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乡里纠纷,过程虽然有些曲折,好在结局是和平的。
顾大爷赞赏地夸了罗老汉一句:“罗老三从小就是宽厚人,顾老幺,你学着点。”
学什么?学罗老三这个怂蛋一辈子管不住婆娘,三不五时被人拦住蒙着麻袋揍一顿,还是学罗婆子刻薄恶毒被人砸了锅灶?
顾葭心下腹诽,口中应着:“是,我晓得了,大爷,那我先回去了。”
“老幺,再等等。”顾大爷环顾四周。
国人基因里爱看热闹,天还下着雨呢,大半个村的人居然都跑过来瞧热闹。
罗家厨房挤不下,外头院子乌压压的站着一片男女老少,墙头上还坐了一圈,连罗老三那半身不遂的哥哥罗老大都兴致盎然探头探脑。
罗婆子这人不厚此薄彼,整个村她都雨露均沾的得罪过。
至于为什么她还能全须全尾地活着,主要这个老虔婆还是知道利害的,谁家不好惹她心里都有数。
当然,沈星这事儿属于她判断失误不作数。
老不死一把年纪活到狗肚子里,年轻时更不用提,凭着不要脸的本事横行霸道,整个村上至七老八十的老妪,下至七八岁的小孩,她都一视同仁的能吵起来。
当年罗家几兄弟分家时,罗老大要给父母养老,按理是要多分几亩地,多分些银钱,老宅也该属于罗老大。
罗婆子胡搅蛮缠,一哭二闹三上吊,罗老三一个上不占大下不着小的老三愣是从罗家老两口手里分得了家产的大头。
打着要孝敬罗家老两口的名义,罗老三继承了老宅,罗家几兄弟自己出钱盖房子。
等罗老大盖好房子,罗婆子又出来作妖了,几个月前口口声声要给老两口养老送终的人,拿规矩说事,长幼有序,老大就该负责赡养父母,逼着罗老大把老两口领回家。
罗老大是个孝顺的,心里对罗老三不舒服,还是愿意赡养老人。
罗老大的婆娘可不愿意吃哑巴亏,带着娘家兄弟上罗老三一家轰轰烈烈打了一架。
然后,罗老大和罗老三兄弟情断,老死不相往来。
这不,一听说顾家父子打上罗老三家门,罗老大的婆娘背着丈夫就过来看热闹。
“顾老二顾老三年纪大了,脾气倒是好了。”罗老大的婆娘“小声”嘀咕:“贼婆娘这般嘴贱,怎么就放过她了?”
过了三十岁的男人听不得年纪大这个词,顾二爷没好气地瞪了罗家婆娘一眼,转过头不跟她一般计较。
顾二爷哪里是脾气好了?是顾大爷过来的路上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许冲动,敢胡作非为就让顾二爷跪祠堂去。
长兄如父,顾二爷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爱讲道理的顾大爷。
童年的经历会贯穿一生,并成为生命的底色。
杏花村的村民都觉得顾家最暴躁的人是顾二爷,只有顾大爷父母那一辈清楚,顾大爷又有脑子又能打。
顾大爷比顾二爷大了五岁,父母忙,顾二爷跟着顾大爷艰难求生,顾大爷把顾二爷管教的服服帖帖,好东西孔融让梨顾大爷先吃,坏事顾二爷死心塌地背锅。
顾二爷装作没听到罗老大婆娘的挑唆,他才不傻呢,顾大爷说了这事儿过了那这事儿就得过了,他现在敢收拾罗婆子,回头顾大爷能明明白白地收拾他。
顾大爷抬手压住所有声音,还想看热闹的人群逐渐静下来。
顾大爷指着顾葭缓声开口:“昨儿呢,我侄子提了一件事,这件事关乎所有人的利益,我原打算明儿竹管引水的事儿忙完后开个会再和大家说。”
“刚好现在人也挺齐的,我提一下,你们回去心里也有个数,大家回去商量商量,明儿早上开会时候给我答复。”
“什么事?”一听到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几根搅屎棍里的一个老光棍眼睛一亮,追问着:“村里要发钱了?”
“你想得美!”顾二爷虎目一瞪:“你怎么不说村里给你发媳妇?”
“村里哪能给我发媳妇,顾萧都娶不上媳妇轮得到我吗?”老光棍还挺有自知之明的:“不发钱那还有什么事能称得上好事?”
有些人真的是当哑巴比较好,一开口全是得罪人的话,顾二爷心里这个恨啊,既恨老光棍哪壶不开提哪壶,又恨顾萧迟迟不肯娶媳妇让他丢脸。
顾大爷横了老光棍一眼,听到众人窃窃私语,他又抬手压了压,示意大家保持安静。
顾大爷还是很有威严的,人群很快静下来,他缓声开口:“大家都知道,我侄子是个秀才,我侄媳妇也识字,他们两口子呢,打算在村里免费给孩子们启蒙。”
“这算什么好事?”老光棍媳妇都没有哪来的孩子,兴趣缺缺的说道:“小孩子去读书了家里头谁干活?再说了读书还要笔墨纸砚,谁有那个闲钱?”
顾大爷给顾老二使了个眼色,顾老二提着老光棍的后领子,人群自动让开一条缝,顾老二一脚踢到老光棍的后背把他踹了出去。
想读书还想啥都不出钱,杏花村是有金矿还是银矿能这么挥霍?
顾大爷不惯着这些人,开门见山:“束脩是免了,笔墨纸砚自家出,今晚你们回去好好想一想,愿意让孩子认点字的就花些钱,不愿意的话我不勉强。”
“关于读书的问题,我想大家心里都有各自的想法,我作为村长,从孩子们的长远考虑,自是希望每个孩子都有更多选择。”
“或许你们会说,老幺和他媳妇识字不也是在地里刨活,这是事实,所以我丑话说在前头,教小孩念书只是为了让他们识字会算术,你们若是有其他更高远的追求,另请高明。”
“好了,时候不早了,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
顾大爷说实话是不想自找麻烦的,其他人关他什么事,顾葭和沈星只教顾家孩子能省多少事儿。
毕竟,有几个人知道读书的好处?
说的难听点,老光棍的想法能代表大多数的人想法,小孩去读书了,家里打下手的没了不说,这笔墨纸砚大多数人都舍不得。
爱去不去!
顾大爷在竹管引水工程得到启发,他是村长,他把事情通知到位就尽了本分,至于该怎么做,管他们怎么做。
读书是件大事,聪明人心里有秤杆不必多说,蠢逼说多了还以为他们和卖笔墨纸砚的有勾结想当中间商赚差价,何必费力?
也不管其他人怎么盘算,顾大爷率先往外走,顾二爷和顾老爹紧随其后。
顾葭犹豫了一下,也不管什么情面体面,冲着三三两两准备离开的人群郑重声明:“我只当林芝是妹妹,从未有过任何逾越之心,姑娘的名声至关重要,林芝还没嫁人,希望婶子阿姆们能嘴下留情。”
“另外,我从来没说过我不要沈星,我娶了沈星,沈星是我们媳妇,这辈子我都不会和我媳妇分开,我们,生同衾,死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