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静身着云雁红袍,面容肃穆,见杨涟下轿,立刻上前拱手行礼:
“下官刘博静,恭迎钦差大人!”
杨涟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淡淡道:
“刘大人免礼。”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刘博静直起身子,眼角余光瞥见杨涟身后的锦衣卫——清一色的飞鱼服、绣春刀,眼神锐利如鹰。
“杨大人一路舟车劳顿,下官已在府衙备下接风宴……”
“不必。”杨涟打断他,从袖中取出一道黄绢圣旨,高举过头:
“奉旨清查江浙田亩,即刻开始。”
此言一出,跪伏在地的官员们顿时骚动起来。
刘博静面色不变,拱手道:
“杨大人雷厉风行,下官佩服。只是杭州近日出了些乱子,八大丝商勾结倭寇,已被诛灭……”
“本官已知晓。”
杨涟目光如电,直视刘博静:“此事稍后再议,先办正事。”
说着,转身对身后的锦衣卫千户下令:
“传令杭州府、钱塘县、仁和县,所有田册、鱼鳞图册,即刻封存,不得有误!”
“是!”
锦衣卫迅速散开,马蹄声如雷,直奔各衙门而去。
刘博静眼中闪过一丝晦暗,但很快恢复如常。
“杨大人,请。”
杭州府衙,议事厅。
杨涟端坐主位,面前堆满了账册。
刘博静坐在下首,神色凝重。
厅内还有杭州知府、同知、通判等一众官员,个个噤若寒蝉。
“刘大人”
杨涟忽然开口:“杭州卫所的兵符,可在你手中?”
刘博静心头一凛,但面上不显:
“回大人,暂由下官代管。”
“交出来。”
三个字,不容置疑。
厅内空气瞬间凝固。
刘博静忍不住抬头,却被杨涟冷冽的目光逼得重新低下头去。
沉默片刻,缓缓从怀中取出一枚铜制虎符,双手奉上:
“请杨大人查验。”
杨涟接过虎符,指尖在纹路上摩挲片刻,确认无误后收入袖中。
“清丈田亩期间,杭州卫所暂由本官节制。”
刘博静拱手:“下官遵命。”
但无人看见,他低垂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冷意。
翌日,杭州卫所。
杨涟亲自坐镇,锦衣卫持刀立于两侧。
卫所指挥使跪在地上,额头渗出冷汗。
“卫所军户名册,为何与鱼鳞图册对不上?”杨涟冷声质问。
指挥使颤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