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送粮食的军队一接近福临城, 城内的狄族细作就得到了消息。
在这战火连连、百姓穷苦的年代,并非所有人都和朝廷是一心的。活下去都成问题,谁还会在意朝廷?
北地自八年前燕与狄族约定停战后战事稍缓, 但百姓生活仍然困苦,狄族不曾大举进犯边关, 却时常骚扰百姓,劫掠粮食财物。
狄族通常不会在农忙时节袭击百姓,但一到丰收季节,他们就会来强抢粮食。每当朝廷押送粮草,狄族也会伪装成匪盗将粮食截走。
身处宿阳的姬征对此无可奈何。他远在中原鞭长莫及,南方的战乱比北地更吃紧,姬穆一党虎视眈眈, 姬征只能令边关将领在交接粮草之时增派军队护送。
在这内忧外患之际, 姬征是万万不能、也不敢与狄族开战的。
边关将领同样不敢开战,他们甚至会对狄族的某些行径采取默许态度。
燕没有粮食,没有兵力, 没有有才干的将领,这些粮食、兵力和将领都被抽调去了南方对付越来越势大的姬穆一党。
在狄族看来, 曾经无比强盛的燕就是一头年迈负伤的老虎,只是虚有其表。
所以狄族转变了策略。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莽进,而是抓紧停战间隙休养生息、壮大自己,并采取了更迂回的战术。
他们会贿赂边关百姓, 承诺只要定期提供给他们城内的消息,就回报给这些百姓银钱和粮食。钱财在某些时候是身外之物,但有了粮食却可以活命。
在这乱世,人人都在苟延残喘,不过是比谁能活得更久一些罢了。没人想死, 救命稻草已经递到眼前了,跟活命相比,朝廷算得了什么?忠国忠君又能如何?
于是狄族花费数年时间,在北地诸城中安插了无数的细作。有的细作伪装成往来做生意的商人,有的细作伪装成前来逃难的穷苦百姓。狄族外貌特征显著,而这些细作都是燕人,几乎没有人会对燕人有戒心。
“……那边防备得非常严,重军把守,我不敢靠近。”穿着皮毛大衣的壮汉缩在一条小巷子里贼眉鼠眼地左右张望,向他的线人交代了打探到的消息,“车上装的肯定就是粮草,一个个麻袋鼓鼓囊囊的。那军队进城时闹出的动静可大了,数过去约莫有几千名骑马的士兵,他们一进城门就直接拉着粮车去了城西头。”
福临城西边是守城军队的驻扎地,普通百姓根本不能靠近那里,更别说打探消息了。
“还有什么发现没有?”线人问,“你再仔细想想,乔六!”
“有有有!”乔六点头如捣蒜,“这次押送粮草的军队统领特别年轻,我远远瞧了他一眼……”
线人皱眉,“别的呢?”
乔六仔细想了想,摇头道:“别的事情,小的暂未发现……”
“先去盯着他们,切记离得远些。”线人嘱咐了一句,迅速离开了。
乔六便依言远远地盯着营地,又喊了其他几个兄弟分散在营地附近帮他一起守着。
他没在这里蹲守多久,情况就有了变化。
一个身材魁梧的黑衣侍卫骑着骏马出了营地,像是要去办什么事儿。
乔六以为有机可乘,连忙跟上,却见黑衣侍卫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客栈前下了马,抬脚走了进去。
这就奇怪了,这侍卫不好好在军营里待着,跑出来干嘛?他来这小小客栈做什么事?
难不成客栈里面住着什么重要人物,他是来传信的?
可这也不对啊……若客栈里面住着的是重要人物,那他不应该直接住军营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