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邛南事实上是可以容纳不少人的。
甚至可以说,现在这么一折腾,除了县城之外,分配下来,还是有富裕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凭借运气了。”鲜虞小猪让人拿来一个竹篓说,“接下来我写一些竹片,当然南北中三县都有。
谁抽到,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举族搬过去,二是分封给你们的儿子或者侄子。
若是选择不去,可以留在邛中城,暂时担任相邦府的属官。
至于相邦,你们也清楚,这是燕国的一种官职,类似霸府将军,司掌一地军政。
如今我们随时需要面对反扑,设下相邦府,也适合我们交涉,节省行政成本。”
鲜虞小猪说完,又看向众人:“按照惯例,大长老为相邦,我死后或者去职,由二长老接替。以此类推。”
“可以。”众人都不反对。
这本身就是邛方政权的一种过渡方式,只是从原来与共工氏直接交涉,变成了长老团内部的交涉。
鲜虞小猪,算是成功架空了共工氏象耷,顺手还用分封、设县、建立中央政府的方式,掌握了邛方大部分权力。
一举多得。
“好,那么接下来我写大邑,族内人口包括奴隶,达到三千的,可以参与抽签。或者丁壮达到八百的。”
鲜虞小猪说完,现场正好十人笑吟吟走出来。
“这不还有四个?”有一些氏族力量少的,跃跃欲试。
“有大氏族可以选择分封。”鲜虞小猪又说,“比如丁壮够一千六,可以选择拆分,这样就可以多拿一个名额。”
十个长老们面面相觑。
不多时,一个站出来:“我有两千丁壮,分我小儿子八百,我多拿一个。”
“那我也要!”
有人带头,其余几个就站出来了。
当然也有人不选择分权。
十四个凑满,鲜虞小猪就让他们先抽。
至于他,要坐镇邛中,自然不会掺和。
十四城邑抽完,鲜虞小猪又写了三个:“这上边是三个县的签,接下来依次抽签,抽中的有三个选择。
一是放弃迁徙到抽中的新县,继续就在氏族所在地生活,但族长必须配合县城的安排,选择在县城定居,或者选择成为本地的驿站、村落民。
二选择去抽中的新县,优先给你们安排县内官职与里长职位。
城邑与外边不同,不仅要耕种,也要承担兵役,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训练,虽然不管你们平日的生活,但战争的时候,敌人可不会管你们什么出身来历。
如此,需要一部分人做出牺牲,离开故土,为邛方的发展而奉献。同样的,担任了官职与里长,每年都可以得到一部分俸禄。
三可以选择直接选择到边疆屯戍,我会效法燕国,给予你们校尉的武职,当地的一切都是你们说的算。
也包括了贸易的税赋。”
鲜虞小猪说完,长老们都陷入了沉思。
这个办法,好也不好。
但确实能解决很多他们遇到的困境。
比如方才的分家问题。
但这也是分家手法,也需要分散氏族的力量。
“当然,担任武职,每年可以从我这里领一批耕具,来自燕国的耕具。”
“果真!”有人惊喜问。
“自然,我不是只会坐镇在中枢的前代共工氏。戍边虽然困苦,但一定不会短了你们的发展。最终你们都有机会发展成县邑,就算是为了未来发展而做准备。而且,我还会想办法从北方弄来水利设施的建设方案,帮助你们可以世代居住,不用每年因为水旱无度而迁徙流离。”
“好!既然相邦你都这么说了!我第一个报名!”
“我也去!”
一些小氏族长老第一时间报名。
鲜虞小猪很满意,这样一来,他就算是在诸多长老之外,再拉拢了一批氏族,一批必须依托他这个相邦,才能发展的氏族。
之后再安排一下,将自己带来的鲜虞氏族人抽调一部分去给他们当副手,渐渐自己就能插手他们内部的政务,甚至逐渐吞下他们。
鲜虞氏,也算是有自己的盟友与基本盘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