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李彦狠狠的将刘玉给夸赞了一番,前面因为蔡京的缘故,赵佶就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小年轻有着不错的印象。
如今又听李彦的赞美之词,心中对刘玉的印象更是好了几分。
“陛下,您是书法大家,刚巧,回来之前那刘玉作了首诗歌,奴婢学问浅薄看的不大懂。
可作为您身边的人,奴婢岂能露怯,所以厚着脸皮将诗歌的原稿讨要回来,还望陛下能给奴婢解惑。”李彦故作难为情的说道。
听李彦这么说,酷爱书法的赵佶顿时来了兴趣,指着李彦笑骂道:“你啊,书到用时方恨少,让你平日里多读书你还不听。”
“是是是,奴婢知错了,日后定当勤读诗书,万万不会再丢了陛下的面子。”
“拿来吧,朕倒要看看,这刘守心又添何等佳作。”赵佶端坐在龙椅之上淡然笑道。
李彦见状赶忙将一卷宣纸递到赵佶手中。
“咦,这字。”还未看宣纸上的内容,赵佶就被上面的字体给吸引了,这不正是自己引以为傲的瘦金体嘛。
“陛下,您觉得这字写的如何?”李彦轻声问道。
“朕记得这刘玉今年没多大吧。”
“奴婢问过他,说是刚过18岁生辰。”
“小小年纪能有此书法造诣,不错,不错。”赵佶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说道。
很多时候想要获得成功,单靠勤劳往往是没有用的,得懂得迎合上级的喜好。
或许有很多人看不起阿谀奉承之人,但殊不知,就算是阿谀奉承也是一门学问。
得需要知道人家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该在怎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
现实中不少的人兢兢业业的工作,明明很辛苦,往往却得不到重用,到最后反而不如一些溜须拍马之人。
职场如官场,不懂得这个道理的,肯定也都是走不长的。
深谙此道的李彦怎会不知道该如何做,这也是他那晚问刘玉字写的怎么样的原因。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待读完宣纸上的桃花庵歌后,赵佶脸色顿时变得古怪起来。
许久之后只见赵佶忽然笑出声来:“哈哈哈哈。”
大笑几声过后赵佶喃喃自语道:“有意思,着实有意思,好个刘玉,才华横溢是你,忠君爱国是你,放荡不羁又是你。
朕真得很好奇,到底哪个才是真的你呢?”
赵佶没注意的是,一旁站着的李彦,此时嘴角却是微微上扬,脸上的笑容一闪即逝。
他嘴上说看不懂刘玉写的是什么,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若真是那样,他又怎能爬到现在的位置,大内总管,在太监这个行列中,这绝对是金字塔的存在了。
他要的就是引起赵佶的好奇心,还是那句话,不管是在职场之中还是官场之中。
想要往上爬,首要条件,那就是要让领导记住你,若是记不住你,纵然你做的再好,都不过是镜花水月,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