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妇人领过来的都是小男孩。
平时不觉得重男轻女有多严重,一旦和钱扯上关系,哪怕只是几文钱的铅笔,这几文钱还是要花在男孩子身上。
老顾家好一些,自家有铅笔厂,顾大爷有远见,女孩子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家里的小萝莉都去了学堂念书。
就算如此,老顾家的男娃子穿的用的明显比女孩子要好一些。
比如顾小易和顾苏苏是亲姐弟,调皮的顾小易穿的是细棉布,文静的顾苏苏穿的是粗棉布。
沈星不由得想起姜叔叔家的姜琦和王伯伯家的囡囡姐,他们这群孩子,就属这俩姑娘最得宠。
如果说沈少爷是娇生惯养,那琦姐儿她们当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们若是想要天上的月亮,姜琦那权势滔天的外公都能带她们来一趟登月之旅。
投胎真是一门技术活啊!
生在这个时代,又是重男轻女比较严重的清风镇,大多数人的思想都是女孩子长大要嫁人,读书没用。
女孩子是真的不容易。
从懂事开始女孩子就要帮忙做家务,自己小小的年纪还要负责带弟弟妹妹。
女子长大嫁人后更是一辈子操劳,一代接一代的延续着不公平。
沈星去村里会经常见到约莫七八岁的瘦弱小姑娘背着弟弟出去玩,头发泛黄暗淡,身上明显大了很多的旧衣裳一看就知道捡别人的底。
对比之下,男孩子穿的就算不是棉布衣裳,也是当季做的合身衣裳,养的肉墩墩的,看着比他们姐姐个头都要大。
学堂开学后,那些小姑娘会围在窗户旁边听,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是羡慕,是好奇,是渴望。
沈星和顾葭为了让她们能听清楚,会尽量大声一些。
只是她们想学点知识也不安生,她们的弟弟哪愿意枯燥的待在学堂外头,常常没听一会儿就哭着闹着要去其他地方玩耍。
无论读书认字有没有用,如果能让女孩子在童年有段独属于自己的空间也挺好的。
心有余而力不足。
沈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无法改变大环境,也没不自量力的想改变什么,他只希望日后时间久了,有更多的人家会愿意送女孩子来认认字。
顾葭是大凤朝人,耳濡目染下对于重男轻女早已司空见惯,他原本也不觉得乡下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女子无才便是德嘛。
顾葭靠近沈星身旁低声说道:“女孩子长大总归是别人家的人,学认字还不如学绣花做女红,将来还能接点活补贴家用。”
这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自己得了个博学多才的沈少爷,每天夫唱夫随,一起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聊不完的话,道不尽的风花雪月,自是志满意得。
也不想想去年媒婆给他介绍姑娘家时,任那姑娘生的多俊,他一听姑娘不识字,二话不说直接拒绝。
旁边妇人在和顾娘子攀讲,沈星横了他一眼,压低声音:“合着姑娘家只能当那到死丝方尽的春蚕?我还是想着能帮她们争取读书的机会,来人间一趟,总不能稀里糊涂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吧?”
“行行行。”老婆奴点头应下:“回头我跟大爷提一提,他多说几回,家里过得去的大抵会愿意让女孩子来念书。”
“嗯,女孩子也很聪明的。”
沈星眉眼弯弯,脸颊边一颗酒窝勾得顾葭忍不住偷偷扣住他的腰:“阿星,你真好,遇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要死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般亲密!
沈星欢喜的靠到顾葭肩膀,管他有多少人,他是顾葭的合法老婆,做什么都合适。
顾老爹瞟了一眼又腻歪在一起的两人,这两人举止亲密了一些,但有分寸,他淡定的移开眼,听顾娘子和妇人拉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