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京里的地方很大,我们可以多开几家。”
冯正明笑了:“你想要和我们在沪城那样,一次性开三四家吗?”
罗晴:“我和梦冉还有她丈夫商量过,我们都觉得确实可以那样去做,一下子占据整个京里的市场。”
冯正明:“可以那样去做,但在京里其实没有必要那样去做,我们最多同时开两家。”
罗晴奇怪:“为什么是两家?”
冯正明:“一家选在离一些热门旅游景区比较近的地方,主要是做一些外地游客的生意,还有一家就是做一些在京里工作人的生意。”
罗晴听丈夫这么说,仔细一想觉得确实是很有道理。
“对哦,京里虽说人很多,但主要的人群也就这么两类,而且京里的店太多了,不是开了多家店就一定能竞争过别人,还是要专精针对人群去做比较好。”
见妻子这么说,冯正明笑了:“看起来你这些年对生意经也是研究的很透彻。”
罗晴微笑:“彼此彼此,你现在的样子也不像是一个大厨,更像是一个商人了。”
冯正明:“是啊,我在做生意的时候,肯定是个商人嘛。”
罗晴:“你说,你在京里开了两家店,会不会受到打压?就和在沪城的时候一样,到时候不会再让你参与国宴?”
冯正明:“这个倒是不用担心,我昨天见了几位,他们的意思还比较鼓励我来京里开店。”
“鼓励你来京里开店?”罗晴多少有些惊讶。
冯正明:“是啊,毕竟他们见识到我的手艺了,在京里开店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专属,人家不是也都在京里开店?多我一家不多。”
说到这,冯正明看向妻子。
“至于你说,以后我是不是还能参与国宴?这个还真不好说,毕竟我不可能把所有产业都丢掉,去入职大会堂后厨。
所以以后是不是还有机会参与国宴?这个还真只能看情况了。”
听丈夫这么一说,罗晴先是有些不能理解。
可是仔细想了想,她有明白丈夫的意思。
毕竟冯正明已经靠着开店赚了钱,现在正鲁兴餐饮公司已经有了一定名气。
当初冯正明既然选择了商业的路,那么非商业的东西就要舍弃。
可以说,这次能够让他临时当主厨,已经算是对他特殊照顾。
如果他不是全国烹饪大赛的状元,可能是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
冯正明也私下里和一些领导聊过这个事情。
几位领导的意思很明显,这次主要是因为奥运运动员们,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很好。
所以领导们觉得,让冯正明这位全国烹饪状元出面当主厨为他们接风,算是一种对等的尊重,也是对运动员们取得如此好成绩的一份嘉奖。
如果没有这一层,冯正明或许也获得不了这次的机会。
对此,冯正明自己能够理解。
尤其是真正进了大会堂后厨,看到那些大师傅兢兢业业守在后厨。
冯正明也才会反思自己的宣传手段可能确实太过。
所以他自己也没有再想过还可以参与国宴。
他觉得比起自己,那些兢兢业业守在后厨的大师傅们更有资格。
当然,冯正明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
他要在京里把自己的三档店都开起来。
最重要的是,他一定要把燕喜楼的那块老匾,光明正大的挂到京城来。
那块老匾是鲁菜传统派的代表。
把它挂在京城的一家酒楼门头上。
才能够证明鲁菜再次重新回到了京城。
也算是彻底让燕喜楼获得新生。
不单单只是让燕喜楼在泉城重生,是要让燕喜楼更上一层楼,在京城迎来属于鲁菜新的开始。
午觉结束,下午冯正明和妻子带着女儿,和两位师兄还有徒弟、学徒们一起出门。
国庆节的京城街头真的是人潮涌动,但凡是有些名气的景点外,真的是完全被堵得水泄不通了。
冯正明夫妻俩干脆领着大家一起去看了看几处备选铺面。
得知是备选铺面,两位师兄、徒弟和学徒们都很是激动。
他们知道,冯正明终于是要进京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