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官职来。
官职越高,人口越少,需要上贡的东西就越少。
并且建县也有好处,那就是燕国的关税,我们可以学习。”
鲜虞小猪看众人表情不怎么好,立刻搬出了燕国的关税政策。
一些有去过燕国市场的人,立刻露出了兴奋与欢喜。
“关税好!关税好啊!去年我去燕国的大同市场做买卖,随便就要走了我一成的货物。他们什么都不用做,根本就在坐享其成,要是我们也可以学,那简直太好了。”
“还能这样?这难道不是抢?”
“抢什么?我将族内的蒲草运过去卖掉,随便就能换来几千斤的粮食,我亏了吗?”
“既然这么好,那咱们就学。”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敲定。
鲜虞小猪看他们这么兴奋,则是继续说道:“但,路途上随时可能出现劫掠,以及一些部落监守自盗,甚至毁坏我们在商盟内部的信誉。
要知道,商盟对于沿途的治安要求不低。
这是商盟每三个月都会发行的一卷公告,告知所有成员,哪个地方需要什么物资,以及各个成员、会员的地盘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鲜虞小猪贴出了另一卷帛布,上边写了很多字:“我给你们念一段:邛方鲜虞氏,位于邛方南部,缺:铜、粮、武器等。
所在地为邛方,方国境内七成氏族不曾入会,因此被劫掠风险高。
若有意前往,须起护卫三十,并联络附近有意往之氏族联合行商。
不下百余,不建议前往。”
鲜虞小猪看向他们,不少长老都回过味儿来。
“有不建议前往的通知,就容易导致我们这里,许久不见商人前来。只能依靠我们运输出去。但现在商盟势大,很多信息交互,都在这一卷帛书上。
如此一来,我们想要吸引外人来行商,就不能继续以前的做派,甚至任由劫掠发生。设立三个县的初衷,就是为了拱卫商路。
我们想要应付外敌,尤其是土方与有夏等势力,北方的燕国是我们唯一的依靠。”
鲜虞小猪说罢,众长老都点头:“既然你有底稿,不如与我们说说,怎么划分吧。”
“对!直接说想法。”
“好。”鲜虞小猪点了点头,快速在地图上画了几笔说,请他们靠近后说:“邛北暂时设两邑一县城。
这里叫蔚汾邑(兴县),这里叫邛北县(佳县),这里叫临邑(临县)。
这三地,将会作为邛北的核心,其中以邛北县城为核心,既作为北方重镇,也是抵御河西的风险。
河西境内有大量舌方逃民,他们虽然也算是咱们亲戚,但如今被驱赶离开,到处流浪,甚至此次妫嚣的叛乱,他们出了大力气。
妫嚣也是因为利用了这些逃民,才能快速荡平王室。
因此这里只能交给氏族力量强大的长老据有。
但同样的,本地的赋税,朝廷只提留三成,余下七成,全部留在县内,交给县内的氏族去论功行赏。”
“嘿!这地方,我熟!我去!”一个长老提出。
但边上不对付的长老就呵呵说道:“还你去?没听到要氏族力量强大的长老吗?你二十年前在北面被兄弟击败,流放到了南方,你还有多少人口兵马?
要去也得我去!我上下总人口有两千,足够镇守邛北了!”
“你?呵呵!两千人口,怕不是将奴隶也算进去了?”
“怎么?有说不能算奴隶的人口吗?人燕国都算,我怎么不算?”
看他们要吵起来了,鲜虞小猪轻咳一声说:“都别急,除了大县小邑之外,还会有驿站。
这个驿站,就是效法燕国的邮驿系统,咱们没他们那么讲究,还分个乡邑村社,就三个等级。
县、邑、站,每个驿站,根据当地的山水安排,最少也得有十户,最多五十户。
平日里就耕种以及维系本地的安全,每年由县里拨一笔收入,在战争的时候,也可以用上他们。
当然,地盘就这么大,一个县最多下设七个邑,每个邑下设十到十五个驿站。
如此,各家分分,还可以分给一些庶出的孩子,让他们不至于没有出路。”
“好办法!”大部分越发满意。当然也有一些发现了他的心思,比如分家,一旦安排下去了担任驿长,那岂不是说他们得分一部分资源给孩子。
一个两个还好说,就怕家中孩子多的。
“那么,如邛北的方案,邛中设一城六邑,邛南设一城五邑。”
鲜虞小猪说完,众长老都点了点头不反对。
原因无他,虽然邛南是流放地,但那是因为邛南是前线,不时就要跟外来氏族干仗,死伤也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