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山表态: &amp;34;如果傅知青真能设计出水车,花的钱也不多,这个大队确实可以支持。&amp;34;</p>
牛会计附和: “咱大队建成了,效果也好,有这一门手艺,还能赚其他大队的钱,我也觉得大有可为。&amp;34;</p>
至于打井</p>
平原打井只要几米,但想用来灌溉,还得在旱季保持水位,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要请人来勘测合适的位置,要人工挖,严谨点儿再砌个石墙……</p>
费用可能比水车还要高。</p>
“要不一切从简”</p>
赵新山三人看向赵柯,眼里有疑问:还能怎么从简</p>
赵柯咳了一声,&amp;34;能者多劳,让知青们想办法勘测,再定个期限,施施压,勘测的钱就省了。人工咱们自己出,只要不影响灌溉,其他的以后再说,粗糙一点儿,也没什么……&amp;34;</p>
赵新山三人对视,只要能省钱……出点儿力倒是好说。这事儿就这么定了。</p>
&amp;34;我还有一个问题,大队要不要再开些荒地&amp;34;</p>
许副队长迟疑, &amp;34;这么多事儿,人手有些紧缺了,大伙已经辛苦两个多月,很久没有好好休息过……&amp;34;</p>
赵柯钢笔轻轻点着笔记本。全靠人力,就是会这样。最重要的是,现在大家还没看到切实的收益,劳累肯定会使积极性不断下降。</p>
赵新山对种地更看重, &amp;34;如果明年能再买两头牛,也不是不能开荒。&amp;34;赵柯更敢想, &amp;34;万一可以有手扶拖拉机呢&amp;34;</p>
赵村儿大队能有吗</p>
年轻人都这么大胆想,他们这些老家伙犹豫啥赵新山咬牙道: &amp;34;那就开!&amp;34;</p>
而眼下,路得一步一步走,活儿得一步一步干。</p>
开完会,赵柯就去给知青们发布了任务——三天时间,测出井眼。知青们欢聚一堂,抓耳挠腮。邓海信: &amp;34;测井眼怎么测&amp;34;</p>
他们上学的时候,大家都在各种运动,教书的不认真,读书的不上心,很多下乡青年说是知识青年,真到用的时候,根本倒腾不出几滴墨。</p>
苏丽梅犯愁, &amp;34;要用的是地理知识不现学来得及不好烦呐~&amp;34;</p>
咋学从哪儿学他们根本没有渠道。</p>
刘兴学尝试着说:“按照大队的要求,旱季也要有水,尽量避开田地,得先找洼地吧”</p>
庄兰也仔细思考,发言: &amp;34;比较湿润的地方,草长得茂盛,是不是地下水更多&amp;34;</p>
有道理。</p>
邓海信和苏丽梅点头。</p>
&amp;34;那怎么试验呢总不能看中地方就挖,很费时费力的。&amp;34;苏丽梅说完,其他三人相对无言。</p>
庄兰有些不情愿地说: &amp;34;咱们要不要问问傅知青&amp;34;</p>
刘兴学否决: “他跟林知青要搞水车,咱们要是这点儿事儿都去问他,显得咱们这些知青都不如他似的。&amp;34;</p>
苏丽梅觉得,不如就不如,也没啥,傅知青确实知识面更广,但其他三个人看起来都不太乐意问傅知青,她只能随着。</p>
庄兰又提议: “那还有顾校长和吴老师、唐知青呢,大家集</p>
思广益,肯定能想到合适的办法。”</p>
请教这三个老知青,大家心态就比较平和,都投了同意票。</p>
只有三天时间,他们不能耽搁,准备现在就去问。</p>
四个人起身,刘兴学看向屋子: &amp;34;方静呢用不用叫她&amp;34;苏丽梅撇撇嘴,&amp;34;刚才开会,她就说她太累了,难受,不参加,还叫什么啊。&amp;34;</p>
硬拖是拖不动的,四个人就没再管方静。</p>
女知青屋里,方静躺在炕上,骂了一句:“蠢得给人打白工。”</p>
而顾校长他们三个老知青确实更有生活经验,也给四人提供了一些帮助和建议。没有工具的情况下,测试土地是否足够潮湿,只能用一些笨方法。</p>
四个人裁了几张报纸,沿着田地走,找到低洼草木茂盛的地方,薅掉草,放上报纸,拿葫芦瓢一扣,等一晚上之后,哪里湿得最厉害,就证明土壤比较湿润。</p>
他们想得很好,然而第二天一早一去查看,东面那片地的葫芦瓢愣是丢了两个,原地只留下两张湿漉漉的报纸。</p>
知青们:</p>
苏丽梅想骂两句,又忍住了,气愤地说: &amp;34;我要告诉赵主任!&amp;34;庄兰拿起报纸, &amp;34;这是露水打湿的吧好像不准。&amp;34;</p>
好在另外两片地的葫芦瓢没有丢失,报纸的潮湿度也能看出点差别,也算有收获。苏丽梅还是气不过,就找到赵柯家去告状。</p>
赵柯:</p>
一路过看见俩葫芦瓢,顺手捡走,确实很符合赵村儿社员勤俭持家的作风。</p>
赵柯答应苏丽梅会帮他们找水瓢,又提醒她:“你们下回再弄啥,记得做个记号,我让社员们不乱碰。&amp;34;</p>
苏丽梅很怀疑, &amp;34;我们做记号,不会把我们记号拿走吗&amp;34;她说的是布条,麻绳之类的记号。</p>
赵柯: &amp;34;……灵活点儿,你们可以钉个木牌,写上字,我会提醒的。&amp;34;苏丽梅思考着答应, &amp;34;行。&amp;34;</p>
几分钟后,赵柯到大队办公室,打开大队喇叭,喊话:“谁这么勤快,把人知青放在地头的葫芦瓢捡走了知青们给咱大队测井眼呢,听见了赶紧还回去。&amp;3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