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此行目的地是终南山,那自古以来多隐士的神仙之地。
本想奔着昆仑去,但太远,人烟稀少,弄出些个神迹来,也无人看得见。
当然,终南山在陕西境内,她也就顺道又去了趟西安。
到达西安的时候,正值七月半。
还没入城,她就望见了城外的那座山下,燃起了千簇万簇的火堆。
这座山从前叫什么名字,人们已经忘了。
如今西安百姓们都叫它“阎王山”,说里头住着阎王,直通地府。
当初战场上的异像,到如今也越传越神,越传越诡异。
给原清照带来了丰厚的信仰值。
原清照远远望着阎王山下,火堆连成片,包围着这座山峦。
无数的人蹲在火堆前,给亲人亡灵烧化纸钱。
残阳如血,香烟滚滚。
明黄黄的火焰照亮了半片天。
还有的火堆前,因为冷热不均,旋转起了小型的“龙卷风”。
未烧完的香灰、大片大片的火星,随着龙卷风飞舞。
亲人在旁捂嘴,泪光点点映着火星。
以为是亡魂归来看望他们。
原清照先是感慨,紧接着又觉得这是收割信仰值的好时候。
可该如何收割呢?
————
在西安城的不远处,有位远近闻名的耆绅。
他姓成,名隍。
本为乡绅,哪怕身处乱世,也能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
可自天灾频发开始,他便频频救助乡亲。
陈谷子虽有霉味,却不要钱。
馍馍虽是黑面,也不要钱。
生病了,成府里的大夫也免费看病。
抓的药虽多为零碎,却也能救人。
其实,成隍也并不是故意发陈谷子烂芝麻给乡亲。
只是他家财有限,若是顿顿给乡亲们吃白面白米,那哪怕是他,也会被迅速拖垮。
他不过是想尽可能地多救些乡亲。
后来,他的贤名传到了四里八乡。
许多他乡流民也到他这儿,想讨口吃的活命。
他来者不拒。
他常笑呵呵地说:“老儿我既然叫成隍,就该担起‘’护国庇民’的责,行那‘我处无私’的道。”
这么多年下来,哪怕是他几个儿子都算有出息,操持得了家产、做得了生意,成家也慢慢被熬垮了。
从近百间的大院,到十多间的小宅,再到逼仄狭窄的茅草屋。
儿女一大堆,说全都对他没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可今日,哪怕是往常对他没个好脸色的儿女,也都聚到了他的床边。
他躺在茅草床上,身上盖着还算保存得鲜亮的绸缎被,不断喘着粗气。
脸颊凹陷,发须皆白,犹如风中残烛。
大限将至。
他的两个老妾、四个儿子,赶回来的两个女儿,还有十多个孙子孙女,乌泱泱围在床前。
成隍的目光艰难扫过他们。
有的面容哀戚,有的如释重负。
成隍心头涌出悲凉,目光转向狭小的窗户。
透过窗户,能见到院子里那棵郁郁葱葱的榕树叶,衬着青空。
又是一个好天气。
可惜,这样好的天气,以后再也见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