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战乱发生以来,他们更是趁火打劫,打着安抚百姓、稳定市面的幌子,将官府的大量物资据为己有,然后高价转卖,大发其财。”
“如今,见我军掌控形势,他们害怕罪行暴露,便纷纷转移财产,甚至密谋卷款潜逃。”
“甚至,不少人都已经开始行动,今晨属下的人去查看,他们的府邸中已是人去楼空,怕是就等着今日封城结束就逃之夭夭了。”
没错,这正是荀攸一早就赶来的原因。
大军破城之后,全城封锁,本是为防城中余孽逃窜,却也意外截断了这些贪官污吏和不法富商的退路。
但如今反贼的清剿已经结束,眼瞅着封锁即将解除,这些人却极有可能趁机溜之大吉。
“他们跑不了!”
苏曜冷哼一声,下令道:
“立刻通知赵云,延长封城时间,全力搜捕,务必将这些无耻之徒一网打尽,有敢于反抗着,格杀勿论!”
荀攸赶忙拱手:“大将军,这些人确实该杀,但是如今冀州初定,高邑城中人心惶惶,若是再大开杀戒,恐人人自危,对咱们下来的清查工作造成影响。”
眼见话题又转回了人手问题,苏曜呵呵一笑:
“冀州官吏不靠谱不要紧,算时间,咱们的援军也该到了。”
“援军?”荀攸不解。
就这时,突然门外一阵脚步声跑来:
“报告大将军!”
“城外有军队扣门,言说是京中禁卫,护送新任的新任官吏前来赴任!”
苏曜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志在必得的笑容,与荀攸对视一眼,拍手道:
“瞧,这不就来嘛。”
“禁卫和京中官吏?”
荀攸顿时瞪着大眼,一脸不解的问小兵:
“可曾问清带队将领是谁?来了多少人马?”
小兵看了苏曜,见大将军点头,回禀道:
“来人自称锦衣卫中郎将王凌,带八百骑前来,护送新科状元戏志才,榜眼法正,探花周宇等科举新贵及都察院与审计司属官,说是奉大将军命,前来冀州处理战后事宜。”
嘶——
荀攸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他是万万没想到啊,大将军竟早早谋划,从京城搬来了如此强大的助力。
“我就说这些才子怎么通过考核后多在公车署待诏,原来大将军是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啊!”
“没错。”
苏曜哈哈一笑:
“这些科举士子便是我敢向当地世家动刀的底气。”
“我就是要通过此举明白的告诉他们,想要保住地位,那就老实配合。否则的话,你不干,那有的是人干。”
“大将军深谋远虑也。”
荀攸目光闪动,心中是又敬又怕。
大将军通过这科举制收天下人心,往后世家大族想要通过垄断地方来蒙蔽朝廷,要挟长官怕是越来越难了:
“不过这些新科士子虽然才学出众,但毕竟初来乍到,对冀州的复杂局势了解有限,在工作过程中,还需有经验丰富之人从旁辅佐才好。”
“这是自然。”
苏曜点头:
“冀州地广人杰,多有才俊,对于冀州本地官吏,我自不可能是一个不用,而是要拉一批打一批,保证他们的忠诚。”
“对于那些罪行昭著,冥顽不灵之辈,自然要严惩不贷,杀鸡儆猴。而对于识时务者,我也不介意给他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大将军所言极是。只是如何甄别这些本地官吏的态度,还需谨慎行事。毕竟他们在冀州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新的乱子。”
“不要紧,我相信你们能办好此事。”
苏曜呵呵一笑,走到门前,望着不远处大步流星走来的王凌与戏志才等人,缓缓说:
“戏志才素有智谋,法正、周宇等也都是人中翘楚,他们与本地官吏相互制衡,再加上锦衣卫从中监察,想必能将冀州的局势稳定下来。”
“至于本将军我嘛,就替你们扫清那些鬼魅魍魉,让他们好好知道,对抗我的下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