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至过的第十天,碑南村都会联合周边的数十个村子,一起举办一场盛大的祭祀,目的就是祈祷上天赐予这一片土地来年丰收。
送冬节上,先傩舞,后祭拜。
各个村子会选出三到五人来,捧着今年新收的米上台献神。
等到冗长的仪式结束,便是村落与村落之间的交易集市,孩子们往往也会在这个集市上讨得许多好吃的好玩的。
对儿子,李氏倒是温柔了许多。
她从袖笼里摸出十文钱递给李梦生,叮嘱道:“那我先过去了,这几天的晚饭你自个儿对付对付,别饿着。”
又扭头用手点了一下李昭的头,竖着眉头说:“等会儿割完猪草回来给你姐做饭送去,灶台有肉有米,少糟蹋。”
说完,李氏出了门。
李昭松了口气,帮着李梦生把背篓里的药材挪出来,又转头去院子一脚搬磨药的碾子过来。
“别别别,别忙了。”李梦生拦住李昭,笑眯眯道:“这么重的碾子,我来搬就好了,二姐你去做饭吧。”
推拉的时候,李梦生将铜板都放在了李昭的手里。
“二姐,我去割猪草得了,也懒得出去吃饭了,就在家吃。这个给你,要遇上什么想买的,自己也可以买。”
“想吃什么?”李昭熟门熟路地收了铜板,说:“爹要月底才回来,家里肉没多少了,给你做了炝肉怎么样?”
“好呀,二姐做的炝肉可太好吃了。”李梦生喊一句,背着背篓出了门。
李昭最喜欢的,就是爹和娘都不在家的时候。
不过……
其实她也没有那么恨他们。
虽然在李家,做事最多的是李昭,可李昭是没挨过饿受过冻的。冬天上山采药,李昭的棉袄里塞的那是实打实的新棉花,背篓里热水也都是用几层棉絮暖着的。
说亏待,也不叫亏待。
因为李昭清楚,她不是李家夫妇的孩子,她没有来到碑南村之前的记忆。
无数个午夜梦回时,李昭都能见到高楼琼宇,红墙金瓦,以及那双无尽温柔的手,和带着不知名香味的怀抱。
李昭从来没有跟旁人说过这些。
这是她的秘密。
她迟早要找到那一片高楼琼宇,找到梦里的人!
收拾好饭菜,李昭掩了门,提着食盒往村东头的绣坊走。
最近大姐都在绣坊里做事,一天能拿个三文钱。虽不包饭,但总归是多一笔钱进账,能在这种田的收成不好的时候,给家里减轻一些困难。
一路上,不少人家都已经在筹备送冬节的事,田埂上都多了许多红布盖着的木制祭坛。
绣坊不远,但要穿过人烟稀少的田间。
杵在绣坊门口的李春凤听到妹妹喊自己,喜滋滋地迎过去,将白日得的两个点心塞到了李昭手里。
“给你。”她激动地说:“今儿个又有贵人到绣坊来,要是能被贵人看中,就能去城里做绣帕了!”
贵人?
什么样的贵人要到碑南村这种小地方挑绣娘?
李昭直觉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