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姬姜大难未死这个喜讯传至合宫前,郑宫前朝,到处都是一片哀伤肃穆。
而后宫同样也是表面上死寂肃穆、恐惧且为国母哀伤的夜晚。
但其实,自姬姜弥留之日起,只有那些宫人们紧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进进出出,想着那些一夜之间被处决待殉葬的一大批宫人。
还有侧室里随时魂销断气的年轻国母,他们的神色中皆是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
可对于某些后宫夫人们来说,却是近乎欣喜若狂的日子,便是继任国母之争,处处暗流涌动。
侧妃陈国陈妃便是众夫人中最为高调张扬的一人,她仗着新人新宠,以着陈国嫡公主的身份,又有富庶的母国为依傍,有恃无恐。
所以她并没有刻意掩饰对其他夫人的睥睨和想要成为新一任宫主的野心,连较她入宫较早其他三位侧妃都不放在眼里。
在国君还没有分派主持丧仪的权力时,陈妃便主动承揽了所有宫务,且无一不勤勉精细,诸事在她的料理下忙碌却又井井有序,理事才能尽显。
不过五六天功夫,随风而动的小国夫人和媵女们就已被她一一收拢,随其左右,俨然一部分人已将她视为新任宫主,晏氏好不得意。
但在这股争新宫主的暗流中,似乎没有一个人打嫡长子的主意。
要知道,按宗室礼法,嫡子出生后,要由国君亲自选一妾妃专门哺育嫡子,其负有哺育、教导的重责,身份也因此高于他人。
可公子已经出生几天了,并安置在了新的宫殿,却无一人亲自前往探望。
这些庶母们都是不约而同地随便打发宫人送了些衣裳和日常物件应付了事。
更别说会以庶母的身份去亲近、关爱这个可怜的婴儿了。
如此缘由,只因公子是逆生之子。
除了那些被处死的知情宫人和待处死的医署医师们,后宫的夫人们是唯一知道公子逆生一事的人,这已是郑国宫廷不能言及的杀头禁忌。
所以公子的这些庶母们,对其是唯恐避之不及,纷纷害怕亲近这个孩子会给她们带来灾祸,这不,刚出生就克死了生母——是快要克死。
但后宫夫人们能如此对待这个孩子,还有最重要一个因由,便是她们看到国君对这个孩子同样是置之不理、不闻不问。
所以,夫人们最终一致认为:国君和她们一样忌讳、讨厌这个逆子。
于是,她们对这个孩子冷待的十分应该和心安理得。
然而,就在昨夜,被冷落了几天的婴儿,突然迎来了几位庶母们的亲自探望,却发生了婴儿险些被棉巾生生捂死的险事,幸亏及时发现救了过来。
而这几位庶母,正是四位侧妃中的三妃,陈国的陈妃、戴国的戴妃和胡国的胡妃,及时发现并救下婴儿的便是胡妃的傅母。
国君姬掘突十分震怒,在亲自审问过后,最终认为是陈妃粗心酿祸。
所以严令陈妃不许再插手宫务,也不许再见公子。
所有宫务全部移交给侧妃越妃和戴妃打理,胡妃因疾在身,便未做安排。
但胡妃却突然提出要代为照顾公子,这让后宫众人无不惊诧,而姬掘突则在略一沉思后也同意了。
戴妃和胡妃无辜而退,只有陈妃颜面尽扫,几乎沦为笑柄,可想而知陈妃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