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晚,英国国王乔治五世逝世,这位君主的死亡让希特勒更是野心勃勃,就好像是从乔治五世过后就再也没有英国国王了一样。
乔治五世死后,下一位继任的人便是威尔士亲王爱德华八世继位,这个人很有个性,他对德国民众许多的要求都表示了同情,如果几年后德国与英国没有发生战争的话那么我相信德英两国的关系会好一段时间。
3月2日,今天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再过不久巴勒就会命令部队开进莱茵兰非军事区,在这之前希特勒还是觉得在1937年的春天是占领莱茵兰的最好时机,但政治的发展又使他怀疑心理上的那个时刻是否已经到来,他在问自己,是否应该找到墨索里尼建议他以罗加诺公约受到违反为借口谴责罗加诺公约,让后他就便于效仿。
在3月2日的那天,我效仿着历史上勃洛姆堡那样弄一个“z-日”,然后再让巴勒把那几个营的兵力开进莱茵兰。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巴勒问道。
“不要着急,现在还不是时候,总之在一周内我会给你答复。”
下午4点,我将“z-日”的时间定在了3月7日,也就是星期六,至于舞台什么的我早就已经布置好了,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这个关键时期一向胆大的希特勒居然突然胆怯了,他向巴勒少将问道:“进军莱茵兰的事情是否可以推迟?”
“可以的,元首!”巴勒肯定的说道,现在几个营的兵力都握在他的手里,并且我已经将这次任务彻底交给他了,也就是说在某种情况下我还管不了他。
虽然巴勒给予了希特勒肯定,但是他还是无法完全放下心来,在某一天的中午,希特勒再一次找到巴勒并向他问道:“你觉得法国会做些什么?会反对我几个营的兵力推进吗?如果我是法国人的话,我是不会让一个德兵踏进莱茵兰的!”
3月6日那天,据有关人士透露,国会将会在次日举行,柏林外界都在猜测,在占领莱茵兰的那天举行国会那必有大事。
在当晚,德国的部分记者和摄影师被被请到了宣传部开会,和上次一样,记者们都摸不着头脑,他们无一例外都不清楚戈培尔请他们来这究竟想要干什么。
在等了一会后戈培尔就通知他们,由于次日他们就要开始秘密出发,所以今天只好将他们全部扣留,以待天明。
在进军莱茵兰前一天的晚上,巴勒就失眠了,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明天就是进军莱茵兰的日子了,如果成功了还好说,但如果失败了,那么那些因为冲突而死去士兵的家属他们必定会跑到他家门口来闹。
至于英国方面巴勒完全不用担心,因为那天是周六,没有一个官员会上班,他们一放就是两天,一直到星期一他们才会上班。
在后半夜巴勒由于实在是睡不着,所以他就尝试过给我打电话,当然接通的希望并不大,因为我的电话放在我家的客厅而我的卧室又里客厅太远了,除非是我还没睡觉不然是不可能接通的。
但是让巴勒没想到的是我居然没有睡觉,在电话刚接通的那一刻巴勒就听到了我的声音,而这也让他又惊又喜。
“元帅!汉勒(巴勒的儿子)在吗?”巴勒朝我问道。
“汉勒?哦!你说你儿子啊?他在啊!他现在正在外面玩练枪你找他干什么?”
“进军莱茵兰的事您应该知道吧?我想要把我的儿子也送到进军莱茵兰的部队里面!”
“把你儿子送到那里面?这可不行!万一他死了怎么办?”
“他要是死了,我就跟法国佬拼了!”
“得了!就你还跟法国佬拼?行了行了!明天把你儿子送到2营去吧!”
“好!”
星期六一大早,一支特殊的先遣队就向着坦贝尔霍夫机场进发,而机场那里已经有了一架名为“容克”的运输机在此等候,在飞机起飞后那些在里面的记者仍然不知道他们将飞向何方,就连飞机的驾驶员都不知道目的地到底在哪,他只知道要在规定的时间才能打开锦囊,等到了那个时候他才会知道目的地到底在哪。
上午10点,德国大使会见了艾登,在讨论了一阵英德双方的协定后,霍希就突然跑上了说道:“我要告诉您一个尤为重要的消息!这消息的前一部分可能不适合您的口味,但后一部分却比近年来提的重要建议都要好的多!”
霍希宣读了一份备忘录,攻击法苏两国违反了罗加诺公约,因此德国就觉得收回莱茵兰非军事区,但到了这里霍希并没有停下,他继续说道:“希特勒提出与东西方国家分别签订互不侵犯协议,并且希特勒也愿意重返国联。”
听到霍希的报告后艾登便对这次莱茵兰行动深表遗憾,但他又说他将会慎重考虑德国的建议,不管德国对国联的态度如何,这都是最重要的。
但在此时霍希又接着说道:“德国人重返国联没有提出任何的附加条件。”然后霍希又若无其事的说:“至于莱茵兰,德国也只派了几个营的兵力前去罢了。”
霍希走后,艾登就立刻召集了法国大使,对德国进军莱茵兰的事情深表遗憾,艾登说:“对于罗加诺公约进行谴责,这是悲哀的。”
上午11点30分,载着先遣队的“容克”运输机在科隆着陆,半个小时后,记者们便数和众多爱国者站在了横跨莱茵河上的霍亨佐伦大桥上,在18年前,战败的德国军队从法国向后撤,他们都垂头丧气的从佐伦大桥走过,但是现在?现在德国人将重新踏足这里!
随着整齐的脚步声,铁轮的隆隆声,以及时不时穿来了马蹄声从佐伦大桥后方响起时,就代表着德国人再一次回来了,在不远处,一支由二百多个人组成的第一支营队从后方不急不缓的朝这边走来,伴随着民众欢呼声,首批德军走上了大桥,而站在营队最前面的人就是巴勒的儿子汉勒。
在几架飞机的掩护下,其他营的士兵也分别从五座桥上越过了莱茵河,尽管我向先锋军总指挥要来了7个营的部队但还是只有4个营越过了莱茵河,但即使是这样,这一小股部队还是给德国人带来了热情,但是对法国人而言这便是恐惧了!
“从今天开始!莱茵兰将会回归祖国的怀抱!”这是我对我手下所有士兵发表的讲话,此刻,在莱茵兰那里,4个营的德军已经与法国人交战过了,虽然说是交战,但是他们并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冲突,一旦遇到法军他们就不会恋战,而他们,则是选择了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边打边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