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amp;gt;</p>
大队各处,大家听到喇叭声儿,全都在讨论葫芦瓢咋测井眼。</p>
这玩意儿不要钱,捡到的真就是看见了顺手捡走,听到喇叭,就给知青拿回去了。还有妇女好信儿,一人揣一个家里多余的葫芦瓢结伴儿送到知青点,打听是咋回事儿。知青们本来肚子里都存着几分气,一下子收获好多葫芦瓢,又有点儿手足无措。</p>
他们是在赵柯当上妇女主任之后,才开始跟村子里的社员们逐渐加深接触,一时间很难适应这么面对面地平和交流。</p>
而妇女们只当小年轻面皮薄,问到葫芦瓢咋测井眼,有干活时候的谈资了,就拍拍屁股走了。</p>
只留下知青们面对铺一地的葫芦瓢无言。</p>
能咋办,都用上呗,越多测得越准吧。</p>
至于记号,知青们一合计,弄个稻草人吧,很简单,找两根棍用干草捆成十字架,再在十字架上面绑个稻草头,足够醒目了。</p>
他们自信慢慢地把第一个稻草人立到地里,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路过的社员看见,大家伙又多了个关于知青的谈资,或者说是笑话。</p>
&amp;34;还稻草人儿,也太磕砂了。&amp;34;&amp;34;没见过这么潦草的。&amp;34;&amp;34;哈哈哈哈哈……&amp;34;</p>
因为赵柯提前叮嘱过社员们不要打击知青们的积极性,没有人当着知青们的面儿嘲笑,只是个别人见到知青们的时候忍不住发笑。</p>
善意恶意,一般都能分得清。</p>
知青们还以为是他们为大队做事,得到了社员们的认可,情绪越发高涨。</p>
他们甚至觉得光凭报纸测土壤湿度还不够,得想办法扎进去,才能确定准确度,于是刘兴学和邓海信又去余三舅那儿托他做一个几米长的巨型木钻。</p>
余三舅听了他们的描述,</p>
傻了吧那咋能用</p>
刘兴学觉得很可行,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用两根绳子在底下拉着,作用力相似,肯定是可行的。&amp;34;</p>
他们太异想天开了,余三舅劝说不通,也去找赵柯。赵柯听完: &amp;34;……&amp;34;木钻钻地,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p>
好歹是知青们第一回接任务,赵柯不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就问余三舅: “这东西可行吗以后咱们应该不少打井,如果能用,</p>
可以做做看。&amp;34;</p>
余三舅眉头松了又紧,紧了又松,摇头, &amp;34;做倒是不费事,就是根本不好操作,再说万一有石头,木头扎不下去的。也不知道他们为啥非要搞这玩意儿。&amp;34;</p>
赵柯眼神游移,如果她没猜错,好像是因为她跟知青们传递了“非必要不花钱”的方针。“咳。”赵柯清了下嗓子, &amp;34;可能也是怕找错地方浪费人力,回头我跟他们说说。&amp;34;余三舅点头,问: &amp;34;你爹的东西收拾好了吗&amp;34;</p>
&amp;34;早就收拾好了。&amp;34;</p>
赵建国和赵瑞明天起早走,到公社就直接坐小客车去县里搭车。&amp;34;我让你舅妈在家炒几个菜,你们晚上来我家吃,我给你爹送行。&amp;34;</p>
赵柯答应, “我跟家里说。”</p>
余三舅还请了赵新山一家子,李翠花婆媳拿了些菜过来做,加上隔壁余大舅一家,四家人整了三桌出来。</p>
一桌是余大舅、余三舅、赵新山父子、赵建国,一桌是年轻一辈儿,一桌是女人孩子。余三舅拿了酒,几个人要喝点儿,赵柯本来想去别桌,楞是被三舅留在这桌。</p>
&amp;34;赵柯,你得一起喝点儿,不会喝酒咋行&amp;34;</p>
以前,男人是家庭的主要劳力,家庭地位高于女人,所以男人喝酒的桌子,通常没有女人的身影。</p>
赵村大队大多数家庭也还是这样的模式。余三舅将赵柯纳于一桌,某种程度来说是认可赵柯在家族中的地位,无关男女长幼。</p>
赵柯没怎么喝过酒,尝了一口,翩辣,一口下肚,胃都烧起来了。</p>
而这顿饭明明是为赵建国和赵瑞送行,余三舅和余大舅喝点儿酒,就开始夸赵柯“有本事”,其他人也跟着附和。</p>
赵柯酒劲儿上来,脑子还算清醒,反应却慢了,等他们夸了好一会儿才慢腾腾地说: “跑题了。</p>
余三舅这才又把话题带回到赵瑞身上, &amp;34;赵瑞毕业以后分配工作,没准儿能留在省城,到时候能</p>
把父母媳妇儿都接城里。&amp;34;</p>
李荷花乐得合不拢嘴,&amp;34;要是有那天可就好了。&amp;34;赵芸芸也兴奋地说: “我也要去,我还没去过省城。”</p>
赵新山不满地否道: &amp;amp;</p>
34;好啥好,赵瑞真留城里,他媳妇去就行了,咱去干啥。&amp;34;李荷花不太乐意, &amp;34;那咋不能去呢我还不能享享福了&amp;34;</p>
&amp;34;你享啥福&amp;34;赵新山侧头说她, &amp;34;赵瑞一人儿工作,咱都去喝西北风啊&amp;34;李荷花嘟嚷: &amp;34;大学生肯定挣得多,咋会喝西北风。&amp;34;</p>
&amp;34;头发长见识短。”赵新山口气不好, “我说不去就不去,你少想那些没用的。&amp;34;他说完李荷花,又去训闺女赵芸芸: &amp;34;你也给我老老实实的!&amp;34;</p>
母女俩都有些不服气。</p>
赵瑞媳妇曲茜茜怕惹婆婆不高兴,头埋得低低的。</p>
赵柯说和: “大伯娘不了解情况嘛,城里一个月能挣个三四十块钱都算是很高的了,一个人养一家老小,衣食住行都得紧缩,要是一家子挤在一间屋里,还不如在乡下,好歹吃饱没问题。大伯可能是这个意思。&amp;34;</p>
余秀兰也劝李荷花:&amp;34;大嫂,你没看那些知青还接济家里呢,咱们在乡下辛苦是辛苦,过得好了也能帮扶帮扶儿女。&amp;34;</p>
李荷花面上好看了点儿。</p>
赵芸芸不信: &amp;34;城里那么不好,大家都想去城里&amp;34;</p>
&amp;34;不是城里不好,是普通人在城里,没那么潇洒。&amp;34;赵柯稍微习惯了酒的辛辣,又抿了一口酒,&amp;34;说不准以后咱们大队好到大家伙一点儿不羡慕城里呢&amp;3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