,正不知其何往。”玄德曰:“请先生同至敝县,若何?”崔州平曰:“愚性颇乐闲散,无意功名久矣;容他日再见。”言讫,长揖而去。
玄德与关、张、王鸿鸣上马而行。张飞曰:“孔明又访不着,却遇此腐儒,闲谈许久!”玄德曰:“此亦隐者之言也。”王鸿鸣知道这种人弄来了也没有用,酸腐不说,有点本事还不一定给你用出来,还是得看诸葛亮的。
四人因不日还要再访孔明草庐,于是不回宛城,权且回至新野等待,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探子回报曰:“卧龙先生已回矣。”玄德便教备马。
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
王鸿鸣在一旁帮腔道:“对了!对了!大哥所言甚善!所谓‘周公吐脯,天下归心’,待贤岂能不恭敬?”说完了才想起来不对,自己怎么把曹老板的诗歌提前给说出来了,幸好他们仨没听出来。
四人遂上马再往访孔明。关、张、王鸿鸣亦乘马相随。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张飞的满脸络腮胡子太硬,在风雪中阻力甚强,现在沾满了冰雪,浑如同西方白胡子圣诞老头!不由得发怒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
玄德曰:“五弟所言不错,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三弟辈怕冷,可先回去。”
张飞一听,不太高兴,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三弟且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将近茅庐,忽闻路傍酒店中有人作歌。玄德立马听之。其歌曰: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
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
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
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
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
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
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