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64章 苏良的神回复!拒入中书的三大理由
第(2/4)页

“臣附议。”

“臣附议。”

……

很快。

嘉佑这个新年号便定了下来。

赵祯接着道:“其二,便是众臣请奏苏卿入中书之事。”

赵祯看向苏良。

“苏卿,你是欲以参知政事之职,统领我大宋继续变法改革,还是以首相之位,随朕变革天下?”

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想做副相过渡一下,还是直接做首相?

众相公都看向苏良,心中充满期待。

能让官家这么问的,他是大宋第一人,能让众相公都巴不得他任首相的,他依旧是大宋第一人。

苏良面带无奈。

官家明显是对他的回信视而不见,要让群臣齐齐使力,将他捧上首相之位。

苏良缓了缓,看向赵祯拱手道:“官家,臣既不愿担任副相,亦不愿担任首相,臣最适合的仍是台谏官。”

赵祯眼睛一瞪。

“苏卿,你立此大功,却拒朝廷嘉奖,是要天下人说朕寡恩吗?”

赵祯这个帽子扣的是合情合理,合乎规制。

还不待苏良辩解,文彦博便站了出来。

“景明,你正值青壮年,依你之才,完全可担任首相,若是为个人享乐而拒之,如何对得起朝廷,对得起天下万民,实非士大夫所为也!”

随即,吴育也站了起来。

“景明,我们皆知你的性格,但当下大宋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时刻,我们皆不如你,该是你担起此担子来了!”

“景明,我知青史留名非你所追求,然当下的大宋需要你,你绝对不可因个人之乐而推诿,官家与我们都盼着与你一起创造奇迹呢!”

……

其他相公也都纷纷积极发言,目的就是将苏良能想出的理由全部堵死。

约一刻钟后。

待众相公说完,苏良先是朝着赵祯拱手,而后又朝着众相公拱手,缓了缓,才开了口。

“多谢官家与诸位相公厚爱,臣之所以拒,并非为己,而是为了大宋,为了未来之大宋。”

苏良的脸色变得认真起来。

“臣之所以拒入中书,理由有三。”

“其一,臣甚特殊,前之未有,后世也可能难有臣这类官员。当然,臣之所指,不是才能,而是臣与官家,与诸位相公的关系。”

“官家中年得子,臣居首功,官家感激臣,皇后感激臣,整个皇室皆感激臣,这使得官家对臣,隆恩甚重,无任何猜忌打压。”

“臣在官场,虽任台谏,但与诸多台谏官不同的是,与两府三司的相公因共事缘故,关系匪浅,互为知己。”

“官家相信臣,众相公皆抬举臣,臣若入中书,无论任副相还是首相,若主持大宋变革事宜,不出一年,臣必成权相。”

“虽说不会功高震主,官家与诸位也不会相信臣会有不轨之举,但此先例不可开。”

“大宋若出了我这样一个权势与皇权齐平,得群臣之心的权相,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

“后世一旦出现一个心怀不轨的权相,大宋便有覆灭之危机。故而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为了以后不会有权相诞生,臣拒入中书,以免为后世开此恶例。”

……

“其二,我朝从皇祐年间开始的全面变法与当下欲开启的创盛世之变法,并不相同。”

“前者求快,欲在根治大宋之疾,而诸多顽疾,不得不治,且要速治,故而什么手段都可用,我们成功的原因,除了策略正确外,更多的是君明臣贤,上下一心。”

“若无官家变革之决心,若无诸位无数个日夜的辛劳,变法根本不能成。”

“而若创盛世,追求的便不能是快,而是稳,因我们期望的不是一朝之盛世,而是百年甚至千年之盛世。”

“若有此期待,法治礼治必须大于人治。我们前期变法的成功来源于君明臣贤,上下一心,朝堂之内,人才济济,但是此种盛况,可遇而不可求。”

“若要成百年、千年之盛世,不能取巧,不能盼着我大宋一直都有明君贤臣治世,而是要创建一套可行之千年的法令规则。日后某一朝,即使我们的皇帝和官员没有那么优秀,依然能让江山社稷健康发展。”

第(2/4)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权征综武:从西楚皇宫入江湖黑曜降临:我靠裁决之力主宰异变许大茂的四合院灵气复苏:烤肠摊主竟是满级大佬天海仙途诡海求生:从先用后付到源海终主奥特:新生代社死计划凡人修仙:真实的修仙界长嫂要改嫁,疯批小叔失控了帝少小妻又闯祸了穿进年代短剧,炮灰工具人不干了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十国风华赶海:我靠赶海养娃出狱人间无敌,你们高攀不起!鬼眼话事人斩神:代理诸神仙魔,终神末谕燕山奇谭录吞天圣帝武逆九千界跨界文娱:我老婆是歌后巨星瘾欲沉沦陈长安牧云瑶发癫后,她成为整顿皇宫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