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嫌手抛球不够高,就趁人少的时候,让卓浩然从宿舍楼将球扔下来,林奇在楼下接球。
他们住在 10 层。
没等林奇适应这个高度,就被其他同学投诉高空坠物了。为此他们被保安处狠狠批评了一顿,还被按在训导处接受了普法教育宣传。
只能自己想想办法,原地用腿将球踢上高空。等球落地再将球卸下来。
原地垂直做高球并不容易,林奇练得很辛苦,还是很难每次都把握住,效率很低。
但这个练法,对第二项训练倒是有帮助。
第二项训练,无冲刺长传。
他说服卓浩然和耿鹏加入他的训练,有时候赵智琦也参与进来——经过这次比赛,他跟赵智琦成了不错的朋友。
晚上睡觉前,球场上踢球的人都散了。来自宿舍楼的灯光让球场保持着一定的能见度,一些同学也在绕操场跑步。
林奇和朋友站在球场中线的两端,不借助冲刺,直接起球传到对方位置。
在冲刺状态下,将球踢到这个距离,林奇是可以做到的。当然准度就没法控制了。
但不借助冲刺,林奇发现连球都很难踢过去,甚至踢到中圈都已经不容易。
这个状态下,既考验大小腿肌肉的爆发力,也对触球部位的精确性要求很高。甚至于对核心、腰胯力量都有全面的要求。
于是他们先从更近的距离开始,直接起脚,在传到的同时,力争落点准确。
开始的几天,他们腰腿都疼得不行。
渐渐总结规律,他们才发现发力的方法和击球方式不够正确。
一个月之后,林奇虽然还没法直接从边线一侧,直接传到另一侧,但已经接近两边边线的位置了。
就在这个时候,卓浩然和耿鹏,也慢慢发现,自己在足球上的天赋,远远不如林奇。
不只是体力和身体恢复能力,同样一个练习,林奇总是可以更快地掌握。更何况,林奇还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对于将足球只作为一个爱好的他们,从心态到能力上,已经开始落后林奇一大截了。
就连赵智琦也承认,林奇已经有超越他一个层次以上的能力。
第三个训练,是传球高球的落点控制。
具体训练方法,是在角球点起球,用高球的方式精准找落点。
这个训练方法,林奇可以一个人完成。在平时跟朋友踢球的时候,会再验证一下他的训练成果。
第四个训练,是平抽球。
站在中圈弧顶前几步,助跑大力抽射,控制球往不同的区域入网。
有第二个训练作为辅助,平抽球训练的力量基础已经有了。与长传不同的是,平抽球的线路更简单粗暴,利用爆发力将球几乎呈直线轰入球门。前者目的是弧线绕过防守球员找到同伴,后者则是用最快的速度,将球击向目标。
没有其他控制精准位置的道具,林奇只能大概观察球路的位置在自己的预期范围内。
这四个训练,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进行的。
林奇并没有告诉乔应诚关于江南队试训的事。
虽然乔应诚以前是江南队球员,肯定有很多熟人,但他并不想靠这层关系。况且,以乔应诚的性格,未必会给林奇推荐,他还没有正式收林奇做徒弟,现在还是考验期。
12 月 26 日这天,林奇没有告诉任何人,悄悄地去参加了试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