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见我大姑父帮提的?”陶希武自动过滤了老父亲前面的话,只关注到了最后半句。
意识到说漏了嘴,陶玉成立马找补道:“你大姑父帮你们看了那么多回剧本,是白看的?你当个副导演,家里人就得又出钱、又出力。这要是当了导演,是不是我们都得跟着卖血啊?”
挨了两句臭骂,陶希武顾不得刚才的问题了,缩着脑袋跑路。
“明白了,明白了。”
骂跑了儿子,陶玉成这才感到一阵爽快。
混小子,净给老子出难题,还好我机智。
隔了两天,陶玉书先飞回了香江,位于将军澳工业邨的第67号电影制片厂开年即将拍卖,林氏影业对这块地志在必得。
第67号电影制片厂的占地面积不算大,523万平方呎,总占地面积不到6万平方米,但对于香江这个人口稠密的城市来说,已经是不小的地块了。
林氏影业的竞争对手有两家,一家是嘉禾影业、一家是邵氏和中国星等六家电影公司所组成的联合体。
自从程龙出走,嘉禾的情况每况愈下,这两年的制片量已经跌破了10部,票房收益在香江电影整体萎靡的情况下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赶上嘉禾片场的20年租期马上就要到期了,港府即将收回,邹文怀不得不全力以赴竞标将军澳地块。
中国星就是原来的永盛,因着之前搭上了林氏影业的顺风车,中国星和邵氏的大都会前几年发展的顺风顺水。
这两年随着林氏影业独霸香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虹吸着整个香江的资源,原本很多围绕在林氏影业身边的中小公司也开始慢慢或主动、或被动的远离林氏。
中国星和邵氏等公司便是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抱团取暖,几家公司在香江都算是有相当体量的电影公司,可面对林氏影业这个巨无霸,他们唯有团结一条路。
对于竞争对手们的敌视,陶玉书和林氏影业没什么感觉,就像大象不会在意身旁又蹦又跳的兔子。
地块拍卖结束,结果没有丝毫意外,林氏影业以102亿港元竞得了第67号电影制片厂地块。
竞拍成功的陶玉书脸上挂着矜持的笑容,与地政署助理署长彭女士寒暄了几句,又接受了来自邵氏、中国星等几家公司代表的恭喜。
礼貌性的社交结束,陶玉书正打算离开,却听有人喊道:“林太留步。”
陶玉书转头望去,发现竟然是嘉禾的邹文怀。
“邹生有事?”
邹文怀点了点头,陶玉书见他神色郑重,说道:“那邹生上我的车吧。”
邹文怀沉吟一下,“也好。”
车子平稳的行驶在道路上,将军澳大兴土木了近十年,路边依旧有不少塔吊林立,一切显得是那么的生机勃勃。
邹文怀有些不舍的收回目光,才对陶玉书说道:“林太出手当真是阔绰,将军澳这块地的价值充其量就是8000万。”
陶玉书颔首说道:“确实。拿的是贵了一点,但也没有办法,嘉禾和邵氏看起来对这块地势在必得,我们也不得不全力以赴了。”
第67号电影制片厂地块本身的价值确实不应该这么高,毕竟拍卖的只是地皮,后续的建设资金才是大头的。
嘉禾和邵氏等公司不是拿不出这1亿港元,而是不得不考虑这项投资的回报率和性价比。
“林太说笑了。区区1亿港元,对林氏来说何谈全力以赴呢。”
陶玉书知道邹文怀主动过来找她,肯定不是为了恭维她的。
车内气氛沉默了片刻,邹文怀见陶玉书神色淡然,没有丝毫主动开口的意思,只能再次开口。
这两年嘉禾的发展并不乐观,没有程龙这个顶梁柱,产生的连锁反应到今年已经彻底将嘉禾拖入了谷底。
首先是没有了程龙这个动作巨星,不仅少了外埠票房的巨大收益,也让嘉禾出品和发行的电影号召力大幅下滑。
其次,95年开始香江本埠票房萎缩,嘉禾首当其冲。
不仅投资的电影多部出现亏损,还连累旗下院线亏损。
若细究这其中的原由,跟林氏影业也脱不了关系。
当年陶玉书花大力气和资金整合了林氏院线,不仅让林氏院线成为香江第一大港产片院线,也成为了第一大西片院线。
直接垄断了香江电影市场大部分的优秀港产片、西片的发行资源,嘉禾院线在最近两年被林氏院线制裁的痛不欲生。
邹文怀言语之间流露出退出江湖的打算,看起来是想把嘉禾卖个好价钱,陶玉书却并没有去接他抛来的橄榄枝。
对于嘉禾内部的情况,陶玉书了如指掌。
嘉禾早在几年前运转就一直有问题,之前还谋划过上市,恰好那时林氏挖角了程龙,让嘉禾元气大伤,上市之举不得不中止。
自那以后,嘉禾内部的问题就暴露的越来越多。
去年嘉禾的联合创始人何冠昌重病,对嘉禾来说也是雪上加霜。
陶玉书觉得在这种情况下邹文怀可能确实是有些心灰意冷,打算金盆洗手了,可她却不认为林氏影业应该接手嘉禾。
原因也很简单,林氏影业现在已经事实上成为香江影坛的霸主,接手嘉禾也无非是锦上添花而已。
关键是带来的麻烦可能要远比收获多,光是“行业垄断”这一条就足够有心人做文章了。
而且陶玉书也不认为邹文怀这条老狐狸是真心想向林氏影业出售嘉禾,他打的恐怕还是引君入瓮的盘算。
多一个竞购者,嘉禾的价值就会多增加一分。
婉拒了邹文怀的示好,陶玉书的车子回到华章天地,电梯上到顶楼。
已经等在这里的梁伯韬见到陶玉书,立马起身问好。
“林太!”
“坐吧。”
梁伯韬跟陶玉书见面主要是为了汇报合资公司华都置地的情况。
三年前林氏影业为了购入奔达中心作为办公大楼使用了一连串的资本运作手段,以当时梁伯韬的想法,是打算运作华都置地上市到港股圈一笔钱的。
可自96年年初以来,香江的房地产发展势头实在是太吓人了。
许多新建的楼盘在一年的时间里,价格几乎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