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跟着你们出去,最适合不过。”
安小暖几人对皇都确实一点儿都不了解,正打算出去后边走边问路呢,结果掌柜的就给他找了个向导。
她心里是很乐意的,只是面上依旧客套:“这会不会太麻烦小李了?他还得在客栈里帮忙呢。”
“哎哟,这怎么能说麻烦呢?”
掌柜的笑道:“他能给您带路,那是他的福气啊,至于客栈这边,您不用担心,多一个人少一个人的,没多大影响。
您今日先让小李陪着,看看他的表现,若表现得好,您在皇都这段时间,就由他来他给您领路,若表现得不好,我再安排其他人给您。”
安小暖:“您客气了。”
“哪里的话。”
掌柜的谦逊有礼:“周管事吩咐过了,让我们好好招待您,您若有任何需要,尽管与我们说来就是。”
安小暖听言,又跟掌柜的客套了几句,这才带着小李出去。
小李不愧是在皇都城长大的,对皇都果然了解,可以说得上是皇都通了。
再加上他性格活泼,为人机灵,观察能力也强,基本上只要安小暖一个眼神,他就能立马会意,并作出反应。
安小暖多看了路边的团扇两眼,他便小声说:“安东家,这条街的吃食还行,但像团扇和香囊这种物件儿不怎么样。
料子一般,做工一般,价格对比质量,稍稍高了些。
您若想买团扇等物,小的带您去灵秀街,灵秀街是专门卖团扇和香囊这些绣品的。
用料虽说比不得城中的各大布庄绣坊,但它价格合理,花样也多,好看得很。”
安小暖若是蹲下来挑选了一下小孩子的玩具,他又会说:“翠柳巷里住着很多手巧的木匠,他们做出来的玩具光滑没毛刺,孩子用起来大人们才放心。”
见安小暖被路边说书的小摊吸引,他就安安静静陪着听,等安小暖听完一段离开时,他才说:“要论起说书啊,还是友趣街的王记茶斋最好。
里头的说书先生就有十几位之多,有的说书先生负责在堂厅说书,有的在各个雅间说书。
那些说书先生各个博学多才,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博览群书,说书时声情并茂,那叫一个精彩!
客人们到了茶斋后,糕点果脯点不点无所谓,只需点上一壶茶,就能在那坐上一天,听一天的故事儿。”
总之,这小伙子看着年轻,跟大宝差不多,顶天也就十六七岁,可他看事待人之老道,却是大宝不能比的。
皇都大得出奇。
再加上有小李这个负责任的向导在,每到一个地方,每遇见一样东西,他都得仔细介绍一番。
几个人逛了整整一天,也只逛了十分之一的皇都。
想要真把整个皇都逛完,还得小半个月呢。
若是再像小李说的那样,这里品品茶听听书,那里饮个酒听个曲儿,莫说小半个月了,一个月都玩不透。
为了早点把正事办完,安小暖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几乎天天跟着小李出去。
她摸清了皇都的物价和房价,摸清了这边的各大私塾和书院,摸清了大多数皇都人的性格,唯独没摸清当年北边边境投靠皇上的士兵们,现在身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