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荀攸可不是个事事请示的主儿,那都是起码有了成果或者状况才会来找他。
于是乎,怀着一分好奇,苏曜在婢女们为其整理好仪容后就立刻大步流星的赶到了书房。
苏曜踏入书房,只见荀攸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冀州地图前,眉头微蹙,手中的毛笔在地图上轻轻点画。听到苏曜的脚步声,荀攸迅速转身,拱手行礼:“大将军,这么快就来了。”
苏曜笑着摆摆手,目光落在地图上:“公达,看你这架势,想必是有了重大发现?”
荀攸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大将军,昨夜我与沮授、审配等人彻夜未眠,对城内库房以及世家产业进行了紧急清查,初步结果已经出来,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复杂。”
他走到书桌旁,拿起一叠厚厚的文书,递给苏曜:
“这是初步的清查记录,郡守府库房中的钱粮虽不算充裕,但也足够维持大军一段时间的开销。然而,世家产业却隐藏着诸多问题。”
苏曜接过文书,快速浏览,顿时脸上多了几分了然之色。
很简单,这是一份当地郡府的田亩与丁口记录,其中荀攸着重摘取了上户人家,尤其是百万钱以上人家的记录。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份文书中,上户人口数量之少,与苏曜此前所了解的世家大族昌盛繁衍的景象大相径庭。
按照常理,世家历经数代经营,枝繁叶茂,族中子弟众多,依附人口更是不计其数。可眼前记录里,不少世家上户的在册人口竟寥寥无几,甚至有些号称传承数百年的家族,直系丁口不过数十人。
“公达,这记录可属实?”苏曜微微皱眉,目光从文书上抬起,看向荀攸。
荀攸神色冷峻,沉声道:“大将军,这记录是我与沮授等人反复核查所得,应无差错。但依我之见,其中必有隐情。”
农业社会人丁和田亩就是王朝最大的税收来源,在大汉时就已有成熟的体制,通过编户齐民将纳税对象分为下户,中户和上户来区别对待,作“细民”,“中家”与“大家”之称。
细民家产以万钱为界,过则升中家,再过十万钱则成大家,虽然称呼上好像很不错,但其中不同的等级就对应了不同的纳税标准。
甚至,当中央朝廷威望不坠的时候,朝廷对大户之家更是屡屡针对,早年陵邑制迁移的标准就直接选中了三百万钱以上的大户之家,到了汉宣帝时更是除了两千石以上的高官外,百万钱以上的大户也都要迁走。
故而,就像后世各企业都想保留“小规模纳税人”待遇一样,凡有点能力的人家,都对评为上户极为抗拒。
说着,荀攸叹了口气:
“近来年天下渐乱,世家大族隐匿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之事已屡见不鲜。如今大将军兵临冀州,他们应是做了两手准备,怕我等事后清查,早就将大量人口暗中转移藏匿。”
“我明白了。”
苏曜将手中文书重重地搁在桌上:
“所以说这次不管是惩戒也好,还是迁移也罢,想要靠现有资料来按图索骥是行不通的了。必须要在冀州也重新来一次大规模的清丈田亩和人口普查才行。”
“大将军所言极是。”
荀攸抚须说:
“若是在往日,这件事情是极为难办,甚至可说是不可能办成。”
“冀州之地何其广袤,人丁繁盛,世家根基深厚,且在黄巾之乱后各地是坞堡林立,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阻碍清查进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世家联合抵制,甚至激起民变。”
“但如今大将军横扫冀州,挟此大胜之威,又有大义在手,恰是推行此事的绝佳时机。”
“我军新定冀州,百姓渴望安稳,对我军多有期待,这便是民心所向。”
苏曜点了点头:
“那下来就由公达你来牵头负责冀州的普查事宜吧。争取尽快推进此事,莫要耽搁太久。”
荀攸拱手领命,旋即神色凝重地说道:“大将军,此事关乎冀州兴衰,攸必当竭尽全力。只是清查之事千头万绪,困难重重,尤其是人手调配与世家应对方面,尚需细细谋划。”
紧接着,荀攸踱步至地图前,修长手指在冀州山川郡县间逡巡:
“想要全面的清查冀州,那可不比之前河东之行。冀州地域广袤,各郡县情况复杂,单靠我等带来的人手远远不够。而若是大规模的启用冀州人士,又恐他们涉及自身,以至于官官相护,难以保证信息的准确。”
清查田亩和人口以厘定税基,对于历任官府来说都是头等大事。
包括韩馥在内的历任使君都曾试图整顿户籍田亩。
但是,之所以现在他们得到的数据如此离谱,正因为世家把控地方,主要就是通过垄断郡府吏员的名额做到的。
三互法下,地方官的一把手虽然出自外省,但当地实际干活的各种属吏却全都出身当地。
这些本地属吏与世家大族关系密切,甚至很多世家豪强就是世代在当地为吏,一步步爬到了如今的地位。
这些世家大族们在事涉自身的利益的关键环节互相关照,推举各自的族人,并且通过把持郡府的实际政务,轻易的左右户籍管理工作。
在他们的操持下,万贯之家常常不过中户评级,而那些并不富裕的人却常因得罪了他们而被评上中户和大户,承担更重的赋税与徭役。
“而且不止如此。”
荀攸继续说:
“昨日您命我等登记参与叛乱的官员时,其中有几位官员言辞闪烁,神色慌张,似有隐情。”
“于是某便留了个心眼,暗中派人跟踪调查,发现他们昨夜竟与冀州城内一些富商勾结,趁着战乱大肆敛财,如今更是企图携款潜逃。”
“哦?咱们眼皮子底下都敢如此放肆?谁给他们的胆子,公达你可查清楚了,确有其事吗?”
荀攸面色凝重,微微颔首:“回大将军,此事某已派人查实,证据确凿。”
“这些人都在当地小有权势,平日里看着清正廉洁,实则却是以那些商人为掩护,多行不法之事,以极低价格强购百姓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