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已下逐客令,爷爷仍旧一动不动地坐在蒲团上,道长叹了一口气:
“王将军,并非小道不肯伸援手,一切皆有定数,这是命,你也豁达一些就是。”
爷爷转头对着王一昊怒喝一声:
“坐下,这里不是你胡来的地方!”
王一昊不想忤逆爷爷,气呼呼地重新坐下。
周围的道士们仍旧迈着不疾不缓的步伐,法器的声音越来越急促,令他觉得呼吸困难。
灰色的道袍绕得他眼花缭乱,叨叨的鬼咒语好像苍蝇嗡嗡嗡,说不出的烦躁,他闭上眼睛,强行令自己镇定下来。
叮。
一声细细的钟声传入他的耳中。
溥格格开始低声啜泣,他的心中柔肠百结,眼睛痒痒的,眼泪挤在眼眶。
“爷爷,时候不早了,我们走吧。”他睁开眼睛看着处变不惊的爷爷,声音哽咽起来。
爷爷惊诧地看着他。
“王将军,请回吧,一切随缘。”白眉道长轻轻地挥了一下手。
眼看王一昊的眼眶藏不住眼泪了。
爷爷无可奈何地站起身,一家人随着爷爷步出厢房。
王一昊走在最后,一条腿还在门槛内,回头看看白眉道长,道长也正看向他,四目对视,道长慢慢阖目。
走出厢房,回到大香炉前,奶奶在贡桌前取回求到香火气的苹果,放回布袋子中,不经意踩了旁边的妇人一脚。
“贡品还能带回去吗?”
问话的居然是于海棠的胖老妈,中气十足。
奶奶礼貌地答她:
“我们已上了贡品,这是专门带来承受香火气的,听说吃了保平安。”
于海棠穿着时新的军色大衣,站在于母身后,手里燃了一把香。
奶奶好心地提醒于海棠:
“一人三支香最好,表示佛、法、僧,多了也无益。”
于海棠扫了奶奶一眼,无意中瞥见站在旁边的王一昊,怔了一下:
“王一昊,你没回家?”
“我家就在四九城。”王一昊讪讪地答道。
奶奶看一眼王一昊,双眼盯上了于海棠。
于母在庙里还算识趣,说话和态度都比较谦逊,看一眼王一昊的家人,朝王一昊友善地点点头。
“你们认识?”奶奶别有用心地问。
“轧钢厂的同事。”王一昊只想拖着家人赶紧离开于家母女的视线。
姜还是老的辣,于母的眼睛迅速打量了王家一行人,在朱曼玉的身上打了好几个来回,谦恭地补了一句:
“我女儿是轧钢厂的广播员。”
“广播员,不错的工作,”奶奶对于海棠挺有兴致,一连瞄了好几眼,“要有文化才能做广播员。”
“她高中毕业,成绩是班里的佼佼者。”
这年头,大多都是初小生,初中生都少之又少,更休提高中生。
于母的语气颇为骄傲,奶奶微微有些遗憾,毕竟,以王家现在的身份地位,娶一个大学生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