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637章 有重要的事
第(3/3)页

市场的这股狂热劲头必有其源头,首当其冲的便是港英政府的催化,反正马上香江就要回归了,他们巴不得多给大陆方面埋些雷。

其次是地产商的推波助澜,商人从来趋利避害,有利可图,他们自然不让人后。

最后才是市民们的盲目跟风。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香江房地产市场蒙眼狂奔了五六年时间,很多地方的房价翻了两倍还不止,必然会有大跌的一天。

回归之日有极大可能就是房价大跌的时候,但在这个狂热的市场里,绝大多数人都失去了理智,一厢情愿的相信“大陆会接盘”。

在这样狂热的市场中,即便是梁伯韬这个资本市场的老手也不免感到有些担忧,最终他并没有执行最开始的想法。

而是在跟陶玉书商讨过后,从去年10月份开始陆续抛售手中的物业。

这两年梁伯韬带领华都置地四处出击,先后购入了多家物业、酒店和公司股权,在市场的一片疯狂之中,这些投资均取得了不俗的回报。

半山置地股权获利85亿港元、柴湾杏花村项目股权获利56亿港元、富利酒店股权获利24亿港元……

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华都置地的投资总计获得了361亿港元的回报。

这其中还未包括华章天地的所有权,和华都置地在内地投资的酒店、楼盘项目。

而撬动这些收益的所动用的资金,也仅仅是当初林氏和百富勤投入的一笔十几亿的资金而已。

数十亿的获利固然让人高兴,但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才是身为掌舵人最需要关注的。

华都置地的操作等于是看空了香江楼市,接下来几十亿的资金需要找到投资锚定的目标。

最后两人确定了这些资金除了少量分红之外,只留20的资金在港,大头将分为两个方向进入中国和美国市场。

商讨确定了投资思路之后,梁伯韬离开了华章天地。

待到傍晚,陶玉书正准备下班,助理赖万琴走过来说道:“林太,《亚太观察家》最近正在做一期关于‘回归’的主题,想采访一下您对香江回归的看法。”

《亚太观察家》是明报企业旗下的全英文杂志,专注于政治和财经领域的报道。

当初陶玉书为了对抗南华早报集团,为这份杂志砸下了重金。

创刊两年多以来凭借着独立、中肯的报道,迅速在香江传媒业打响名头,并且因其广阔的视角而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政经杂志。

《亚太观察家》是明报企业内部为数不多的英文报刊,现在每期销量稳定过8万份。

不要小看这8万份的销量,其背后所代表的,却是8万名乃至更多的高净值人群。

凭借着优秀的读者群体,96年一整年《亚太观察家》的广告收益已经突破了5300万港元,放眼香江期刊行业也是凤毛麟角。

如今纸媒正在走向没落不假,但权威媒体所能创造的财富依旧可观。

而且陶玉书在意的,也不仅是财富,而是影响力。

有朝一日,如果《亚太观察家》真的能成为世界范围内极具号召力的周刊,那才是她所期许的。

“这个选题不错!”

眼下距离回归还有不到半年时间,香江的情况牵动了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目光,陶玉书对于编辑部能够选择这样一个巧妙的切入点,感到很满意。

她的时间有限,没有选择当面接受采访,而是选择了电话采访。

十分钟之后,《亚太观察家》的采访电话接入。

“二十世纪正走向尾声,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我们应该驻立于二十一世纪的高度,香江的回归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我认为,香江的回归不应该是中英两国关系的结束,而应该是两国关系在下个世纪崭新的开始。”

……

陶玉书并没有因为是自家媒体的采访就有所怠慢,面对记者的提问,她侃侃而谈,充分的展露着自己对于国际局势的判断和对香江回归祖国的认同。

采访进行到一半,陶玉书注意到赖万琴走过来,她捂住电话听筒,轻声问道:“怎么了?”

“您大舅从燕京打来的电话,说有重要的事。”

闻言,陶玉书眼神微微眯起。

大舅杜若林很少给她主动打电话,更别提还说“有重要的事”。

“接进来。”

“是。”

电话接了进来,陶玉书听着电话那头大舅杜若林的声音,脸色从未有过的严肃起来。

通过电话,陶玉书愣神片刻,又想起了《亚洲观察家》的电话采访,让赖万琴重新拨打电话。

那头的记者刚打算继续刚才的采访,不想陶玉书却说道:

“我想你们杂志下一期的主题可能要变一下了!”

1997年2月19日,巨星陨落。

在陶玉书接到杜若林电话后的三个多小时后,老人家去世的消息由zy媒体广而告之。

一时之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老人家的去世也牵动了国际政坛的神经。

在香江即将回国的年份里,老人家的骤然离世,使得这场等待百年的“骨肉相聚”似乎一下子变得飘摇了起来,香江媒体上各种论调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情况下,陶玉书所掌控的《明报》、《亚太观察家》、凤凰卫视等媒体向燕京派出了大量记者,将老人家去世后国内的第一手资料以最快的速度带回香江。

掌握媒体力量的好处在这一刻完全鲜明,香江各大媒体上各种关于内地形势捕风捉影的报道被迅速击溃。

刚刚在香江这座城市上空所凝聚出的阴云还未来得及兴风作浪,便已被风清气朗所普照。

根据治丧委员会决定,老人家去世后不接受外国政府、政要和友好人士派人吊唁,即便是在港澳地区也只是设灵堂,接待同胞吊唁。

短短两三天内,蹲在新h社香江分社门口的记者们拍到了数百位香江政要、富商、文化界名流现身吊唁,却唯独不见掌握着陶玉书这位传媒女王。

与此同时,陶玉书乘坐的飞机刚刚抵达燕京首都机场。

次日一早,林朝阳和陶玉书夫妻二人在庄严肃穆的人民的会堂参加了追悼大会。

第(3/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九零活寡守六年,渣父子我不要了虚伪丈夫装情深?八零离婚再高嫁捡了小福星后,将军府旺疯了天灾开局:我靠空间打造顶级安全屋出宫第四年,清冷摄政王夜夜求复合凰命:我的官场人生玄学老祖归来,王爷你的救星来了入宫五年守够了,打死我也不留了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魔童:开局让敖闰怀孕!剑出霜满城暴击渣男后,我闪婚了他小叔福女种田忙,全家悔断肠异能狱警,不稳绝不出手鬼妃归来,残王夜夜被我吸龙气!我有一家纸扎铺氪金一百亿,女帝师尊扶我上青云戈壁与槐花的恋曲强占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抢破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校花别闹,我画的真是艺术平步青云爵爷溺宠后,乖乖女她不装了!悲催大叔的扯淡人生退位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