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次醒过来,他听到两个队友在诵经。那时候,他觉得这是世上最美妙的声音。有信仰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当你身处绝境的时候,有一个强大的信念在支撑着你,让你不害怕,不绝望。
他知道自己的力量在流失,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雪山上静寂无声,除了他们三个,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他知道罹难的队友就在不远处,更是悲从中来。他从来不知道自己这么感性,这么脆弱。
等待的时间越长,他越绝望,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有时候真想拿起小刀自我了断。
但他也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自己,那就是相信孙建平会走出去,相信他一定能等来救援。这个信念就像星星之火,在他即将放弃的时候又重燃希望。
在孙建平走后的第十三天,他终于听到远处传来一些声音。他的神经突然兴奋起来,耳朵也在努力捕捉那些声音。他怀疑自己出现幻觉,便叫醒了两个队友。
三个人屏住呼吸,仔细倾听,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队友喊了起来:“有人,是有人来了。我们得救了。”一时间,三个人都激动得泪流满面,说不出一句话来。
过了不久,一双手打开帐篷,一个满头满身都是雪的身影探进来,救援队终于到了。
孙建平听完王洋的话,默然良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等待救援是煎熬的,却不知道这么煎熬。
他拍了拍王洋的手:“都过去了,以后就会越来越好的。”
这时,医生和护士走进来给王洋做身体检查。孙建平默默退到一边。
他看到王洋瘦骨嶙峋的身体,极为震撼,想不到一个年轻健壮的生命竟然在短短十几天时间变得如此衰落。
医生检查完毕走了,王洋笑着说:“天天都来折腾一次。”
孙建平勉强笑笑。
“晚上你住哪儿?”
“就住这里。”
王洋笑了,两个好朋友之间不需要客套。
夜晚,王洋睡了,孙建平告诉王洋妈妈自己在这里陪护。王洋妈妈同意了。
据医生说,王洋左肩、左肋骨,左右脚多处骨折,右脚因为开放性创伤并发右脚踝感染,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并且需要多次手术。术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右脚注定残疾了。
孙建平只觉得心里非常难受,虽然他知道王洋的伤势,但直面这么残酷的真相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生命何其顽强,能够身心煎熬那么长时间迎来救援,生命又何其脆弱,一次意外足以改变一生。
他看着熟睡的王洋心想:“他今后的人生怎么走,要怎么面对?”
12
沿着街道走了一会儿,今天天气很热,若华走得一身是汗,她踌躇了一下,这会儿回去大概肖路还在家等着她,她现在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他的嘴脸。
这一个月来,她累得腰酸背痛,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忙完婆婆的事,还要忙女儿的事,她就像一个陀螺,被生活抽得团团转。
她太累了,这样的日子一天也不想再过下去了。
在婆婆瘫痪之前,她已经感觉到肖路的异常。这两年,肖路因为工作内容调整,已经不怎么出国出差了,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内,却几乎不着家。
即便是逢年过节,也基本上在家吃顿饭就走,问他干嘛去,都说是打球。
若华不大管他,因为他在家除了挑剔指责孩子,就是把她支使得团团转,不让她歇口气,只要看见她在沙发上刷会手机,就吊起脸来:“我天天外面辛苦赚钱养家,你倒在家享福。”
只要看见她在休息,他就不高兴,总是要给她找到活干为止,要不然就大声呵斥,仿佛若华是他的佣人。
女儿也不想在家看见他,一听见爸爸在家就愁眉苦脸:“妈妈,你能不能让爸爸不要在家?”
因为只要他在家,就不能看见女儿玩游戏,要么布置一堆作业,要么训斥孩子偷懒。
眼不见心不烦,所以肖路不在家,娘儿俩更自在。
一年到头,肖路在家吃饭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超过10天,平日里也看不见人影,到了晚上十一二点的时候回来睡个觉,家对他来说和一个旅馆差不多。若华不问,肖路不说。夫妻俩早已貌合神离。
婆婆突然中风瘫痪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她住在附近的一个小区里,平常没事最好不见面。
只要见面,婆婆就会阴阳怪气地内涵她,不是说人家儿媳妇怎么孝顺老人,自己的命没有人家好;就是挑刺说孙女脾气不好,谁教成这样;要不就是说别人媳妇怎么本事,赚了多少钱,我们的比不了人,只会败家。总之,鸡蛋里面也能挑出骨头来。
只要儿子在跟前,她总要哭诉她多么艰难,拉扯他长大吃多少苦,受多少委屈,如今老了,儿子却娶了媳妇忘了娘,都不关心她。谁家的儿子挣了多少钱来孝敬老娘,谁家儿子带老娘去三亚旅游,谁家儿子给老娘买了金项链,就她缺了这个少了那个,出门人家都看不起她。
每次见面都念叨这些,若华和伊一都能背下来。
若华实在厌恶这个婆婆,看着她就有一堆气要生。刚开始婆婆排揎她的时候,她还要辩驳几句,近年来她都装作没听见,省得又有口角,又能惹出一堆口舌之争。
“反正是说不过她的”,若华心想,“倒不如省点力气,家里还有一堆事。犯不着和一个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辩驳,浪费时间。”
若华一直按照自己的哲学生活,直到婆婆瘫痪那天。
上个月有天中午婆婆打电话给她,说自己动不了了,叫她赶快过去看。她想着老太婆平常咋呼惯了,有点小毛病便仿佛整得天都要塌了,到处打电话诉苦,把亲朋好友都折腾一遍才罢,这次大概也不例外吧。
她一边放下电话,不紧不慢地起身,一边暗想:“她怎么会在中午打电话?这样的人出事应该是早晚的事。”
到了门口,她便按门铃,等了好一会儿,还没有人来开,她这才觉得真出事了,便掏出钥匙开门。
打开门一看,只见婆婆摔在地上,地上一片狼藉,一问才知道,她正在看电视,突然想起来上厕所,却发现双腿一点力气都没有,她费了好大力气才拿到桌上的电话打给若华。
“打给肖路没有?”
“打了,他没接。”
若华又打给肖路,果然没接。她没办法,只能先拨120。
120很快到了,下来几个膀大腰圆的医生,三下五除二把婆婆扛上担架就走。婆婆看见来了人,顿时作精上身,越发呼天抢地,一个男医生见状多安慰了几句,婆婆顿时把他视作天神下凡,一路上把人家的手抓在手心里,简直比亲儿子还亲。若华跟着上了车,看着这做派不禁失笑,这老太婆到死都要卖弄风情。
以前婆婆也不是没有向老头抛媚眼,若华撞见两次,尴尬得不得了。老太太倒是满不在乎,直说自己现在是黄金单身女,有的是资本。
公公死后,她找了多少老头没人知道,只知道她把最近一个老头的钱花完之后就甩了人家。又缠上了一个丧偶的老教授,天天上人家家里嘘寒问暖,谁知老教授对她并不感冒。她自觉自尊心受损,一怒之下,到处散播老教授为老不尊,天天缠着她揩油。
除了向医生献殷勤,婆婆还一直嘱咐若华,去医院花钱不能心疼。又满车子吹嘘,自己儿子如何能干,有的是钱,只管给她上最好的药。
只可惜还没来得及把她的退休金和房子吹嘘完,救护车就到了。几个医生下来,七手八脚地把老太太搬运进急诊室了。
医生检查了,说是中风。在医院等检查结果的时候,若华一直打电话,肖路都没有接。到后面再打时,竟直接关机了。
若华气得浑身发抖,但也没办法,只能跑前跑后地给婆婆交钱。
傍晚伊一打电话,问若华怎么都没人在家。若华告诉她,妈妈正带着奶奶在医院看病,给她点了一份外卖在门口,记得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