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九回 老冤家三劫大太保
“再返四平山?”没错呀。程咬金到四平山三次:头一回,作为十八国的总盟主带领群雄在这里拦河截御驾。由于敌军势众,不得已突围闯出四平山;但是,听说三哥、五弟,还有五千军卒被困四平山,程咬金返回四平山。然后,又突围出去,程咬金到江都转了一圈儿;这一回,为了诈开麒麟峪,再返四平山,或叫二返四平山,是第二次返过来的。来四平山三次,返了两次。
说:“三劫大太保是怎么回事儿啊?”第一次,在长叶林小孤山,程咬金劫皇杠,就劫的是大太保卢芳;第二次,就是前两天,四平山程咬金劫卢芳、劫薛亮,把那单雄信、伍云召给劫下来了,那是第二次;那这一次,又给拦住了。这不是三劫大太保吗?
有人说:“大太保卢芳怎么那么倒霉呀?”唉!这就是人生啊。要么有那么句话吗?叫“冤家路窄,不是冤家不碰头!”我跟他不认识,我们俩碰什么头啊?哎,只有冤家往往走在一起。
所以,佛家给人生总结得很好,说人生有“八苦”,人生所有的苦加在一起,八种!哪八种啊?“生”、“老”、“病”、“死”这是四种苦。
您看,您生下来挺苦的,出生不容易。一出生就要面对这么一个惨淡的世界。可能这一辈子,您主要就得自己面对世界啊。有很多的事情连亲朋好友您都不能商量啊,您也没办法求助,只能孤独地走下去。“生”苦!
那死呢?死更苦啊!大家对死都很恐惧。人为什么生了病就赶紧地去寻医问药啊?那就是因为人自觉不自觉地在跟死做对抗,不愿意去死,因为死太恐怖了。
但是,生和死是自然规律,没办法避开。
那么,在生和死的过程当中,就有了老,就有了病,哎,这也是自然规律。
人有生有长,自然有长大成人,到壮年到中年到老年。你看,人到了老年呐,哎呦,那是很痛苦的呀。
民间不是有那么一个曲子吗?叫《老来难》呐。
这《老来难》相传呢是唐代杜牧所作的,语言通俗,描述得非常细腻,可以说道尽了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和万般苦痛。劝人要孝敬老人、尊敬老人。而且,委婉地告诉人们:人都要经过老年这一阶段,孝敬老人也是尊重自己。尤其在民间,很多的曲艺形式、很多的民间小调都有这个《老来难》,说:
“老来难,老来难,劝人莫把老人嫌,
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面前。
千般苦,万般难,听我从头说一番。
耳聋难与人说话,差七差八惹人嫌。
雀蒙眼,似鳔沾,鼻泪常流擦不干。
人到面前看不准,常拿李四当张三。
年轻人,笑话咱,说我糊涂又装憨。
亲朋老幼人人恼,儿孙媳妇个个嫌。
牙又掉,口流涎,硬物难嚼囫囵咽。
一口不顺就噎着,卡在嗓喉噎半天。
真难受,颜色变,眼前生死两可间。
儿孙不给送茶水,反说老人口头馋。
鼻子漏,如脓烂,常常流落胸膛前。
茶盅饭碗人人腻,席前陪客个个嫌。
头发少,头顶寒,凉风飕得脑袋酸。
冷天睡觉常戴帽,拉被蒙头怕风钻。
侧身睡,翻身难,浑身疼痛苦难言。
盼明不明睡不着,一夜小便六七番。
怕夜长,怕风寒,时常受风病来缠。
老来肺虚常咳嗽,一口一口吐粘痰。
儿女们,都恨咱,说我邋遢不像前。
老得这样还不死,你还想活多少年?
脚又麻,腿又酸,行动坐卧真艰难。
扶杖强行一二里,上炕如同登泰山。
无心记,记性难,常拿初二当初三。
想起前来忘了后,颠三倒四惹人烦。
年老苦,说不完,仁人君子仔细参。
日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来难!
对老人,莫要嫌,人生哪能净少年?
人人都来敬老人,尊敬老人美名传!”
这就是说:人老了,想吃东西,牙齿也咬不动了,肠胃功能也弱了,再好的美味也消化不了了,不能吃了,不敢吃了;想去玩,玩不起了,人老不讲筋骨为能啊。所以,人老了,苦!
那“病”,不用说了。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三国时期,张飞张翼德五虎上将之一,非常勇猛,多厉害呀,自诩:“我天不怕地不怕,什么我都不怕!”这事让诸葛亮知道了。
诸葛亮找到张飞就说了:“三将军,我说一个事儿,你一定害怕。”
张飞说:“不可能!这世界上就没有我害怕的事儿!”
诸葛亮说:“你别能,我说这个你就害怕!”
“你说!什么事?”
“病!你害怕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