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凳子很快就搬出来了,按照大表姐的指示,摆成一排放在四合院的门前。
中间是两个圈椅,爷爷奶奶坐在圈椅上。圈椅左右两边三张靠椅,唐西老爸老妈分坐在两个老人的两边。
再两边就是大姑大姑父,二姑二姑父。以上是坐在椅子上的。
下面是坐在地上的,唐茜带着六个比她小一辈孩子,每人一张坐垫,坐在爷爷奶奶他们的前面的地上。至于剩下的两个最小的孩子,则被二姑和二姑父抱着,那是他们的孙子和外孙。
最后剩下的就是唐西他们这一辈的九个,依次排开站在最后排,唐西个子最高,站在中间爷爷奶奶身后。其余几人都站在各自父母的后面。
虽然人多,但是显然大表姐有预案,很快就指挥大家站好位置。他将相机架在前面,来回调整好几次,这才设置好延迟时间,拍下来第一张全家福。
显然一张是不够的,接下来大家又拍了好几张不同的,有哈哈大笑的,有摆动作的,还有调换位置的。
全家福拍完,就自由选择,有拍两人合照的,像爷爷奶奶,当然他们是被表姐硬拉着拍的。
还有拍单人照的,还有各自家庭拍的。反正折腾了好久,直到晚饭时候,才意犹未尽的结束。
对于这次全家人拍照,大家都是很高兴的,尤其爷爷奶奶,拍照期间满脸笑容,平时沉默寡言的爷爷更是不停的和两个姑父聊天。
结束之后,唐西还是干苦力,把椅子搬回屋里。唐茜则成功当选孩子王,带着一帮侄子侄女,不知道去哪里打闹去了。
奶奶带着大姑他们去做饭,当然,这次肯定不需要奶奶动手,女儿儿媳都在,她当然要享受一回。
剩下的所有人都围在正屋,看爷爷和两个姑父下棋。据说这是家里的保留项目。
说是大姑二姑他们刚结婚那时,每次回娘家,爷爷、大姑父还有二姑父,三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就坐在一起大眼瞪小眼,搞的气氛实在尴尬。
后来还是奶奶提议,让他们三个一起下棋,缓解尴尬的气氛。没想到奶奶的这个提议,正好适合。
原来这三人,别的都有差异,唯一的共同爱好就是下棋。每次摆开棋盘,三个原本没话说的人,突然间就有了说不完的话,不但能聊起来,有时候还能争吵几句。
这三人中,一开始棋艺最好的是爷爷。爷爷在年轻的时候,可是正儿八经拜过师傅的,有师傅手把手教。
第二个是大姑父,纯粹的野路子,从小在路边的棋摊上和别人下,经验丰富。
当时手艺最差的是二姑父,上过大学,下棋也只是看过两本棋谱,心中有大招,但是常常用不出来。
下棋能调节家庭氛围,就一直被保留下来。每次大姑父,二姑父来了都会陪爷爷下几盘。
经过这么多年,翁婿三人的对弈。二姑父早就后来居上,成了三人里面最厉害的,爷爷和大姑父经常能打平手。
今天翁婿三人再次团聚,保留节目怎能不用。
把正屋的茶几收拾干净,爷爷坐在主位,大姑父坐在对面,二姑父中间观棋。唐西从爷爷房间拿出一副新棋。
这是唐西在空间学习了半年木工手艺后,亲自为爷爷做的象棋,全部用上好的木料,就连棋和都是黄花梨。
这是这副棋做成后,第一次拿出来,一露面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尤其是大姑父和二姑父,兼职爱不释手。
二姑父摸着小孩手掌大的棋子问道:
“喜糖,这么好的棋,哪里来的?"
唐西笑着说:"我自己做的”。
二姑父用另一只手扶了扶眼镜,又换了另一颗棋子仔细端详半刻,说:
“喜糖可以,做的很好,料子看着也不简单唻”。
材料的事情不好多说,这里也就大表姐夫王凯和大表哥卫军知道,唐西转移话题说:
“二姑父,我做了好几副呢,你要是喜欢,我送你一副”。
“那怎么好意思”二姑父嘴上说着不好意思,表情却看出来很想要的意思。
唐西怎么看不出来,立马回道:
“二姑父,咱们自己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说定了,就当我送你的礼物”不就一副象棋,空间里这种料子多得是。
二姑父没再推辞算是收下了礼物。
接下来大家开始下棋,唐西就忙着给大家端水泡茶。
几轮棋下来,果然还是二姑父的棋艺最高,一直稳坐不动。
不过最让唐西惊讶的却是表姐夫王凯还有二表哥齐秋实。
他们两个竟然能和二姑父杀的有来有回,虽然最终输了,但是已经不容小觑。
一问才知道,王凯下棋,是因为单位的大领导喜欢下棋,所以才专门研究过。
齐秋实也是同样的原因,他一直做教培行业,有几个相关的直管领导爱下棋,再加上他父亲棋艺不俗,也就学会了。
说到底,还是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那套。
大家边聊天,边下棋,不知不觉天就暗下来,这时,妹妹唐茜跑进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