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冷了。
这个冬天格外漫长难熬, 赤河城人口有三千,驻守在此地的士兵有八千,离赤河最近的城池是二十公里外的厉城, 那里驻扎着两万兵马。
赤河一线的城池都驻扎有军队,这里是抵抗狄族的防线, 赤河城不过是一个稍小一点的边陲城池,这儿的守城大将名为裴丛予,是四品武将,易朝州受其赏识,先是成为他的亲卫,后来又成为了他的副将,这么多年过去了, 他如今已是从五品的游骑将军。
“易大人, 裴大人叫您去营帐。”有一个小兵前来禀报。
寒风卷起雪粒拍打在他的脸上,易朝州感觉自己的脸和嘴唇都要被冻得僵掉了,他缓缓点了下头, 一步步走下城墙台阶。
城墙还未修缮完毕,今年雪灾严重, 有一段破旧的城墙垮掉了,易朝州不只要主持修好城墙,而且还要指挥积雪清扫的工作。
要办的事情太多了,而裴丛予手下能用的人又太少。他之所以看中易朝州, 是因为易朝州会识字。裴丛予就是身上有一把好力气,大字不识一个,连军机密报都只能找人念,当时在军队中任职的文将感染风寒而死,裴丛予找不到人给自己念字了, 整个赤河军队人数有八千之巨,愣是没有一个能完完整整把信件念出来的人。
易朝州揪住了这个机会,被裴丛予带在身边。刚开始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给裴丛予念念信件,念念军机密文,后来裴丛予看他办事能力还算可以,于是就有了提拔的心思,易朝州得以在赤河城中拥有现在的地位。
裴丛予的营帐是用厚实的羊毛毡围成的,密不透风,隔绝了外面的严寒,里面还烧着暖融融的炭火。
易朝州掀开帐篷走了进来,看见裴丛予正研究一张地图,上面用朱红色的颜料勾出了战略要地,用青色的颜料勾出了狄族可能活动的地点。
“将军。”易朝州抱拳行礼。
“厉城送来的密报和地图,你看看。”裴丛予指了下桌上搁着的信纸。
裴丛予找到了别的识字的人,易朝州现在已经不需要亲自给他念这些军机密报了,但是他习惯找易朝州一起商议这些事儿。燕的武将实在是少,赤河城能管上事儿的武将就裴丛予和易朝州两个人。
易朝州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信件上所写的内容,眉头越皱越深。
厉城的主将已经派了一队士兵前去探查狄族活动了,他建议各个城池的主将保险期间应派一队士兵前往城池外围的群山密林之中侦查,防备敌人突然袭击。信纸厚实,上面还写在历城五十公里外的群山之中发现了马蹄的踪迹,但没有发现狄族的人。
“三个月前,白狄还从咱们这儿打劫了一批粮草,冬天了,生活难,他们劫走粮草估计是为了好好过冬。算算时间,现在他们应该吃完了粮草。”裴丛予慢慢地说,“再有一个多月,积雪就会化掉,那群土匪可能还会前来劫掠粮草,再加上历城周边的异动……情况有些不妙。”
姬征虽与狄族议和,但因为狄族内部部落纷争不断,所以各个边陲城池时常遭受他们的侵扰,只是不曾爆发大规模战役。姬征对于这些侵扰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没发生过,燕实在无法支撑大规模的战争了,八年休养生息,燕兵力确实恢复了一点,却又全部耗在了和中原与南方的战争上。
北地武将空缺,最大的原因就是姬穆进攻势头凶猛,一些有才干的武将都被拨调到了雁棱山脉一线的战场。
“还有两年,皇上与狄族定下的议和协议就要作废了。”易朝州放下信纸,“或许对于狄族来说,早两年和晚两年没什么区别。”
“凶蛮不开化之人……对于他们来说背信弃义不算什么。”裴丛予冷笑一声。
狄族极端好战、好杀,他们擅长铸造兵器,善于驱使马匹,而且仇视外族。燕与其积怨已久,姬征为顾全大局不得跟对方和亲,狄族答应了,但这对于燕来说却是莫大的屈辱。
“城墙修得怎么样了?”裴丛予问。
易朝州道:“再有两三天就可完工。”