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使甚多,百姓甚多。
再加上各地州府的考生齐聚,将汴京城挤的满满当当。
想要住个客栈必须提前大半个月预订,不然就只能露宿街头或住在城外。
有钱都不一定能找到客栈。
午后。
苏轼、苏辙来到了苏良家拜年。
他们都将参加此次的科举,但还不知苏良知贡举。
二人就算知晓,也要来拜见苏良,不然苏洵能打断他们二人的腿。
苏轼今年二十一岁,苏辙十九岁,二人从小孩子已经长成了俊俏儿郎。
这二人朝苏良是一口一个“叔父”地喊着。
他们与苏子慕还是笔友,关系甚笃,说起话来能从时政军事聊到诗词歌赋。
……
除夕夜,依旧是惯例。
唐泽、苏子慕、苏沁一、一老二小守夜到天亮,苏良与唐宛眉早早回屋休息。
苏良将自己拒任宰相的事情告知了唐宛眉。
“眉儿,你该不会怪我没让你成为宰相夫人吧?”
唐宛眉朝着苏良的鼻尖轻轻一点。
“我是你苏良的妻,只要你是苏良,其他什么身份都无所谓,当宰相那么累,拒绝是对的。”
唐宛眉看向苏良脖颈处的那道伤疤,满是心疼。
“哈哈,还是我媳妇心疼我!”苏良一个翻身,做起了正事。
……
翌日,即嘉佑二年元月元日。
四更天。
星月挂在夜空,天气甚冷。
苏良穿戴官服,与文武百官一起,来到了大庆殿。
今日之元日大朝会,意义特殊。
是大宋灭辽灭夏,疆土可比汉唐的第一个新年,故而甚是隆重。
赵祯一改先例,先是宣布了新年号。
然后令所有人为在沙场中伤亡的大宋将士默哀,并让中书宣告对他们家人的补偿。
紧接着,是对所有文官武将、吏员士卒的论功行赏。
最后,才是各国特使的朝拜时刻。
此时的各国使臣对大宋甚是恭敬,以后的日子全靠与大宋的商贸往来呢!
正午的午宴之上。
人人皆笑容满面,心情愉悦。
文彦博与曾公亮互相搂着肩喝酒,喝着喝着,说起中书省的政事日常,竟哭了起来。
欧阳修不到半个时辰便将自己喝到了桌子下面。
一向不苟言笑的包拯都喝的脸红,然后拉着前期一直灌他酒的三司使王尧臣要换个地方豪饮……
苏良作为最耀眼的那颗星,一直被敬酒,最后无奈尿遁回家,直到黄昏,喝了两碗醒酒汤,才算清醒了一些。
接下来,苏良准备好好休息一番,陪一陪家人。
待上元节后,他便要带着一群馆阁官员闭门为考生出题了。
他很期待。
在他的出题模式下,这个曾经涌现了“科举第一榜”的嘉佑二年,到底能涌现出多少治国之大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